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东坡乌木雕刻技艺 保护延续期待传人

2021年12月28日07:54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东坡乌木雕刻技艺 保护延续期待传人

眉山市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因地处岷江中游,这里亦是乌木(阴沉木)的出产地之一。数百年来,当地不仅渐渐兴起了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乌木雕刻技艺,更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乌木加工产业。

“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便是当地对乌木加工产品的高度评价。《眉山县志》记载,北宋文人苏洵偶得木假山三峰,置于家中,十分珍爱此木假山,现存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并演变为木假山堂,传说“见山如见三苏”。

乌木是一种距今2000-4万年的埋于淤泥中的“炭化木”,因结构和质地独特,其对雕刻加工的技艺也极为考究。

眉山的手工艺人在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地的艺人在“镂”“空”“悬”上大胆尝试,形成了集选料、阴干、勾画、造型、雕刻、打磨和抛光等为一体的全套雕刻技艺,在蜀中木雕行业中独树一帜。

走向近现代,将眉山乌木雕刻技艺推向一个新高度的匠人群体则要数邹瑞清家族。

1906年,住在岷江边上的邹瑞清偶然发现了乌木后,便开始制作起简单的乌木木雕。邹瑞清之子邹国军在父亲影响下也继续开展乌木的研究与制作,并传到女婿王国忠手上。王国忠六子王明春继承了外公和父亲的手艺,在其诸多细节上进行了创新,最终,其作品名声跳出了眉山,享誉全川。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眉山乌木艺术品原料越来越少,再加上制作周期长,制作环境要求高,成本高,市场竞争大等原因,导致当地愿意从事乌木雕刻的人才也渐渐减少,也致使该技艺在当地从1990年至今便几乎处于难以传承的状况。东坡区的乌木雕刻技艺已出现濒危的情况,急需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该技艺继续传承与发展。

2019年11月,眉山市东坡区的乌木(阴沉木)木雕技艺被列入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明春成为代表性传承人。

杨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邦平 整理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