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和“单王”的故事

9月12日,快递小哥李杰在送货途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摄
9月11日傍晚,朴朴超市西体路店外,停着多部骑手的“战马”。
9月12日下午3点,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顺丰速运高堆社区营业点,卸完货的快递小哥李杰长吁了一口气。“每来一班车就要换双手套。”当天下午,该营业点发来了4车货,全靠李杰等30余名快递员“散”入各个街巷、小区。
同一天晚10点,朴朴超市快递小哥颜晨难得早睡——工作了14个小时,送了200多单,实在是太累了,“明天早上6点半还要继续上班。”
李杰和颜晨分别是同事眼里的“顺丰一哥”“朴朴单王”。和当下成都数万名快递小哥一样,自9月1日以来,他们一直奋战在保供“最后一公里”战线上——10多天来,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摆渡人”,为保障疫情期间广大市民的基本生活不停奔跑。
快递员、志愿者、大学生
“顺丰一哥”的多重身份
又一车快递到了。疫情期间,顺丰高堆营业点平均每天会有5个班次约10辆车。
每次卸货,李杰与同事们都会认真清点、分拣。“中秋节那天,月饼、生鲜比较多。今天主要是防疫物品和书本。”李杰很细心,指着一箱箱医用物资和学生上网课教材说。
之后,李杰把送到博雅新城小区的25件快递装进三轮车。一路行驶,在小区门口与同事周敏、柯尊洋、刘盛东相遇。“中秋那天忙惨了!”快递小哥周敏说,博雅新城是个万人小区,那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才送完。
顺丰高堆营业点覆盖了大丰街道下辖的100多个楼盘,平时聚集了2000多位快递员。李杰2016年来到这里,很快扎根下来。
“我是这个营业点的工会代表。去年公司和国家开放大学合作,为快递员提供上成人大学的机会,我报了名,经过考试,被录取了。”李杰上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已经线上学习了一学年,参加了两次期末考试,“遗憾当年没上大学,现在有机会就再多学习一些。”
26岁的李杰工作积极、乐于助人,曾被省总工会、省邮政管理局联合评为四川“最美快递员”,也因此收获了“顺丰一哥”的外号。他的热心肠,同样感染了一大批快递小哥投身好人好事。2020年,大丰街道发起“丰行侠”联盟,吸收快递小哥加入社区管理,并制定了积分制,给予子女就学便利、廉租公寓等配套政策,让“丰行侠”们有了更多归属感。
“上个月,我已积了1100分。”李杰挺欣慰,送快递的路上,自己提醒过闯红灯人员、反映过窨井盖丢失、帮迷路的小孩回家……就在11日,他还提醒了几处做核酸检测扎堆聊天的人员。
接受采访时,李杰丝毫没有强调自己的辛苦,反而“自我检讨”起来:“这一轮疫情中,我有点惭愧,9月3日到8日最紧张的几天,我被封控在小区里,没能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但我也没有闲着,穿上‘红马甲’就地转为了志愿者……”
曾经的旅游行业推广人员
“朴朴单王”居然是入职新人
9月11日晚9点半,成都市金牛区西体路上的朴朴超市门店依然灯光明亮。门口的绿色电动车一会驶来一辆,一会又开走一辆,快递员忙个不停。
快递员张承海本已送完当天的单准备下班,但手机里新订单依然不停增多。“今晚怎么了?平时,这个点基本没有新订单。坐店里10分钟,反而又增加了不少。”
该门店店长黄星晨也十分纳闷。到处询问后,他分析这与当晚成都防疫进一步趋严的新举措有关——跨区活动限制加强,本区订单自然上涨。
店里,林立的格架上摆放着上千个品类的物品,几位分拣员爬上爬下,手脚麻利。快递员胡礼分拣、打包好7袋生鲜出发了——他要分送到周边7个小区。张承海也行动起来,帮忙配送……只要体力允许、店里又忙不过来,他们就会主动加班帮忙。
朴朴超市成都总店相关人士介绍,针对疫情防控时期市民对生鲜蔬菜肉蛋禽奶的需求,公司相对日常提高了2至3倍的储备量,日常补货也增加到每天4次,肉、菜到货量也分别增加到60%和80%;同时,还调派了来自行政和推广部门的300多人增援各门店,缓解分拣时人手不足的压力。
9月9日,4260单;9月10日,4702单;9月11日,3688单……记者在朴朴超市西体路店的电脑上看到,该门店50名配送员最近日均配送70至90单。
张承海是今年8月加盟朴朴超市的,最高日单量跑到了150单。“这不算什么,我们店最厉害的‘单王’颜晨,这几天最高日送单量达到235件,我很羡慕。”
门店电脑显示,7月颜晨送单量为2778单,8月为2600单。“到9月10日,他已经有1600单了,本月肯定要超过3000单。”黄星晨说。
9月12日6点半,颜晨来到店里。这位清瘦的广安小伙,居然是6月才入职朴朴的新人。过去,他在旅游行业当推广人员,由于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改行成了朴朴的快递小哥。
“没啥窍门,就是跑呗!”谈到怎样成为“单王”,颜晨很淡然。他的平均配送时间为每单13至14分钟,准时率83.8%。“就是规划好线路,一条街的合并送,太多了就多跑两趟,不要怕麻烦。还要规划好时间,出门或在路上就打电话通知客户,尽量减少等待时间。”
这段时间,颜晨几乎不能每天准时吃饭。“不记得吃饭时间了,饿了就吃,边吃饭边给手机充电。”据统计,最近12天,颜晨每天工作14个小时。“我还吃得消,人年轻,就多跑点!”
朴朴有一项特色服务,就是送货上门时会帮客户倒生活垃圾。颜晨送单快、态度好,常有客户给他送牛奶和水。“这时,我就觉得心头一暖,再累也值得了。”(杨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