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打好政策培训“组合拳” 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

【查看原图】
创新大赛颁奖现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新大赛颁奖现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1年03月03日17:17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鼓励返乡创业和技能培训政策的激励下,四川省绵竹市越来越多的优秀农民工“雁归绵竹”,返乡创业,激活了乡村“一池春水”。

今年45岁的王刚在外打拼多年,于2012年在福建创办了一家食品企业。2017年因思乡心切,他选择回乡创业,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四川旺福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来,王刚秉承诚信经营的发展理念,将主营的自热食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国外,还带动了周边80余人就业。2020年11月,王刚获评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

用足用好政策“红包” 吸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哪里找?优秀返乡农民工群体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响,绵竹市出台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使用本地务工人员的实施意见》,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共有771人在25家企业务工,发放就业吸纳奖励138万元,通过“稳就业”实现经济“稳增长”。

为聚合创业能量,促进增收致富,绵竹市从“围绕家乡情结,打造返乡创业基地;围绕转型发展方向,打造‘返乡创业一条街’;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打造返乡创业聚落;围绕创新创业要求,打造返乡创业孵化园区”四个方面,梯度式培养返乡创业人才。同时,积极落实创业补贴、创业场租(网络运行物流)补贴以及创业吸纳就业奖励,为226名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193.6万元、场租补贴36.6万元和创业吸纳就业奖励2.5万元,共开展创业培训19期,培训556人。并对80名创业初期融资难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234万元。此外,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为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工搭建创业联盟互助交流平台。举办高质量创业大赛激发返乡创业者的热情,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新格局。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就地就业创业质量

多元培训,提升技能。重点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就业+创业”“线上+线下”“项目制培训+品牌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并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项目,适销对路。精准调研市场需求,结合绵竹“三高三地”目标定位,针对沿山乡村旅游开发和返乡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就业意愿,“量身定制”培训项目,优化培训内容,开展更“接地气”的教学,开发了巴蜀火锅、巴蜀小吃、新式服务员、养老照护等沿山旅游需求量高和易学易懂的技能培训项目,鼓励返乡农民工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创业,同时为沿山农家乐、乡村民宿、康养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

跟踪服务,施培问效。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开发绵竹年画制作、白酒酿造勾调和网络营销、美妆美甲、农村建筑工匠等方便农民工灵活就业和就地就业率高的工种,按照“以培训促就业”的指导原则,加强对培训后的学员提供职业指导咨询,组织企业进培训班现场进行招聘,帮助学员实现“毕业即就业”。2020年以来,该市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创业共计500余人。

培育致富能手 吸纳优秀农民工进入村“两委”

优秀农民工引得回,还要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近年来,绵竹市从狠抓农民工党建工作入手,在严格人选标准的基础上,将优秀农民工发展成党员、将农民工党员培育成骨干,建立优秀农民工服务保障、培训提能、选拔使用等制度机制,让他们在能力上有提升、工作上有保障、生活上有盼头,真正在农村扎下根,干事创业有成就感。

一是制定优秀农民工党员专项发展计划。完善驻外农民工综合服务党委、镇(街道)党建联络员和村党组织书记负责优秀农民工入党跟踪培养机制,将108名优秀农民工党员纳入实名制培养发展计划,全市发展优秀农民工党员总数超过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60%;二是制定农民工后备力量培育计划。采取群众推荐、公开遴选、组织考察等方式,将286名优秀农民工纳入后备力量人才库,开展农民工后备力量全覆盖培训,搭建锻炼平台190余个,农民工后备力量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是制定农民工村干部提能培训计划。举办农民工村干部培训班22期,培训农民工村干部210余人次,强化农民工村干部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能力。

据介绍,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绵竹市近年来共发展农民工党员1248人,返乡农民工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450余人,培养返乡农民工成为村(社区)后备干部432人,培养致富能手197名。(张娟)

分享到: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