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禹王宫 今日康养村

康养村。米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攀枝花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积极探索“四种模式”,盘活“三块用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明显,一个传统的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网红打卡康养村。
流转开发一般农用地 让资源变弱为强
位于安宁河畔的禹王宫村,日照丰富、光热充足、气候优越,是“种啥出啥、种啥高产”的“金土地”。由于劳动力外流,“金土地”成了长期闲置、低产的荒地。困则思变,2018年,村“两委”通过深入考察,结合实际,引进了壹米农业科技公司,新建300亩农文旅融合发展基地,完善旅游观光道路及田间沟渠,新建分选设备、冷链冷库、新品种展示中心。村“两委”把老百姓闲置、单家独户种植的土地,交由壹米农业科技公司管理,用于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葡萄。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全村3000余亩葡萄产业提档升级,出产的“阳光玫瑰”盛名在外,村民们的腰包日渐富足。
禹王宫村党总支书记李波自豪地表示,现在禹王宫村的老百姓每年不仅能得到4000元/亩的土地流转收入,他们还可以在葡萄种植园里打工,一年还能再挣1-2万元。壹米农业科技公司每年要向禹王宫村支付每亩地500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样一来禹王宫村的300亩土地就有1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禹王宫村四组村民曹红说:“现在公路打通了,设施大棚建设得很好,茶余饭后、农闲时间还会和大家一起跳广场舞、散步,享受生活,感觉自己生活在禹王宫村,很自豪、很幸福。”
合作开发集体建设用地 让资源变废为宝
走出大棚,花香四溢,沿幽静小道走去,一栋栋三层白色小洋楼纵横交错。2019年,禹王宫村与四川九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启合作模式,统一打造村集体囤积的27亩集体建设用地,以“康养+农业”的发展模式,共同建造、经营安宁河谷的田园风光特色康养民宿——鲜花里。合作开发集体建设用地,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在有固定收入的基础上,增加村集体分红收入,这便是禹王宫村的第二个大胆尝试。康养游客赵玲说,之前来米易游玩,一下就爱上了撒莲这个地方。现在他们夫妻二人已经在“鲜花里”居住了一年多,感觉这里环境很优美,生活配套设施很齐全,非常适合居住。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 让资源变闲为活
随着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禹王宫村乘胜追击,在发展康养产业的道路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模式。由农户自行申请,收回部分闲置宅基地及民房,并采取联营入股的方式,帮村民改造康养小院,不仅实现共同增收,还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难题。与此同时,禹王宫村还探索出了“抵押置换闲置农房”模式,让农房变僵为灵,将村民闲置农房的使用权收购回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出资将闲置农房进行统一设计、建设、装修,打造成精品康养庭院、小院,村集体免费使用6年后归还给农户。通过改造、示范,带动全村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建成后的康养小院,可同时接待上千名康养游客。村“两委”在充分保障农户利益基础上,采用“固定收益+分红收益”方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实现增收8万元。
如今的禹王宫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2021年,该村村集体收入15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万元。下一步,禹王宫村将继续深化四种发展模式,加快一三产业融合的步伐,使禹王宫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坐落在安宁河畔的田园风光康养村正以更足的动力、更强的干劲,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