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广元朝天:“破茧成蝶” 蚕桑产业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2021年09月28日13:1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蚕农在喂蚕。刘旭摄
蚕农在喂蚕。刘旭摄

秋蚕结茧忙,丰收味正浓。

9月26日,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菜坝河村蚕桑产业示范园的蚕房内暖意融融,示范园现场负责人徐曾保正细心地查看蚕房内的情况。

“今年管理桑园150多亩,养了120张蚕,蚕茧产量达4500公斤。这几天接连下雨,气温有点低,蚕房里面正在烤火升温。”今年50岁的徐曾保,主要负责蚕房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拥有20多年养蚕经验的他,说起养蚕如数家珍。他说,产业园全年可养蚕六批次,现在养的是第五季蚕,今年良好的气候,加之养蚕技术的提高,蚕茧质量好、成色白、颗粒大,前四季卖出的鲜茧收入就有22万元。

看着蚕床上白白的蚕茧,徐曾保一脸喜悦,“蚕茧今年价格能卖到47元/公斤,与去年比较,今年蚕茧产量也翻了一番,预计全年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到2023年,我们种植的桑叶达到盛产期,预计全年养蚕量可达600张以上,产茧2万余公斤,实现产值近百万元。”

据了解,朝天区水磨沟镇从2018年开始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引进优质合作社——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和撂荒土地,规模化种植桑树。今年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了生产作业道、小蚕共育室等基础设施,随着蚕桑产业示范园的不断壮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蚕桑产业已经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进行运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朝天金达蚕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欧昌均介绍,通过栽桑养蚕,菜坝河村蚕桑产业示范园常年能够解决50到60人的用工、年人均增收达5000元,同时帮助集体经济组织增收3万元。

“破茧成蝶”的蚕桑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干劲也越来越足。

“蚕桑产业是我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覆盖全区8镇 20个村1万余户,现有桑园3万亩,年养蚕2万张,产茧1.5万担,产业农户户均蚕桑收入3370元。”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蚕桑产业“桑、蚕、茧、丝”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下一步,朝天区将充分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完善基地配套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使蚕桑产业成为广大蚕农的主要增收渠道,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冉金鹭)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