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叙州:跨区法援送温暖 巧手自强谋新生

四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让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宣化村村民潘玉林高位截瘫,家庭陷入困境;而一笔迟迟无法执行的赔偿款,更几乎掐灭了一家人最后的希望。然而,法律从未缺席,温情始终相伴。通过叙州区与长宁县法律援助中心的跨区协作,潘玉林一家最终争取到8万余元医保先行支付款。在这场法与情的接力中,受援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
近日,在位于叙州区蕨溪镇宣化村的潘玉林家中,她的丈夫黎杰正站在床边,专注地为卧床4年的妻子潘玉林按摩腿部,以免腿部肌肉萎缩。2021年,潘玉林因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医疗费用超过18万元。肇事司机在支付3万元后便下落不明,赔偿问题陷入僵局,家庭也由此陷入困境。
黎杰介绍时声音沉重:“就算能拿到全部赔偿,我也宁愿妻子健康平安。可现实是,我们连最基本的赔偿都拿不到。就算能拿到全部赔偿,我也宁愿妻子健康平安。可现实是,当时我们连最基本的赔偿都拿不到。家中还有患病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外出打工,生活举步维艰。”
潘玉林与叙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交流生活近况。叙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面对“执行不能”的现实困境,叙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介入,开启绿色通道,并上门提供法律援助。
“常规法律途径因被执行人失踪陷入停滞,我们迅速转变思路,深入研究相关法律,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第三人不支付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尽管潘玉林的医保参保地在长宁县,而法律援助受理地在叙州区,但两地法援中心没有推诿,主动对接、跨区协作,为当事人寻找新的出路。”叙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贾晓丽介绍。
面对跨区管辖的实际难题,两地法援中心迅速启动协作机制:叙州区方面负责调取法律和医疗证据,长宁县方面则对接医保政策,共同为申请人铺平道路。最终,医保部门依法审核通过先行支付申请,8万余元医疗费用陆续到账,极大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我当时没抱太大希望,觉得非常渺茫。最后的结果真的让我惊喜又感动。”黎杰激动地表示。
这笔医保支付款不仅填补了医疗费用的缺口,更让潘玉林一家看到了曙光。面对命运的不公,潘玉林没有消沉。她自学藤编技艺,用双手编织出一件件精美手工艺品,并通过多种渠道销售,为家庭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助力这个家庭逐步走向稳定和有保障的新生活。
“对于未来,我信心很足。”黎杰说:“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实事,为弱势困难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无偿法律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贾晓丽表示,本案的成功办理,既是法律援助主动作为、尽职履责的缩影,也为今后办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王新、李媛媛、王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