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提高用水效率,成都各地以春灌保障春耕

泥地播种工厂育秧 拿着手机来种粮

2022年05月30日08:00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泥地播种工厂育秧 拿着手机来种粮

农户驾驶水稻直播播种机在田间劳作。

又是一年春灌时。

最近几天,四川天府新区籍田街道的苏俊琪都会早早起床,驾驶水稻直播播种机在田间劳作,作为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员,他以播种机入股,“顺利的话,今天一天就可以播种200亩。”算了下一天的收入,苏俊琪的嘴角不由得上扬。

春灌工作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当前,都江堰灌区(包括成都平原和邻近的广大丘陵地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春耕生产。提高春灌用水效率,以春灌保障春耕,成都在节水上做文章,总结出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直播机插秧

亩均节水250立方米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句诗生动描写了人们在水田插秧的场景,也道出了自古以来水稻与水之间密切的联系。

但在四川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上,却看不到这样的场景,田里没有积水,灌入的水刚刚把泥土浸湿;也看不到农人们弯腰插秧的景象,只有一台播种机在土地上跑。

“人工插秧的场景过去也曾在这片田地上出现,但客观条件让我们必须做出改变。”四川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胡郊文说,他们所处的地方位于灌溉区的尾渠,水资源相对缺乏,耕地面积却达到3000亩,“如果不使用直播技术而采取常用的两段式育秧,平均每亩的用水量要达到约700立方米。”

据悉,水稻两段式育秧是指将水稻育苗过程分为两段,首先在小部分田里进行提早育苗,然后等水稻秧苗长至一定程度,再将秧苗移栽到全部田里。

胡郊文介绍,使用直播技术,减少了第一段育苗的工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平均每亩的用水量也节省到约250立方米。”

工厂化育秧

不光节水还能增收

采用两段式育秧,却达到与直播相当的节水量,温江区的秘诀是采用工厂化育秧。

记者来到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和林稻海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只见这里已经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长约10厘米的秧苗整整齐齐排列在稻田中,风吹过时,立刻扬起阵阵的波浪。

万春镇和林村党委书记黄秀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都是各自在田里自主育秧,“每到育秧的时节,就会出现功能性缺水。”黄秀介绍,他们村水渠的水总量是够的,但大家育秧的田比较分散,都要育秧时,如何调配就成了大问题,保障了一个地方的用水,就可能给另外一个地方造成短缺。

有鉴于此,温江成立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将全区第一阶段育秧全部交给合作社负责,以工厂化的方式进行育秧。

“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技术,和分散育秧相比,有利于减少多通道长距离供水导致的耗水量和输水损失,从而提高供水保证率和用水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化育秧只需几人简单操作,能有效地提高育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成都市温江区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鲜开志说。

黄秀表示,因为工厂化育秧提高了效率,他们将和林村的和林稻海打造为农旅品牌,经常有市民来村里体验乡村生活,“这也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智能化灌溉

田间管理只需手机

在崇州十万亩良田示范基地,崇州市水务局水利水保监管科科长唐刚告诉记者,他们打造的智能化节水灌溉,让今年基地的用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00万立方米以上。

据悉,智能化节水灌溉工程包括水利工程(首部枢纽工程、输水管网工程、田间系统工程)和智能化监控平台(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控制中心),可将收集到的农作物生长和气象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和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并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水平,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规律,更精确、及时地控制灌溉。

唐刚解释,他们设置的智能化设备可实时监控田地的需水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灌溉或停止输水,“而且我们的设备可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即使职业经理人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对田间实行控制管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文/图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