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天府公安探索实践“智慧工地警务” 走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管理新路

2022年04月25日12:32 |
小字号

实现辖区在建工地在岗流动人员信息全申报,工地从业人员“一标三实”数据维护准确率由66.3%提升到98.5%,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8.7%,为农民工讨回工资508余万元,这是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通济桥派出所实施“总包负责制”、探索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管理交出的高分答卷。

平安“所”愿

探索实践“智慧工地警务”新课题

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通济桥派出所位于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中心位置,管辖面积16平方公里,辖区有在建工地24个。

针对辖区在建工地警情多发、劳资纠纷突出等问题,在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户政大队的指导支持下,派出所以辖区广胜达工地为试点,实现在岗流动人员全申报,工地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大幅度提高,违法警情同比下降,智慧警务实现良好效果。

抓机制聚力,夯实管理基础

明确主体定职责。针对房地产开发从土建转入精装修阶段,安全责任归属从单个总包变为总包和多个分包现状,充分发挥总包熟悉工地人事物的优势,明确土建阶段“总包-安全科-班组负责人”三级管理和精装修阶段监督管理的总包职责,从根本上厘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为后续推动各项措施落地提供原生动力。目前通济桥派出所辖区24个在建工地均已有效明确总包职责,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外部借力明底数。积极融合华阳街道、新区住建部门和工地管理方等力量,开展工地流动人口基础“大排查、大起底”行动,通过定期通报、行政处罚等举措,严格落实流动人口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居住登记,形成联动协作式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闭环,确保动态掌握在建工地流动人口底数。

加强互动增合力。社区民警不定期召开在建工地治安防控座谈会,通报工地治安管理有关情况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议。同时,积极征求工地方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帮助解决管理难题,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累计接收24个工地反馈意见建议20条,已解决15条。

抓治安管控,筑牢平安防线

强化警情联动处置。由社区民警逐一建立各工地微信联络群,由总包负责在群内动态更新工地各区域责任主体,一旦发生警情和出现不稳定因素,总包立即协助民警介入处置化解,实行“同步处警制”。截至目前,通济桥派出所辖区涉工地警情同比下降25%。

·2022年1月10日,香山社区某工地广胜达劳务公司下属点工班组50余人,因工资结算问题与劳务方发生纠纷,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情况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工地了解情况,并将当事双方负责人及民工带至天府新区民工工资协调服务中心进行协调处理。经多次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劳务工资支付协议,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强化安防设施建设。探索研发“智慧工地警务”平台,明确公安部门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倒逼工地按时保质完成视频监控安装,同时借助住建部门智慧工地数据,关联“八类库”信息,接驳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实现对在建工地的智慧管理。目前试点广胜达工地新安装监控32个,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和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

强化治安隐患整治。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通过联动工地警务助理、运用监控布控、完善工地内部巡控等手段,进一步整治消除工地各类治安隐患。目前,24个工地登记流动人口5902人,有效加强了人员管控,消除了辖区工地的治安隐患。

抓服务落地,实现提质增效

做实流动人口权益保护。工地警务设定工地入职要求,明确工人入职流程的“公安元素”,包含实名登记、疫情防控责任承诺、反诈宣传、法律救济渠道普及等项目,确保每一名工人都能安心、安全入职。

做足法制宣传教育。针对在建工地工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法律意识较淡薄的特点,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学法守法意识。今年以来,累计深入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4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做细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开展工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并及时跟踪调处。今年以来,累计化解工地矛盾纠纷25起,化解率达90%。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