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 | 产业兴旺视点】
赤水河“名片”
一
这些年,走过乌蒙山那么多的地方,哪里的水果多?“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记忆中,我首先看见的是一片花,就像从河谷里奔流过来,要把我整个人彻底地淹没,眼前是蝴蝶在翻飞,耳畔又是蜜蜂发出嗡嗡的鸣叫。方圆数百里内,赤水河这一带的谷地,被称之为“乌蒙花海”。
乌蒙花海。赤水镇供图
孙家村村民葛权明说,我的祖祖辈辈曾经居住在这里,这里虽然谷底就是赤水河,常年清凌凌地流过,我们却是望水欲穿啊,河水它爬不上山坡,每年好不容易在石夹缝里种下三棵五棵玉米红薯,十年中有九年都会活活旱死,就像是被火烧过一样……
就在2013年前后,专家们赴泸州市叙永县赤水镇孙家、双山等村,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多次“把脉会诊”,结论是:这些地方的山上山下常年干旱又瘠薄,除了栽种果树,也种不了别的什么。于是,当地政府果断落实推动种植,试种多个品种的水果,经过比较,最适宜的还是李子,而且还只是其中一类李子,就是现在被当地百姓捧为掌上明珠的“凤凰李”。
水果种植,既涵养山也涵养水,并且加大了对赤水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还能助农增收,实乃明智之举。“桃三李四”,通过短短三四年的精心管护,之后的每年春季,大约从2017年开始吧,大面积的桃李花铺满整个河谷两岸,以叙永县赤水镇部分行政村为主,一直向上下游的乡镇绵延100多公里,前来赏花者不计其数。
遗憾的是,由于基础相对脆弱,虽然经过几年的补短板行动,设施配套也还稍微滞后,有时弄个午晚餐往往也会因为人满为患而费神。这也好像是旅游景区的通病,许多地方一直在解决,却始终没能解决好,这样一来,总会让往返者多少产生一些瞬间的不愉快。不过,旅游者的心思总也猜不透,来年春天,我们往往又在山上的乌蒙花海观景台七里台或是双山苗王寨不期而遇。
花是果的青春期,这种花多的地方,顺理成章,果也必然多,都说“无花不成果”。奇怪的是,赤水河谷地的桃花、李花那么大的范围,铺天盖地,潮起潮涌,偏偏到头来,好像就没见过有多少桃子在那里。我为此曾私下问过葛权明,他说:“我们这里的桃子确实不多,只是桃花很惹眼,夹杂在李花中间,造成了很多的错觉。其实,我们这里主要还是‘凤凰李’,我带您走在果林里转一圈,大约就知道有多少了。”
虽然“凤凰李”挂果销售才不过几年时间,由于它的品质,目前已经在江、浙、云、贵消费者那里有很大的影响力了。可以这样说,只要吃过这种李子的人,10个人中绝对有八九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直夸顶呱呱。它是名副其实的叙永县脱贫攻坚中在赤水河流域崛起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二
之前没通高速公路,我们居住的叙永县城离赤水河谷地也还算远,需要从大纳公路(大方——纳溪)过去,翻山越岭,也是够劳累的,车要必须通过雪山关——南来第一雄关。说起来还是一个县境,也因为交通不太方便而不常往返,感觉那边好像是另一个世界,那边的乡镇干部也是常年居住在镇上。过了赤水河,姑姑喊“大婆”,大婆喊“老奶”……怎么称呼,其实也就是当地习惯而已,可这样的称呼,更让城里人觉得那边实在太远了,遥不可及。直到厦蓉高速通达后,赤水河有了互通,便捷的交通,让它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交通通百事通,就像是一根粗壮的绳子一下子就把一个倔强的小顽童拉到了跟前,在这转瞬间,赤水河就成了全叙永县的“金窝银窝”。不管寻亲访友还是要联络远方的感情,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在眼下这个季节,从“金窝银窝”里掏出一件两件“金蛋银蛋”,或直接捎带,或快递,就是在新疆、西藏那边,品尝赤水河的鲜果美味也不过像是在自己家果园里,爬上树摘回来一样,再简单不过。这样的条件,无疑为昔日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插上了经济发展的硬“翅膀”,实现了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厦蓉高速从成都过来,进入泸州境内,由于地理条件原因,桥梁越来越多,路几乎都在半山或山顶,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抬眼就能看个够。过了江门峡隧道,乌蒙山的地形地貌尽收眼底,你肯定就在怀疑自己是在画中游了——早上带点烟和雾的山间,中午时分闲游在蓝色天空下的云朵,还有山的碧绿橙黄,远处近处时不时一挂瀑布或一片稻田的金黄,都是眼底的寻常物件。再往赤水河方向,就渐入云贵高原了。这里,尤其是炎热的夏天,除了风景,还有绝对的凉爽,那爽爽的风带来的惬意,惹得我们这些人,只要一出门,几乎不用想,就会往那边赶去。这真是十分享受的旅途,别总是认为最好的风景都在远方,而且越远越好,有时候,近处的风景同样让远方的人格外羡慕。
