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辉:“95后”新农人的兴农梦
看见农业产业兴旺,宋辉充满喜悦。
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覆膜育秧。
旋耕机队驶入田间。
检修旋耕机。
学习现代农业技术。
享受美好田园生活。
航拍广安戴星家庭农场种植基地。
3月8日清晨,在广安区花桥镇三黎村,宋辉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穿梭,机器轰鸣声回荡在田野,犹如这位“95后”新农人奏响的春耕序曲。
“回乡种地不是为了子承父业,而是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今年27岁的宋辉这样解释回乡变身新农人的原因。2016年6月,他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后,毅然回乡选择了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梦想。
宋辉是广安区悦来镇人,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父母靠种地挣钱来供他读书,他对种地有一种别样的情结。大学毕业后,宋辉便在广安区承包了880亩土地进行粮油轮作,并创建了广安戴星家庭农场。
同样是种地,与父辈们不一样的是,宋辉更懂得用科技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年多时间,他不断学习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让事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目前,该家庭农场已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种植规模扩大至3400亩,亩产稻谷达1300斤,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
事业蒸蒸日上的宋辉想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如何带领当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他主动向村民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2万余亩。同时,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技术,亩均增收240元。
人才兴,农业兴;人才强,农业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宋辉坦言,当前农村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厚的扶持政策,创业发展空间广阔。他希望更多大学生、年轻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变为乡村振兴主力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位“95”后有这样的自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只要付诸努力,定当皆有所成。(广安日报记者 曾诚 张启富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