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石榴籽”工程持续织密帮困助弱关爱保障网

四川省副省长、阿坝州委书记徐芝文(中)在福利院与儿童共进午餐。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这个家早就撑不下去了!”松潘县进安镇牟尼沟村村民尚机扎西激动地说道。
七年前,妻子突发脑梗瘫痪在床,两个女儿尚且年幼,尚机扎西这个藏族汉子一度觉得“天塌了下来”。9月20日,走进他的家门,窗明几净的藏式小院里,大女儿从大学邮寄回来的书信摆放在客厅的显眼位置,妻子安静地坐在帮扶干部送来的轮椅上晒太阳,尚机扎西也刚刚结束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回到家中——这一幅重获新生的温馨画面,正是阿坝州“石榴籽”工程帮困助弱行动最真实的写照。
若尔盖县民政局进村宣传“石榴子”工程相关政策。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今年3月,四川省阿坝州正式启动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帮困助弱行动,通过网格员逐户上门排查、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多部门联合会商、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建立起一套“主动发现—精准施策—全程跟踪”的闭环帮扶机制。该机制全面、精准地覆盖全州8类困难群众,尤其针对家庭必要支出超过收入80%的2705户“支出型”困难家庭,精准制定并落实4562项帮扶措施,初步形成了分层分类、多元参与的大救助、大帮扶工作新格局。
用脚步丈量民情: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基层民政网格员贾华扎西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进赤真家中的情景。由于妻子不慎被热油严重烫伤,家中欠下7万元医疗债务,曾经经营茶楼的赤真失去了往日的精气神,家庭生计陷入停滞。原本计划翻修的房屋被迫搁置,过冬的取暖物资也只准备了一半。提起未来的生活,他总是不自觉地皱紧眉头。“那时候他的眼神是木的,就像被大雪压弯的格桑花。”贾华扎西回忆道。
通威集团捐赠仪式。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这样的现实困境,催生了“石榴籽”工程的诞生。四川省副省长、阿坝州委书记徐芝文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很多群众并非缺乏致富意愿,而是一场大病、一次意外,就让他们跌入困境。”为此,全州动员1.2万名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历时3个月,对12万困难群众的“地毯式”摸排。在州民政局智慧民政信息平台上,一组数据清晰勾勒出帮扶的“靶心”:因病致困占45.21%,因残致困占8.1%,因学致困占8.83%,因灾致困占0.6%,其他原因致困占37.3%。这些动态数据,为精准帮扶提供了坚实的决策依据。
用真情破解难题:一户一策的暖心答卷
尚机扎西一家生活的转变,源于“帮困助弱”行动的精准施策与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干部通过连续摸排与蹲点,迅速响应需求:为长期卧床的妻子协调送来轮椅,为成绩优异却家境困难的两个女儿申请“雨露计划”助学金和优秀学生激励基金。“帮扶不是填表交差,而是要看清他们碗里缺什么、锅里少什么。”驻村干部卡卓机这样说道。
社工为敬老院老人修建指甲。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红原县赤真一家的情况,更是一场跨部门协力的“暖心救援”。为筹集其妻子的治疗费用,龙日镇干部职工涌跃捐款,县民政局落实临时救助9280元,卫健部门提供大病救助19075元,红十字会援助2000元……当总计13135元的救助资金到位时,赤真将洁白的哈达系在每一位干部颈间,动情地说:“你们比亲兄弟还要亲!”
这样的温情故事,正在雪域高原不断延续:在汶川县,张华林因罹患淋巴癌医疗支出超过16万元,民政局迅速将其全家6人纳入兜底保障,发放临时救助37120元,科农局将其纳入监测户并将医疗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教育局、红十字会等部门还为孩子争取助学金5000余元;在小金县,谭雪梅确诊胃腺癌,自付费用超4万元,县乡两级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其全家纳入农村低保,并追加临时救助10672元;在若尔盖县,看卓学突发肝癌,民政、科农、卫健、教育多部门联动,迅速落实低保政策、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发放临时救助27840元、产业扶持2万元、大病救助13493元及教育激励金2000元。“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托举起一个个困难家庭走向希望的曙光。
用创新织密保障:从雪中送炭到授人以渔
在四川永鑫劳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赵明伟正熟练地操作压滤机。通过金川县“石榴籽”工程提供的“一帮一”电工技能培训,他不仅考取了电工证,更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车间骨干。“刚毕业时很迷茫,如今靠技能站稳了脚跟!”他话语中洋溢着自信。这套“技能培训+就业对接”模式,已让全州4038余人次接受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超60%。
汶川县开展同心护航活动。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州民政局与州慈善总会共同设立“爱润阿坝”帮困助弱慈善基金,得到广东、浙江等对口支援省市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截至目前,已整合慈善款物2245万元,资助项目涵盖净土金叶、冷水鱼养殖、敬老助老、护苗行动等多个领域,仅针对困难学生,就发放助学善款132.59万元,覆盖644名学生,有效减轻了群众的教育负担。政府与社会爱心力量的有机结合,正为困难群众注入持续希望。
用制度守护长效:让温暖永远在线
记者在走访中见到一份特别的“销号清单”:纳波家的化疗费通过“大病救助绿色通道”,13920元应急救助款次日到账;杨忠洪家的低保金次月即上调至每人1930元/月;郎色家的两个孩子顺利入职浙江企业,“定向就业”一举改变家庭命运。此外,阿坝州还推出“爱润阿坝・童享阳光”夏令营、“浙里阿坝石榴花·藏羌少年新长征”研学等活动,带领困境儿童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建立“发现+护送入住”机制,动员38名孤寡老人、15名孤困儿童入住民政服务机构,实现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的全方位帮扶。
社工为老年人庆祝生日。阿坝州民政局供图
民生保障没有终点,只有一次又一次为人民奔赴的新起点。阿坝州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持续织密困难群众关爱保障网。”
下一步,阿坝州将全力构建“四位一体”主动发现网络,通过网格员每周敲门行动、年度全覆盖摸排、线上线下自主申报、部门数据互推等机制,确保困难群众“一个不落”;完善“四步联动”精准帮扶体系,依托智慧民政平台智能画像、双线核查确认、联席会商施策、分级限时办结等流程,实现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健全“四维管控”销号管理机制,通过满意度评估、动态跟踪、过渡销号、持续监测等闭环措施,推动帮扶工作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一时帮扶”到“长效赋能”的根本转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