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看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奏好“协奏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

郭莹 朱虹
2022年05月28日09:29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市场向重庆拓展,业务更多了。”这两年,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涛常常奔波于成都和重庆两地之间。该公司在石油钻采耐磨零件行业已跻身国内前三,2020年通过与重庆市綦江区的齿轮企业合作,增加了磨具生产业务,接到的市场订单与日俱增。

2020年9月,自贡高新区携手重庆綦江工业园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双方推动打造“一园三中心”,两地园区各自划定一块总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产业共建示范“园中园”。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落户綦江的自贡企业。

这一案例,是成渝连心、携手共进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战略重磅推进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其目标指向为在西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自2020年这项重大战略提出以来,四川、重庆两地围绕中央部署,加快枢纽建设、产业合作、政务协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畅通国际物流枢纽,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谱写“双城记”,奏好“协奏曲”。如今,成渝两地正在迈开双腿,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推动产业形成优势互补

加速区域发展协同共进

2021年,纲领性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印发,为成渝发展指明了方向——积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渝两地要积极巩固其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 ,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外,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1年11月30日,“成渝氢走廊”建设正式启动,这也是推动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截至今年5月,两地已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530辆,建成加氢站15座。目前,“成渝氢走廊”正加快成为川渝两地互联互通的“氢经济”载体,也为全国跨区域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网络提供了示范案例。

不仅是在绿色转型中共同发力,川渝两地还在多个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遂宁市船山区老池镇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船山基地核心区。人民网 朱虹摄

走进遂宁市船山区老池镇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船山基地核心区,连片的现代化蔬菜大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老池镇地处遂宁城南,与重庆潼南区米心镇、玉溪镇隔水相望,遂渝铁路、遂潼快捷通道(通港大道)、遂宁市农业一体化大环线穿境而过,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占据显著地理优势。涪江沿岸的船山、潼南两区,土质沙壤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良好,非常适合于发展特色高效蔬菜产业,所以两地的农户也因此受益。

“今年是我在船山基地种菜的第11个年头,已经和当地的几位农户成立了合作社,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增收致富。这里土地肥沃,适合种蔬菜,土地流转金也比潼南便宜。”来自重庆潼南的袁海军,现在是船山区老池镇黄桷村的萝卜种植大户之一,他一边介绍,一边和农户忙着将拔出的萝卜摆放整齐、打捆,装进停在路边的货车。

“不止袁海军,这几年很多潼南蔬菜种植户选择来船山区发展,他们为本地蔬菜种植户带来了专业种植技术,促进两地百姓致富增收。”船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学敏介绍,近年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船山区高质量打造成渝两地“菜篮子”。位于船山区老池镇的“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船山基地”正在加快打造遂潼涪江蔬菜乐园。“加强与潼南在蔬菜品种、标准、销售等方面的合作,整合‘遂宁鲜’‘潼南绿’品牌营销优势,培育‘树番茄’‘树辣椒’等名优农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

不久前,遂潼两地还围绕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签订协议。“两地共商制定了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遂宁市和潼南区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方向和举措,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项目化、项目管理清单化、进展效益可量化,共部署重点项目35个。”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两地已经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今后将在农业发展方面走深走细,协商区域内蔬菜产业发展难题。

基础设施建设高位推进

政务协同拉近城市距离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优先领域。如今,加快构建成渝地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打造全国交通极,已成为川渝两地共识。两地协同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方案等,推动项目建设时序和技术标准协调统一,充分发挥省际通道辐射带动作用。

成渝高速。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2021年,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成渝两地间第4条出行大通道落地。与此同时,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郑万高铁进入开通冲刺阶段。根据规划,未来,两地间将有30多个轨道交通项目落地。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

高速公路方面,成渝主轴3个通道均布局有2条及以上高速公路,毗邻县(市、区)均布局有高速公路直连。目前,出渝出川高速公路通道达到24条,川渝省际高速通道达到13条。

两座城市的通勤时间减缓,让两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分割不再成为构成发展特大型都市圈的阻碍。

同样拉近两座城市之间距离的,还有川渝两地的政务协同。

来自四川省眉山市的退休人员罗大爷今年83岁,目前居住在重庆市铜梁区,不久前因病住院治疗,发现社保卡损坏,又无法返回眉山办理,一度很焦虑,“住院每天要花费上千元,没有社保卡只能全部由自己垫付,经济压力太大了”!

