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文旅新场景 千年古镇焕生机
成都双流黄龙溪将牵手国潮项目 修复一批传统景点

黄龙见水,溪通古蜀。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依然持续散发活力。
5月29日晚,黄龙溪古镇迎来了一场现代版“武林盟主”颁奖典礼,全国各地 4 个战队、32 名选手共聚黄龙溪,共同见证“武魁”诞生。在颁奖典礼现场,剧本杀《下一站江湖之望尘客栈》正式落户黄龙溪。游客可以“穿越”到千年之前,在黄龙溪亲身体验一部江湖好戏。
据悉,黄龙溪将修复还原一批铁匠铺、当铺、赌坊、钱庄等传统古景点,并引入沉浸式剧本杀,创造更多集旅游、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为游客打造一个具有强烈真实感、沉浸感的古风世界。
游客可以“穿越”到千年之前,在黄龙溪亲身体验一部江湖好戏。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古风世界
铁匠铺、当铺、钱庄……黄龙溪将修复一批传统景点
黄龙溪古镇被称为“天府第一名镇”,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三国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的集散地,明清时代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双流秉持“以古为本、以潮引变”的创新思路,充分导流线上用户转化为线下体验,着力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目前,黄龙溪瞄准已有500万粉丝、并且与古镇整体风格高度契合的古风武侠单机游戏《下一站江湖》,引进以该款游戏为蓝本的剧本杀《下一站江湖之望尘客栈》。
据了解,剧本杀《下一站江湖之望尘客栈》以古镇二期上河瞿“七星伴月”院落和江湖驿站为核心,将古镇景区铁匠铺、当铺、赌坊、钱庄等传统古景点修护还原、活化利用,利用古镇二期上河瞿诚义楼、龙潭湖、五孔桥等开放式场景,整合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灯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府河号子以及省旅游学校、双流川剧团等演艺资源,共同为线下游客倾力打造具有强烈真实感、沉浸感的古风世界。
营造一系列古镇新场景
助力双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及全域旅游示范区
擦亮双流文旅金字招牌,黄龙溪古镇除了创新引进沉浸式剧本杀外,还积极探索景区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打造,实施了“古镇文创人”引进计划,孵化培育扎根古镇的文创企业,成功打造了复兴号酒楼、如鱼化龙文创坊、廊桥共享阅读空间等一系列古镇美学新场景。
“我们还将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资源,创新创造更多集旅游、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消费场景。”黄龙溪古镇景区负责人张园介绍,今年下半年,还将陆续发布荒野召唤主题营地、龙狮非遗体验馆、码头新生活赶场市集、锦江之最“坝坝茶”等一系列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不断提升体验品质,提高游客满意度,以“黄龙苏醒”之势向八方宾客展示古镇创新融合新面貌,助力构建成都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颁奖典礼现场。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双流区抢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机遇,立足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功能定位,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场景赋能,着力景区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与美学新场景的开发营建,以及周边产品与衍生品的创意创作,促进文旅产品和文旅业态的提质增效。
“双流正在推进‘蜀汉古镇 运动双流’的品牌塑造。”双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集纳并活化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探索的方向。下一步,双流区还将全力构建五大文创发展空间体系,打造国际时尚、空港赛事、诗意栖居、创意创造、休闲乐活五大产业集群,拓展大旅游发展的格局,深挖在地文化资源,创造创新更多集旅游、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场景,将文体旅新动能融进城市有机更新,让市民在双流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到双流人文之韵、生态之美。(王凡 实习生吴舒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