1-2月成都鐵路保B監管貨值居全國第二

【查看原圖】
成都國際鐵路服務中心(圖片由青白江外宣提供)
成都國際鐵路服務中心(圖片由青白江外宣提供)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3月13日18:05

人民網成都3月13日電 (朱虹)今(13)日,記者從成都市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獲悉,1-2月,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累計開展進出區業務3153票,監管貨運量3.8萬噸,監管貨值達22.2億,監管貨值成功躍居全國第二。

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鐵路保B中心實現進出區數據(監管貨值)52億人民幣,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七。去年4月,其全國排名上升至第五。今年,雖出現重大疫情,但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卻出現逆勢大幅增長,國際貿易迎來了井噴式增長。

中歐班列不停運 帶動保B監管貨值創新高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雖然全球物流受阻,但是中歐班列(成都)始終保持常態化運行。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每天都有一大批日韓、東南亞出口至歐洲的貨物,經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再通過中歐班列發運到歐洲。截至2月底,今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同比增長89.4%,貨運量同比增長250.4%,綜合運營指標持續保持全國領跑水平。其中直達波蘭沙夫馬克等地的轉口貿易專列10列,共420余櫃,貨值超2億元。

今年1月,跨境電商直郵出口測試櫃順利在荷蘭蒂爾堡清關,意味著中歐班列(成都)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已完全順利運行,已帶動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內企業實現跨境電商交易超30萬單,跨境電商呈現爆發式增長。據據成都自貿通供應鏈公司運營經理王平介紹,近期共有200萬單跨境商品將陸續發運,標志著中歐班列(成都)跨境直郵出口業務常態化開展。

口岸服務不降效 助力港區企業有序復工

國際貿易的增長離不開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高效運轉。青白江海關實行“7×24小時”預約制,確保貨物的運輸效率,目前已實現1.5小時內完成進口集裝箱自中心站至口岸的轉運作業,較優化前壓縮了35小時。特別是對從國外採購回來的應急物資啟動綠色通道“特事特辦”。2月6日,成都國際鐵路港首批進口的100萬隻應急口罩實現了快速驗放,為成都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春節、疫情期間,口岸和保B一線操作人員採取“三班倒”,確保24小時有人值守,為每一櫃出入境集裝箱提供高效服務。

雖然疫情期間嚴格執行隔離防疫制度,但一大批港區貿易企業早早在家復工。從大年初二起,成都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牽頭組織自貿通、歐城記等10余家企業,組團開始了對境外防疫物資“全球尋貨”緊急採購,截至目前共計採購口罩150余萬隻,防護服9萬余件及其他各種醫用物資近15萬個,有力保障了市區兩級的醫療物資供給,也為全市企業有序復工提供有力保障。同時,為幫助企業有效降低疫情影響,青白江區推出了10條政策措施,如對保B內公共費用給予全額減免,助力企業“減壓解負”,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綜保區運營可期 貿易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3月3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成功增設關區代碼“7928”,標志著入區企業進口自用機器設備、生產所需原材料物資等可在海關監管下提前適用綜保區稅收政策,進一步加快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步伐。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於2019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四川省唯一一個以鐵路口岸為依托和特色的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1.03平方公裡,將重點發展智能家電、物流智能裝備、電腦外設保稅加工等先進制造業。鐵路港綜保區作為成都國際互聯互通新樞紐,預計今年9月投運,正吸引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成都鐵路口岸開展“保稅+展示”“保稅+貿易”“保稅+制造”“保稅+供應鏈”等“”保稅+”業務。目前,創維平板電視出口基地、佩南頓保稅冷鏈加工貿易等一大批保稅加工、國際貿易項目已簽約入駐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

分享到:
(責編:羅昱、高紅霞)

圖片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