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川大华西医院 四川将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欧阳杰 摄
两会视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驱动发展,四川将重点之一聚焦在医学产业。在四川代表团小组审议中,多位代表建议,支持四川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在方案报审、可研编制、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给予有力指导。
◎既是诊疗中心
建成综合性的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中心,创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又是技术攻关中心
将打造6大创新平台,聚集一批顶尖的医学科研领域人才团队,吸引产业布局形成一个“产业圈”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已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纳入了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创建工作已于去年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选址在成都东部新区,占地258亩,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动工。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获知了更多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情况。
从专科到综合华西医院已纳入首批创建单位
“十三五”期间,国家卫健委就曾依托国内高水平医院布局了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四川有2家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设置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设置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西南)中心。
据记者了解,将要建设的国家医学中心跟之前有所不同。“十三五”期间设置的国家医学中心主要根据不同医院的特色优势,按照心血管、癌症、呼吸等专科进行分类,侧重于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按照“揭榜挂帅、择优选拔”的工作思路,依托医学水平突出、影响力强、积极性高的医院,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建设若干国家医学中心,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数据汇集平台,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将建设一批综合类的国家医学中心,更为注重科研攻关和产业转化。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已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纳入了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
聚焦“卡脖子”科技攻关打造6大创新平台
李为民向记者证实,新建的国家医学中心将选址在成都东部新区。他介绍说,国家医学中心占地258亩,由国家、四川省、成都市和有关方面共同出资,有望在今年8月开工建设。
李为民表示,国家医学中心将重点从两个方面建设。一是建成综合性的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中心,创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第二个方面则是着力解决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应该说既是一个诊疗中心,又是一个技术攻关中心。”李为民介绍说,国家医学中心将打造“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学装备研发”“现代分子诊断设备与产品研发”“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发”“医学人工智能研发”“医学创新战略资源”6大创新平台。依托这6大平台,聚集一批顶尖的医学科研领域人才团队,形成一个“创新层”,继而在周边吸引大量医疗领域产业布局,形成一个“产业圈”,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医疗产品品牌,推动形成四川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这样的发展模式是有先例可循的。”李为民以美国波士顿举例说,波士顿拥有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聚集了一大批全球相关领域的尖端企业。之所以能够形成聚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等众多顶尖的大学和医院。“华西医院也将力争成为这样一个载体和依托。”李为民说。(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付真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