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成都市双流区:气象科普展新颜

2021年12月07日15:0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成都市双流区气象部门主动思考、创新作为、精准发力,科学谋划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了气象科普宣传全新篇章。

新建气象科普基地,宣传阵地展新颜

全新“上线”的双流气象科普基地设施设备一流、科技含量高,由综合知识阅览馆、党建科普室、科普讲堂、气象业务中心、城市气象科普站组成,是为市民提供全面气象方面科普知识的重要基地。

新建城市气象科普站。面积约35平方米,于2018年正式投入业务使用,是集风向风速、雨量、温度湿度、空气裸温、蒸发、不同下垫面气象要素观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集约化城市科普气象站。同时,成都市气象科普站还是双流区开展区域监测的站点之一,相关数据被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双流区东升洪江路站点的气象要素的观测,集观测、科研与应急事件气象保障服务于一体。

新建气象业务中心。融合双流全区所有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的MODS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包括天气预报的分析、制作、发布)、天气实况监测雷达、气象为农服务平台、气象科普平台等,展示了气象工作是如何全面步入现代化。

完善综合知识阅览馆。配置专业气象灾害避险、防雷知识、气象现象等科普书籍和常见气象灾害种类、预警信号等科普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设置科普宣传展板,向市民揭示气象奥秘、展示气象科技发展、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增设党建科普室。展示墙全方位展示了双流区气象局发展演变历史,为市民带来双流区气象事业的发展变化,气象观测及预报业务的迭代更新,使市民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气象事业发展变迁,增进市民对双流气象的了解。

全新推出科普讲堂。配备投影机、音响、话筒等专业设备,通过PPT、影视资料等科普气象知识。科普讲堂为广大市民走近气象、了解气象、应用气象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也为双流区气象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入一线科普气象,宣传对象展新颜

为推进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满足社会公众对提高科学素质的迫切要求,双流区气象局以科学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为重点,通过加快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完善已有科普展示场所功能、丰富气象科普活动的形式内涵等措施,切实做好气象科普教育宣传,打通气象知识科普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为中小学生科普气象知识。双流区气象局已连续五年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为成都市蒙彼利埃小学、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等带去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讲解。同时,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已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到区气象局参观,让广大学生更直观地领略智慧气象的便捷,感受气候数据如何服务人们生活,认识太阳、地球和天气的关系等知识。

为高校学子科普气象知识。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子共同开展多次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为志愿者们讲解大风、暴雨等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同时,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讲解。通过志愿科普行动,让更多学子增强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了应急避险能力。

为社区群众科普气象知识。双流区气象局设立科技下乡领导小组,以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每年科技下乡活动,将“送”“帮”“扶”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讲解天气变化、防范汛期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气象科普意识。

为广大网民科普气象知识。双流区气象局将科普工作融入日常的气象服务工作中,开展一系列线上科普活动,每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让公众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及时收到天气变化信息、了解气象科普知识,关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感受气象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统筹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方式展新颜

线下普及,气象科普实现“专家请进来,气象走出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双流区气象局以世界气象日、科技下乡、气象防灾减灾中国行等主题宣传日等为载体,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等活动,局领导牵头制定各项科普宣传工作方案,安排专人抓好落实。二是优化宣传内容。宣传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贴合受众实际,满足群众需要,线下气象科普实践活动注重气象科学知识的传播,市民参与量大、积极性高,宣传效果好。三是提供权威科普。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中,双流区气象局邀请了成都市气象局气象专家现场为学生进行气象科普知识讲解;在气象科普进社区等活动中,成都市气象局的专家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真正实现了气象“走出去”,科普进心田。

线上普及,气象科普实现“横向与纵向双延伸”。双流区气象局已有相对成熟的政务新媒体运营经验,通过多年的运营也收获了固定读者,且读者数量有固定增长趋势。双流区气象局将线上气象科普宣传融入日常业务工作,综合运用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易懂的推文、长图、视频、海报等气象科普作品等,以丰富的形式进行科普,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点赞”。

通过线上线下双规道科普宣传,使得气象科普得到双向延伸。

聚聚主责砥砺奋进,气象科普展新颜

双流区气象局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强化担当整合科普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做精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加强基地管理,科学基地规划。一是优化科普基地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科普基地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展开。二是广泛征求公众科普需求,制定符合群众需要的科普讲解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基地发展规划等。三是加强科普基地的能力建设,梳理科普经费的投入渠道,将参观部分与业务部分相区分,将科普参观、气象科普和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整合优质资源,丰富科普内容。用“时空动线”连接室内外科普景观,打造一层气象科普序厅、气象发展史、气象探测、为农气象服务,二层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与社会管理的综合气象科普馆,突出气象的综合性和时空性。

创新科普形式,拓展服务覆盖。双流区气象局将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宣传表达,推动网络科普基地发展,加强气象科普网络宣传,拓展气象科普覆盖面,提升双流气象科普基地的知名度、美誉度。(李昭霞)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