在听到工作人员介绍社保卡“川渝通办”后,老人的女儿立即前往铜梁区人社局办理社保卡申领业务。她说:“这个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解决了我们的一个大难题。”

据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天府通办”用户数突破6000万,“川渝通办”210项事项实现落地可办,两地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异地就医实现“即时办”。

遂宁市首张“川渝通办”营业执照。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供图

今年3月22日,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向重庆珵帛商贸有限公司颁发遂宁市首张“川渝通办”营业执照。该执照由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川渝通办”系统远程受理核准,在遂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现场打印发放。公司法定代表人蒋女士介绍,自己年初在遂宁高新区开了公司,知道遂宁可以打印潼南的执照,随后自己又在“川渝通办”上提交了申请,“不到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再也不用坐动车回去办,真的很方便”。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川渝两地间还将实现101项政务服务通办,包括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户籍信息(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证明、户籍信息(注销户口)证明、新生儿入户等。未来,两地之间的政务服务将更高效,群众办事更便捷。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川渝城市群迎来新机遇

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发展的方向。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城市群与产业集群间的互动发展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速度正在加快。

越过龙泉山脉,一片开阔地域跃然眼前。这便是成都“东进”桥头堡——成都东部新区。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地相向发展,位于腹心地带的东部新区借势起飞。

“成都‘东进’主要是拓展发展制造业的空间,同时可以更好地和重庆便利的长江航运对接。‘东进’是成都构建工业能力的适当的‘超配’,也是成都新时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落地区域。”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看来,“东进”区域不仅要承接中国东部的产业转移浪潮,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中国工厂”——成为整个中国工业能力的一个浓缩。而重庆本身扎实的工业基础和便捷的长江航运,也对成都“东进”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引进以及成品的外运起到促进作用。

夜幕中的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部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在成都东部新区,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航投运,当地的临空制造业产业集群及航空运输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以国际门户枢纽为依托,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现代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引擎和开放合作平台在东部新区相继落地。

在东部新区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内,顺丰等21个重大产业项目也已签约落地。其中,规划建设1625亩的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天府综保区”),是四川首个空港型综保区,未来将实现保税功能区和口岸功能区“区港一体化”无缝衔接。

正在加紧建设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成都东部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由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政府联合共建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园区以民航二所为实施主体,计划建设16个民航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这里将规划打造成为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智谷”。

“东部新区工业用地充足,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航投运,又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速汇聚。”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工作人员说,从资源禀赋上看,这些都是东部新区发展的“先天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打造成都东翼现代化新城,东部新区产业生态圈正在集聚成势。数据显示,目前总投资2547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东部新区,涵盖蜂巢能源、普洛斯、吉利铭泰等龙头企业。今年,东部新区还将力争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

同样在川渝城市群发展中寻得先机的,是被誉为“双门户枢纽”的四川省资阳市,从地理位置上看,资阳同时与成都、重庆接壤,“左右逢源”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在资阳市高新区雁南湖片区,一颗占地8900亩的巨型“牙齿”已成当地的新地标,这是资阳市倾力打造的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集群“中国牙谷”。作为“产、学、研、销、医、养”全链口腔产业基地,“中国牙谷”的规划建设填补了国内全产业链口腔装备材料产业的空白。

“资阳产业基础坚实,生产成本较低,地理区位上毗邻成都,利于以川大华西口腔医院为依托,大力发展口腔装备材料产业的客观条件。”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牙谷”积极汇聚全球资源,与华西口腔医学院、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等全球战略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与德中工业设计协会、美国加州中心等国际招商平台合作实施全球招商,扩大产业规模。截至目前,“中国牙谷”已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项目93个,产品涵盖口腔设备4大类60余个、口腔材料5大类100余种。

区域发展阔步向前。在资阳临空经济区,成资间首条城际快速通道成资大道已正式贯通,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临空孵化中心、天府国际艺术城等项目建设均在如火如荼开展。“资阳临空经济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是成渝直线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资阳临空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成资同城化的核心区,资阳临空经济区将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成为资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引擎,一幅“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崭新画卷已经铺开。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