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复活残卷 巧手成医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为古籍保护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年01月07日10:44 |
小字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来备受关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古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也引起了各方重视。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一座圆形的客家土楼上,74岁的彭德泉郑重地将一块崭新的牌匾“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西部文献修复分中心”挂上墙,驻足凝视良久。自此,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又多了一块招牌,多了一份认可,金底黑字的招牌沉甸甸,令彭德泉忆起许多往事。

十余年,如一日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简称“中心”),2008年在四川广汉成立,是经四川省原文化厅、四川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机构,一支参与古籍保护的社会力量。

成立13年来,中心变化很大。创业之初只有几个人,困难的时候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现在则兵强马壮,拥有近50人的国内一流专业团队。中心还投资建立了国内唯一专业展示纸质文物修复技艺的博物馆——艺匠·古籍文献修复技艺博物馆。

不变的是初心,是对古籍文物的敬畏之情、对修复事业的忠诚热爱。两次脑梗后,74岁的彭德泉退到二线,担任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党支部书记、名誉主任。他的儿子彭克则毅然辞去公职,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担任中心法人,也把他多年积累的管理理念、文化情怀带到中心,大大推动了中心的工作。但彭德泉仍不甘寂寞,还是跟着中心的班车上下班,保持对外联系,培养进步青年,指导业务建设,接待参观者做讲解。“守着一堆古书,心里踏实。”彭德泉指向桌旁待修复的一本古籍,向身边的参观者悠悠道来,配纸、染纸、补书叶、托书叶、喷水压平、捶平、剪齐、装订……10多个环节缺一不可,不管拿到手里是一万个虫眼还是一千个虫眼,对修复的要求是“修完之后厚度不能增加一分”。在这个行当里,要始终坚守修旧如旧,修好的古籍应当“书平口正”“栏齐线直”,每一件作品都要回归为艺术品,这样才对得起古圣先贤。

初心源自2005年的一天,彭德泉去拜见自己的恩师——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张德芳。“当时,老师年迈多病,却拉着我的手不厌其烦地说:‘你不要整天泡在图书馆,赶紧出来抢救古籍,书都要烂完了,再晚就来不及了,抢一本是一本嘛。’”

振聋发聩。就这样,彭德泉办理离岗待退手续,到成都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图书馆人一道,开启了古籍抢救保护修复之路。13年间,修复古籍文献近3万册(件),服务古籍公藏单位200余家,彭德泉带领的团队用手艺和敬业精神征服了许多客户,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让寂寞的事业大放光彩。”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所在地成都市龙泉驿区副区长王旭涛评价。古籍修复博物馆的存在,让这项工作不再小众和冷门,也令当地的老百姓能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古籍的精美、传统技艺的高深,还为业界内外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宝贵名片。

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西部文献修复分中心授牌仪式当天,四川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王龙动情地说,此次授牌开创了先河,打破了公立和私营的二元壁垒,代表着一种支持和认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希望在行业里精耕细作的团队能成为榜样,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古籍保护事业中来。”

先做人,再做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曾参与《永乐大典》以及西夏文献等珍贵古籍修复工作的全国古籍修复行业的扛鼎人物杜伟生先后三次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收徒。他的宗旨是6个字——“先做人,再做事”。这些年来,中心也是一直秉持着这个进人标准。

“成为修复师要进行9个月的专业培训,无论多高学历,都得要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彭德泉认为,这道门槛有利于培养敬业精神。前3个月是为性格磨练,一进教室学员就需要自觉将手机锁进抽屉。古籍修复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是要求在工作中远离手机,目的是防止修复过程中走神而再次伤害十分脆弱的古籍,影响修复效果。

“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10字要求难倒了很多人。这些年陆陆续续前来尝试的不下300人,有的才几天就扛不住走人了,有的待到20多天受不了离开了,能经历3个月磨合期的少之又少。教学中,老师也会细心观察,对不适合的学员进行劝退。

刚开始的时候,古籍修复事业没有影响力,缺少宣传,彭德泉给每个新学员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6个月后,适当提升生活补贴,9个月满了,推心置腹一番交谈,愿意留下的将签约成为正式员工,中心负责购买五险一金。

慢慢有了稳定的修复人才队伍,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没有持续的业务怎么养人?彭德泉身兼数职,其中一个工作是主动出去拉业务。作为一个新机构,技术水平如何,怎么保证修复效果,诸多疑问让很多单位停步观望。为取得对方的信任,彭德泉常常主动帮忙免费修复,并先后聘请了18位国内当代著名古籍文献专家、文物专家、版本目录学家等担任中心顾问,传道授业。就这样,日积月累,口口相传,客户越来越多。中心的业务也从四川逐渐走向北京、上海、江西、福建等地,走向大江南北。

择一事,终一生

从汽车销售到非遗传承人,鲁萌的跨界转型特别具有代表性。32岁的鲁萌如今已是古籍修复“老师傅”,拥有了自己的“鲁萌工作室”,还先后被评为“成都工匠”和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的一次拜访彻底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人生轨迹。当时,年轻漂亮的鲁萌在一家汽车公司做销售,每个月收入6000多元。某天在长辈的介绍下,鲁萌带着好奇参观了位于广汉图书馆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一进去就彻底被震撼了。”鲁萌回忆当时的情景:寒冷的腊月,修复师的双手长满了冻疮,冻得像红彤彤的胡萝卜,他们无暇顾及周边事物,只一心专注着手里的工序。静谧的修复室里,时间仿佛慢下了脚步,偶有刷子轻轻拂过纸张的沙沙声,仿佛历史的回响在通过满屋子的古籍讲述曾经的故事。

看了修复前后的对比,鲁萌也想拥有这项复活残卷的“绝活儿”,凭着一腔热血,接受了每月1000元工资的工作。熬了两年,工资涨到2000元。工作量却陡增,除了修复还要干办公室行政工作、教学、税务等工作。聚会时跟身边的朋友们一对比,有点熬不住了。2013年,彷徨中正欲打退堂鼓的鲁萌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重大转折,拜在杜伟生门下。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杜伟生都会为她指点迷津。鲁萌被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古籍守护人”这项事业的召唤所征服,彻底坚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换行业了。”

除了修复古籍,鲁萌作为技术带头人还要承担培训的工作。近年来,中心分别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四川省图书馆学会等机构合作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先后为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图书馆和博物馆培养了管理及技术人员近百人。

上了很多培训课后,本着“不能将老祖宗的手艺关在柜子里”的想法,鲁萌和中心的同事们开启了研学活动的新尝试。截至目前,已有5100余名青少年深度了解并亲自上手体验了古籍修复技艺。

为了古籍保护和修复事业的传承,中心还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有文保类专业的高校实现了校地共建,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古籍保护修复的实践操作平台。

出租车司机、聋哑女孩、超市售货员、家庭妇女……静静的修复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喜乐和安宁。中心有一个不成文的仪式:每个修复师要和他第一次完成修复的作品合张影,以敬畏之心完成对历史和古人的交代,然后发给自己的家人朋友,郑重地宣告:我是一名古籍修复师。(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