硕果满枝。赤水镇供图
无论春天是去赤水河赏花,还是当下这个季节去摘果,都会必经这样的行程。可这个季节就不一样了,等到眼睛饱览之后,接下来就该是嘴巴享受的时候。还没下到白土岭的互通,沿途全是赤水河李子的世界了。满山遍野大树小树上,都挂着让人心动的大的小的果,细听,当地果农的笑声隐约传出林子,还夹杂着鸟儿欢快的鸣叫。在这里听鸟,自有它的季节,最好选在秋后。这个季节,就尽管奔着果子去吧,那里是果的世界、果的天堂,果子在欢呼,果子在奔跑。带着几分野趣的果子,在高高低低处穿林打叶,耐心地等待着品享它的美味呢。就怕你不吃,一吃放不下,管你吃饱,小心别撑着肚子就行。
车沿着河边的公路行驶,眼底就是清澈可见游鱼的河水。这是在被称为“美酒河”的赤水河上游河谷地。赤水街村支部书记胡磊告诉我:“赤水镇的‘凤凰李’,是经赤水河水的孕育,高山高岭分娩,没有这么好的水流经谷底,肯定就没这么独特的气候和生长环境,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果。如果哪一日,在这边的显眼处,什么时候由谁来书写一幅,悬挂上‘美果河’,那这些果子不是也会和这条河边酿造的美酒一起扬名四海吗?”
三
据了解,通过这些年的大力发展,全镇凤凰李的种植面积达到了7万亩,目前投产面积约4万亩,年均产量在8千万斤左右,等到盛产时,可能还会翻上一两倍。也就10年左右时间,不知不觉,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座“金山银山”,年年宝藏不断,财富滚滚来。当地百姓的吃、喝、医、教、娱,几乎所有开销大多出自这座山,它的确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经济“当家人”和“台柱子”。李子经济支撑他们的日常,他们把每天的日出日落交给自家的几亩或是几十亩李子林,上一天接着下一天,管理李子的忙碌间隙,山上放几头牛或是羊,或者林下养点鸡、种点中药作补充。
致富之路。赤水镇供图
赏花季节,越来越多的游人赶过来,或帮着弄几张照片,或彼此一个微笑点头,主动送上一杯山泉,迎来送往,然后默默地等待着这个季节他们再回来摘果。“目前,在还没有更大的稳定的销路情况下,老百姓自己的人脉渠道毕竟很有限,而各种零星和县级部门组织的直播带货出去的也还不多。让果子真正富甲一方,特别是在品质、品牌和销售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致富回乡承包种植的杨琳丽一边和我聊着是销售的话题,一边伸手摘下几个又大又熟的李子请我品尝。
我摆着手说:“这可是我喜欢又熟悉的味道,但已经吃得太多了。”过犹不及,一个人一天顶多也就吃掉10个、20个,就算一群人、一个乡镇,甚至一个县的人都来吃李子,也吃不下多少。更大的销量,更大的订单来源,确实需要花大力气对接和挖掘。这些年以来,花开的季节、果熟时候我都会坚持到这边,用目光去打量土地,也用耳朵去倾听呼声。鸟声、民声,声声入耳,也大概知晓了果农们真正的所思所盼。
今年赶了个早,果子还没大面积成熟,我就以微薄的一己之力,邀约几位成都、重庆等地客商直奔赤水河。“生意不成友谊在”,葛权明一见带来了客商,就满脸笑容,迎候在那里。也许接下来就会有一堆订单在等着他和乡亲们。也许这只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接触,打交道的日子还在后面,但他一样以好酒好菜款待。一直以来,大山人就是这么憨厚,谁又忍心欺负谁呢?迎来送往,没有太多的礼数,却有更多的堆积如山的真诚。
午餐之前,我们一行十余人在葛权明的带领下,沿河边的公路往山上去转一圈。我到这里多次,这样的全面参观,却还是第一次。乡村公路除了弯道多点,要说也很宽敞,我们的车跑出一段,差不多已攀上山顶。我们都下了车,站在高处的果林中间,感受着弥漫着香味的果海,真是无比的浩瀚和壮观,眼里是李子,眼外仍然是李子。
果子是由山下向山上逐渐成熟起来的,翻山越岭地成熟过去。最热闹的时候,整座山都熟透了。此刻,我们就坐在山顶的林荫下,品着从山脚带上来的李子。我是多年的老食客,当然更知道即使是山下的,这两天也还不是完全成熟,口味也还远没到绝佳的时候。商人毕竟是商人,在商言商,此时此刻,他们即使在说一些挑剔的话,都在意料之中。再说,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果子,再怎么也不会做到十全十美,比如个头、形状等,这些,就算交给培育专家,估计也无法掌控。
