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四川烟叶复烤公司:“四班三倒”提质效

2024年05月13日18:49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过渡期,质量波动风险增大,在实现‘箱箱一致’上有难度,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艺指标正持续向好。”近日,在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四班三倒”现场会期间,德昌复烤厂复烤车间内人头攒动,班组人员正依次介绍着“四班三倒”新模式运行以来,在生产加工、烟叶质量、人员状态等方面的情况。

据悉,今年1月以来,四川烟叶复烤公司聚焦一线员工安全底数和幸福指数,在德昌复烤厂试点运行“四班三倒”生产组织模式,将生产班组分为4个班,每天分成早中晚3班,每班8小时,实现上6休2轮换倒班。“‘四班三倒’紧扣全省系统‘15字’战略重点,重在解决‘三大矛盾’,让员工思想更加稳定,管理流程更加顺畅,现场管理更加规范,生产质效稳步提升。”德昌复烤厂复烤车间主任马越介绍。

解决生产加工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

如何搭配好班组成员是运行好“四班三倒”模式的重要保障,既要考虑各班组间人员年龄结构、素能素养的均衡性;又要注重班组内部的新老搭配,以及新班组在日常管理、角色适应、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确保生产经营良性运行的基础上,均衡调配班组人员。

“实施‘四班三倒’需要增加一个班组,我们首要考虑的是班组怎么建,人员怎么搭配,要确保组建后的四个班组在生产中都能体现高素能、高执行。”德昌复烤厂分管生产副厂长黄超说。

“现在休息时间多了,精力更加充沛,下班后我都会多待两个小时,跟下个班组的老员工学习设备操作技能和维修技能。”调到新岗位的青年员工吴洪昊说。

据悉,班组调整后,工作时间更加规律协调,可以让员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素能的提升学习中。同时,该厂还通过常态化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跟班学习等活动,对新班组成员指定专人进行“传、帮、带、教、考”,帮助新人快速适应班组建设新要求,实现班组长、管理人员和生产信息3个维度的精准对接。

不仅如此,“四班三倒”工作模式的运行,还能更好平衡烤季人员疲劳、压力过大,淡季生产资源闲置、人员思想涣散之间的关系,实现忙而不乱、闲而不散;使交接班时间更加充裕,为群创活动腾出了时间和空间。“四班三倒”模式推行以来,德昌复烤厂一线员工自主完成了密度仪自动控制改造、风分仓风量测速仪研发等5个项目。

解决现场管理力量与严格规范标准的矛盾

原“三班倒”模式下,考虑到员工工作强度、承压能力、精神状态等实际情况,公司对各班组,特别是中、夜班人员实施了差异化管理,客观上存在管理松动、质量波动。“三班”调整成“四班”后,参与现场管理的人员更加充足,能够更好监督、发现生产现场的潜在问题。

“将原机电班人员拆分4名同志到生产班后,机电维修力量在一定程度有所削弱,但我们是加工服务型企业,对设备保障的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减员增效,是‘四班三倒’的关键。”复烤车间副主任穰淼说。

针对单班维修力量有所削弱的情况,在充分考虑“加班”与“轮休”对应关系的前提下,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组建成技术攻关团队,确保设备及时修复,更好应对个性化加工的复杂局面,有效克服单班维修力量不足问题。

“多增加一个班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质量数据的变异性,如何让新人快速胜任岗位,达到质量控制要求,降低班组间的质量变异刻不容缓。”在模式运行的磨合期,工艺科科长余雯精准看到了质量控制的关键。

据介绍,结合生产模式变革后在标准化管理上的难点,德昌复烤厂主动对接卷烟工业企业的管理、技术、操作标准,组织青年骨干员工编制《岗位操作标准化手册》,推动标准化SOP系统实时更新;完善数据采集一体化平台功能,通过参数分析、寻优,找到最佳参数组合,按照“一模块一参数”提前预设加工参数,减少新操作人员对最优参数的摸索时间,降低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四班三倒’运行以来,不仅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装箱水分变异系数也同比降低。”广东中烟片区经理袁文彬说。

解决职工对美好生活需求与工作节奏错位的矛盾

原“三班倒”模式下,一线员工半个月轮休1天,与家人作息时间错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推行“四班三倒”模式,进一步满足了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关系。

“刚开始部分员工不理解、不适应,到现在听到更多的声音是有时间陪伴家人,家庭矛盾也减少了,幸福感很足,整个队伍面貌为之一新,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持续把这项工作推动好的决心。”黄超笑着说。

据介绍,针对“四班三倒”推行之初部分职工出现的思想波动,德昌复烤厂党支部深化“三我”党建文化,实施“三到”党业融合,厂支委成员走出办公室、走进车间、走近员工,轮流担任“解忧员”,为一线员工开展针对性的讲解辅导,有效解决了个别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达成了坚决贯彻执行好“四班三倒”生产模式的共识。

“四班三倒”模式运行后,避免了频繁的急倒班,员工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深夜班交接班时间由凌晨12点调整为晚上11点30分,既保证一线员工足够的休息时间,又实现了他们与家人们生活上的“同频”。“‘四班三倒’以后,我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辅导孩子的作业,工作、家庭能够兼顾,我对现在的状态很满足。”复烤车间职工李平说。

“四班三倒”模式还缓解了因生产连轴转导致的人员疲劳情况,进一步降低了现场安全隐患,生产加工现场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时,因连续作业时长减少,劳动强度降低,有效防控了职业危害因素。

据悉,自“四班三倒”生产组织模式试点运行以来,德昌复烤厂日均加工量增加119.88担,同比增长2.42%;吨片烟成本费用减少56.94元,同比下降 6.87%;设备故障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成品水分变异系数、成品烟碱变异系数等主要生产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值。(赵祖乐、张可、张颖)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