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欧班列南通道“欧洲通”公共班列首发暨成都国际铁路港“供应链保稳提质”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

![]() |
发布会现场。白桂斌摄 |
5月31日,成都中欧班列南通道“欧洲通”公共班列首发暨成都国际铁路港“供应链保稳提质”政策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召开。此趟公共班列,为成都中欧班列首次在南通道上组织的“欧洲通”运输模式,将有效推动中欧班列南通道双向常态化运营。更为值得关注的,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铁路港相关单位发布了系列“供应链保稳提质”政策,以进一步缓解国际物流及贸易企业进出口压力,全力保障四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稳定。
拓通道 成都中欧班列南通道“欧洲通”公共班列首发
当天下午2点,随着一声鸣响,满载着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灯具、日用品、冰箱等货值约4000万元的成都中欧班列南通道“欧洲通”公共班列驶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班列将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经阿塞拜疆、到达格鲁吉亚波季港,并以波季港为枢纽节点进行分拨,后端结合海、公、铁多种联运方式将货柜运输到康斯坦察、伊兹米特、杜伊斯堡、汉堡、布达佩斯等站点,辐射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波兰、德国等东、中欧国家和地区,全程经3次铁路、2次轮渡,最终抵达欧洲,里程约1.3万公里。
本次首发的南通道“欧洲通”班列,是在既有线路上的创新、优化,结合中欧中线成功运行的“欧洲通”运行模式,以“枢纽对枢纽”的开行组织方式进行集结分拨,形成中欧南通道线路多点通达的班列新产品。
DHL中国区铁路、多式联运部总经理张严表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敦豪全球货运与成都国际铁路港10年共同鉴证并助力了中欧班列蓬勃发展。这次两海方案从设计到落地不超过两周,体现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执行力,实现线路多样化、产品差异化的决心,让市场充满信心。
“成都中欧班列素来以时效快、班次多、站点丰富而领先全国,一直是我们的首选合作平台。全新线路的开行,站点更加丰富,覆盖了以往中线无法到达的站点如波季、土耳其、罗马尼亚,以及增加了波季向欧洲内陆继续分拨的途径。”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山表示。
据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介绍,目前,回程班列正加紧组织中,预计从德国始发,经康斯坦察、波季、巴库、阿克套、阿腾科里返回成都,6月中下旬试运。后续,中欧南线去程班列将按每月2-4班固定组织及稳定开行,并逐步实现成都中欧南通道班列的去回稳定双向运行。
成都中欧班列在南通道上组织的“欧洲通”运输模式首次成功发运,也将有效推动中欧班列南通道双向常态化运营,进一步完善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内陆地区入欧大通道,拓展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的辐射范围,并进一步增强成都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行能力,实现班列境外通道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双提升”。截至目前,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的中欧班列已联通境外73城市和国内25个城市。
港管委出台10条措施 护航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畅通
为缓解国际物流及贸易企业进出口压力,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全力保障四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台《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
一是加密国际班列开行频次。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频率,加大中老、中越跨境直达班列组织力度,加密中亚班列开行频次,推动东向铁海联运班列稳步发运。
二是支持中欧新线路拓展。鼓励企业开行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里海轮渡至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国家的中欧班列南线。
三是强化通道有机衔接。加快推动东向、南向班列与中欧班列的无缝衔接,支持企业通过东向、南向班列接续中欧班列,针对接续货物优先保障舱位和用箱。
四是拓展全程物流服务。联合宁波港、钦州港、广州港等沿海港口,整合铁路、海运资源优势,建立“一站式”海铁联运服务受理窗口,提供沿海重点城市至欧洲全程运输组织服务。
五是强化省内货源集结。全面稳定省内货源发运,针对省内货源提供“门到站”全程运输组织,保障本地货源高效集结分拨。
六是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对由国际形势或疫情造成的中欧班列线路中断或货物滞留,由班列公司切换运输方式,保障货物安全,并承担退运至启运站费用。
七是降低货物运输风险。强化中欧过境运输货物保障,降低货物损失风险,加大中欧班列货损险投保力度并增加战争险保障,提高成都中欧班列抗风险能力。
八是减免异常操作费用。针对国际形势或疫情影响造成的境内外场站超期堆存费、调箱费、吊装费等异常操作费用进行适当减免,降低不可抗力因素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
九是降低用箱成本。加大自有箱投放力度,解决企业用箱难、用箱贵的问题,全面保障企业用箱需求。
十是做好通关保障。支持口岸运营单位提高作业效率,优化装卸、理货、转场流程,给予大宗货物集装箱在成都铁路口岸30天的免费堆存期。
保稳提质 青白江海关发布8条干货措施
据悉,今年1-4月,青白江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口货物64.6万吨,同比增长9.4%;货值204.8亿元,增长3.4%;监管集装箱7万标箱次,同比增长4.7%,整体外贸业务数据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面临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如何进一步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尤为重要。青白江海关在成都海关“促进四川外贸保稳提质的十三条措施”的基础上,细化了26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其中8项为诚意满满的干货。
一持续提升通关效率。继续推动出境“铁路快通”业务模式测试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探索中欧班列“车边直提”“抵港直装”“区港联动”等模式试点。持续推广应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扩大“铁路快通+两步申报”的试点范围,确保2022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21年继续压缩。
二保障重点产业链货物及关键物料快速通关。进一步优化查验、检验检疫模式,加强H986等非侵入式科技设备的应用,建立中欧班列保稳提质应急通关“绿色通道”,重点保障生产型企业的进出口需求,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等产业链货物及关键物料的口岸通关速度。
三保障鲜活农产品及食品优先通关。保障鲜活农产品及食品优先通关,全力保障粮食、冻肉进口。支持四川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利用中欧班列出口,实施优先查检和“5+2”预约查检。同时,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四优化商品检验模式。实施重点商品“一品一策”监管措施,进一步强化“区港联动”,对“保税备货”模式的中欧班列进口锌精矿等商品实施转关入区监管,持续推广进口矿产品“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全面实施进口汽车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支持铁路港综保区加快建设验收符合CNAS标准的整车检测线,并探索丰富进口摩托车检测线功能。
五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完善关地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与职能部门、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共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信息,持续扩大通关一体化适用范围,拓宽出口渠道,进一步支持、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健康发展。支持跨境电商B2B更好地利用中欧班列出口,扩大海关监管区范围,打造专门的跨境贸易综合监管中心,探索适宜于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的监管作业模式。
六发挥开放平台龙头作用。支持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辅导TCL等重点企业开展“工单式核销”“一般纳税人试点”等工作,以TCL项目形成保税加工项目示范。支持进口汽车保税业务,完善“班列+保税”整车监管方案,实现随到随检,确保“零延时”通关。优化平行车“保税展示”模式,加强关企银三方合作。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推动区内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建设,实现跨境电商退货业务正式落地。
七落实惠企税收政策。持续加强对企业政策指导和服务,协助企业开展不同协定降税内容对比和享惠规划,择优适用优惠贸易协定。指导企业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规范选择适用标准。积极推广“互联网+海关”原产地证书自主打印和智能审核模式,指导新备案企业及时申领证书,提升签证便利化程度。
八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和数据服务。强化统计监测预警分析和数据服务,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加强对中欧班列运行、新兴贸易业态发展、开放通道建设等的监测预警分析,为政企科学决策提供有力预期引导。进一步开展对重点商品、国际市场的“挖潜”分析,为地方政府及企业开拓市场、优化适销产品供给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