几天后,传来的消息,当天的激烈讨论背后,说到底,最终还是落在价格上,而价格的最终决定,品牌和影响力无疑都至关重要。不管如何,我还是希望能帮助他们彼此搭建起基地和市场的桥梁。
四
近几年,这些地方虽然常常不同程度地遭遇极端天气,可相对赤水李子而言,除了生长在那些几乎长不出庄稼的陡坡石缝里,而且抗风险能力又特别强,每年整体也还算是丰产的,从我们所经过的地方看,树枝挂着的大果小果实在是惹人喜爱。种植大户杨德文指着手边这片林子告诉我们:“盛产期亩产5千斤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能在当地政府和能人的帮助下,及时开辟出符合鲜果特点的绿色市场通道,加之随着它的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品牌打造升级,效益也会更加凸显出来。”
我们一行坐在餐桌上,大家并没有更多去讨论简单而又复杂的买卖问题,而是又把话题集中到了品质、品牌上。就品质而言,的确是得到了广大食客的一致认可,包括这我们同行踏访的这一行商家,除了为接下来的讨价还价做一些铺垫,随便挑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说一说,倒也说不上来别的。如果有一天,赤水河的李子通过各种包装宣传,也收获了江西赣橙那样的影响力,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果农糟心事了。
在许多人看来,目前,赤水李的品牌打造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在这方面,几乎还只是一个空白。周边很多甚至远远不及它的各种产品,一旦花点精力和经济包装出来,就可以成为消费者的“香饽饽”。而赤水河李子,品质有着“李中凤凰”“果中茅台”之誉,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包括名字都还不够响亮、认可度也不高,基本徘徊在低端市场,仅仅靠口碑维持生存和发展,仍然时时面临烂市危机。
乌蒙磅礴。赤水镇供图
世事愈难,人心愈坚。近几年,当地政府逐渐感受到滞销带来的疼痛感,除了多方努力帮助拓展市场而外,已在积极引进成熟的外地公司和组建销售公司等进入,主导和引导市场,并且已经在尝试着在做了一些比如注册商标、设计公共包装之类。几乎还谈不上档次和形象提升的层面,至于文化元素的注入及其他,也还在抓紧探索中——擦亮赤水河畔的这张“水果名片”,势在必行。
到过赤水河的人,下了车,通常都会忙着拍照,果林、花海、果子连同对面绵延起伏的远山,以及蓝色天空和天空下的调皮云朵都很快就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里……这也是默默地在帮着果农做宣传,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却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招引来几位销售商呢。
这些年,身边不少朋友也和我一样,总是不知不觉地,每年慷慨地花掉自己的钱,买一部分“凤凰李”或捎带或快递给远方近处的朋友,都在默默地为这方土地上的老百姓做着义务宣传推广的事。2015年,我把赤水河“凤凰李”带到北京,放在那时工作的办公室里,无论领导还是同事,以及来访者,品鉴之后都是赞不绝口。再回想这几年,远方的亲人、朋友,年礼、节礼统统都免掉了,往往就选在每年这个季节,以“李中凤凰”“果中茅台”带去夏日的赤水河鲜香——李花香,桃花香,奶奶巧手编竹筐,采得满山桃和李,远方客人尝一尝!
作者简介:
刘光富,四川叙永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协签约驻会作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协第六届全委会成员,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系统作家写系统故事”文学实践活动主创作家。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中国报告文学》等报刊,已公开出版《夹缝里的行走》《新时代的映山红》等个人文集4部,获“中华宝石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文学奖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