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露营骑行看展览,出行玩法多 扫码测温戴口罩,文明新风尚

“粽”享近郊游

2022年06月04日08:02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粽”享近郊游

  昨日是端午假期第一天,锦城湖公园湖面举行了龙舟比赛 摄影记者 王效

  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小长假第一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成都市内及近郊多个户外景点和公园绿地发现,这个假期,“近郊游”、“市内游”成为热点,且“文明出行”也是一大风尚。

  同时,各景点和公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执行车辆、人员登记,以及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工作。

  北湖公园

  天幕下“各自为营” 很少看到垃圾

  一到周末、节假日,成都的公园草坪上就“长”满了帐篷。

  6月3日中午1点左右,记者来到北湖生态公园,在湖秀一路、湖秀二路,交管部门划定的“节假日临时停车位”上,早早地就停满了私家车辆。

  道路两侧的绿地,一顶顶帐篷也早已撑开。虽然正值温度最高的午间,但在天幕下、树荫里甚至天桥下提供的阴凉处,市民们享受着假期的惬意。

  记者注意到,前来露营的多是一家老小或四五好友,大家各得其乐:小朋友在浅水池中捞小鱼;老年人凑在一起玩牌;年轻人则聊天,玩桌游。

  虽然前来露营的人不少,但大家彼此遵守着防疫要求,几乎“各自为营”活动范围也基本维持在各自的区域内。停车场处也有专人对车辆进行登记,所有来访者都需扫码后才能进入露营区域。

  同时,草坪上也极少见到垃圾。记者留意到,市民自带的餐食包装盒、包装袋,几乎都归拢在各自露营区域内,或者扔进了营地临时摆放的大垃圾桶内。

  兴隆湖

  垃圾随时清运 草坪上干干净净

  在兴隆湖,下午1点,前来湖边露营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将车辆有序停放后,拖着帐篷、天幕、桌椅等装备来到草坪上,待帐篷搭建完成后,一家老小围桌在一起,吃吃水果、啃啃鸭脖,聊聊天,其乐融融。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露营玩耍的人很多,但草坪上却十分干净,几乎没有垃圾。市民李女士和家人上午便来到了这里,吃完中午饭后,她们将垃圾用口袋装好,丢到了附近的垃圾桶里了。

  与此同时,负责清洁的环卫工人正在挨个清理。“每隔30米左右摆放了临时垃圾桶,我们工作人员随时会将垃圾清理运走。”

  兴隆湖东区环卫负责人告诉记者,节假日期间,根据人流情况,他们增加了垃圾桶的数量以及垃圾清理的频率,保持环境整洁。加之现在市民的素质提高了,游玩时垃圾都丢放到了垃圾桶内,现场十分干净整洁。

  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

  博物馆活动丰富 市民游客有序排队观展

  在成都博物馆,记者看到入口处竖立着天府健康通二维码、场所码,地上粘贴着“保持距离”的提示,市民及游客在入口处有序排队。大家都佩戴好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扫码、测体温、依次进入博物馆,现场秩序良好。工作人员还不时提醒市民游客保持安全距离、有序入馆,不要聚集在一起。

  “我看到成博有动漫原画特展,有《白雪公主》《米奇》《铁臂阿童木》《名侦探柯南》《龙珠》《航海王》《大闹天宫》《宝莲灯》《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世界经典动漫作品,我是专门来看这个展览的。”成都市民郭先生是动漫爱好者,他告诉记者:“成都有很多好耍的地方,公园、绿道、博物馆,我今天看了展,明天打算去周边游,去都江堰耍水。”

  金沙遗址博物馆在端午期间也有“志愿者带你做文创”、“金沙小小科学家”等活动,市民及游客可以在参展之余参与丰富活动。同时,博物馆提醒,疫情期间,请大家提前线上购票(预约),来馆做好防护措施,参观时请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宽窄巷子+熊猫基地

  戴口罩是标配 游客自觉测温扫码

  宽窄有度,最是成都。端午佳节,在宽窄巷子,游客纷至沓来。穿行于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落之间,沿着或宽或窄的巷道,成都市井生活的本来面目清晰可见。

  “来!大家排队扫码,不要挤。”6月3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假期首日,来宽窄巷子游玩的游客不少,为了保障成都防疫工作的有序推进,宽窄巷子东西广场各自设置了一处出入口,所有的游客需要保持一米间距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测体温,绿码和体温正常的游客才可有序进入。

  下午3时,成都全市平均气温达到31.3℃。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路过的游客,宽窄巷子中的商家、手艺人也全程佩戴着口罩,做好了防控措施。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记者也注意到,在入口处,基地设置了多个志愿者服务岗位,所有进入基地的游客,必须扫场所码、出示行程码,佩戴好口罩,方可进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戴佳佳 张肇婷 彭惊 实习生 尹可然)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