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乐山的山和水(我与一座城)

王京川
2023年03月13日07: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我的祖辈均是四川乐山人,说起家乡自然如数家珍。从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古蜀王开明故治算起,乐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称嘉州的乐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今天,乐山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有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头衔”,着实是个氤氲人间烟火的山水福地。

  上世纪70年代,母亲工作的单位从峨眉迁到什邡,我在红白镇呱呱坠地。稍大一些,回故乡,路难行。从什邡通往乐山的200多公里“搓衣板”路,让小小的我望而生畏。晕车,转车,如今仅需两个多小时的高速车程,当年要走将近1天时间。

  辗转之苦,终结于1999年12月底,成都到乐山高速公路通车,乐山跨入“高速时代”。此后的20多年间,我见证了家乡交通的巨变,高速路网在11个县市区间舒展穿梭。去年年底,地处小凉山腹地的金口河区贯通高速,乐山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预计还有一年半,乐山机场建成通航,加上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长江水道枢纽乐山港,家乡的“两航五铁十高速一枢纽”立体交通网正呼之欲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起乐山乐水,峨眉山—乐山大佛早在1996年就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再加上2014年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东风堰,乐山的山和水名扬海内外。

  山水之外,乐山的文化遗存之丰,令人惊叹。秦时离堆、汉时崖墓、唐时大佛,随便拈出一件,都是宝藏。乐山每个区县都有响当当的历史文化资源,资源禀赋全国罕见。夹江千佛崖、三峨山、犍为罗城古镇、峨边黑竹沟、金口河瓦屋山、沐川竹海、井研三江白塔……峨眉武术文化、造纸文化、茶文化、盐文化等多姿多彩。外地人来了乐山就不想走,流连忘返。据统计,刚刚过去的癸卯兔年春节黄金周,400多万游客争相来乐山旅游,人数比乐山的全市人口还多90万。

  如此曼妙山水,孕育了丰厚文化。身为乐山人,无疑是幸福的。随时能与那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近距离接触,感受着文化的熏陶,乐在其中。

  小时候,我家住在岷江边的西顺城街,街口有一个清代碑刻防火大水缸,街上是一溜青灰色的斑驳刻字封火墙、踩得泛光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从顺城街到我就读的小学,我最喜欢沿着江边的明清古城墙行走,一垛一垛地跳,脚下踩的红砂条石少说也有五六百岁,好些条石上都被缠绕上了老黄桷树的放射状根须,展现着生命的顽强。

  后来,我家搬到大渡河畔,从此每天与乐山大佛隔江听涛、隔窗相望,相看两不厌。最近几年,我爱上了跑步,尤其喜欢沿江、沿河、沿古城门跑。嘉州古城曾被多达27道明清古城门严密包裹,这些城门大都依山而建、伴水而生,因地就形,古朴厚重,述说三江水运的昔日荣光。目前尚存丽正、育贤、望洋等9道古城门,每次跑步经过它们,总会在江风拂面中隐隐闻到历史的沧桑。

  这些年,我换着不同的路线跑步,一边在跑步APP上打卡,一边在跑步中追寻乐山先贤的足迹:跑过大佛景区路,那是苏东坡写下“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的凌云山麓;跑过平羌小三峡,那是诗仙李白挥毫“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清幽所在;跑过龙泓寺,那是诗圣杜甫写下“今年思我来嘉州”的嘉州古驿;跑过老霄顶和乐山师院,那是武汉大学抗战时期内迁乐山8年的书院学府……

  在我跑步轨迹所经之处,市中区的安谷镇相对偏远,却又意义深邃。1933年,为避战乱,故宫59万件文物分三路疏散内地,占比85%的中路和北路文物、总计16650箱国宝在颠沛流离后,藏身于乐山安谷镇和峨眉山麓大佛寺达8年之久,无一缺失。其中,藏身安谷镇的国宝就有9369箱。如今的安谷镇,当年存放国宝的祠堂大多难觅踪影,曾参与守卫国宝的老人也已全部过世。有幸,我曾与时年94岁、最后一位安谷守宝人窦洪海有过交谈,饶有兴致听他讲起当年每逢夏季,他们把文物从库房搬出来晒太阳的往事。

  在乐山,让人心驰神往的何止山水人文,这里的美食更是让人欲罢不能。每到假期或周末,乐山的大街小巷总会挤满了来自成渝甚至云贵陕青的车辆,星罗棋布的“网红”店前人头攒动。川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以乐山菜为代表的“上河帮”独树一帜。乐山小吃,光是听名字就会让人垂涎三尺:钵钵鸡、甜皮鸭、叶儿粑、乐山烧烤、马村鱼头、西坝豆腐、马边抄手……看着假日里蜂拥而来品尝乐山美食的外地人,乐山人总会大度地一笑:“等他们去吃嘛,我们还有平时。”

  我的家乡在乐山,乐山乐水,乐在其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3日 18 版)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