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 四川萬人堅守保電一線
今年,國慶與中秋“團圓”,川蜀大地處處洋溢著團聚的溫馨與節日的歡騰。在萬家燈火背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早部署、細落實,全面啟動“雙節”保供電模式。上萬名建設人員堅守在1300余個作業現場,6000余人次值班值守,用責任與擔當為這個假期注入溫暖而明亮的光明底色。
精巡細檢,筑牢用電防線
10月6日20時,2025年央視中秋晚會正式上演。今年中秋晚會“落戶”德陽,主舞台選址依山傍水的玄珠湖公園。國網四川電力保電團隊採用“人工+無人機+可視化” 三重巡檢模式,打造“主供+備供+應急”保障體系,用持續49天的堅守為這場團圓盛宴筑牢電力防線。
10月5日,國網四川電力(內江)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穿梭在威遠縣城區,為配電設施進行精准“體檢”。這個假期,國網內江供電公司運用視頻在線監測系統實時掌握重要線路運行狀態,深入交通樞紐、旅游景點開展專項用電檢查。742名應急搶修人員嚴陣以待,6輛發電車、多輛保電方艙以及數百台應急設備組成強大后盾,確保隨時響應客戶需求。

10月5日,國網四川電力(內江)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萬達廣場、清溪濕地公園充電樁等點位開展帶電檢測工作。葉家豪攝
節前,在巴中光霧山旅游景區,電力人員將500千瓦應急發電車接入10千伏桃彭線,為景區供電上了“雙保險”。除了常態化巡視,國網巴中供電公司還對網紅打卡點開展高頻次巡查,5支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排查酒店、商戶用電隱患,無人機與紅外測溫技術構筑起立體化防護網。
“220千伏二段母線測溫正常。”10月1日,國網瀘州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人員在楊橋變電站開展特巡。這個假期,該公司充分發揮“立體巡檢+集中監控”體系優勢,無人機激光掃描、紅外測溫等技術大顯身手。54支保電隊伍、361名保電人員隨時待命,編織起一張可靠的供電安全網。
在全省范圍內,各地供電公司通過常態化設備巡視、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排查隱患,部署應急發電車和搶修隊伍等措施,共同構筑起多層次、立體化的電力安全防護網,確保供電系統穩定可靠,全方位滿足人民群眾的用電需求。

10月4日,國網遂寧供電公司隆盛供電所員工對轄區內的充電樁開展巡視檢查。陳本鬆攝
貼心服務,溫暖千家萬戶
“線路連接處溫度正常,設備運行狀態良好!”10月1日,國網四川電力(成都金牛)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正在為游樂設施配電箱進行紅外測溫。節前,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對75個重要保電點位制定“一點一案”,160余條配網線路經過“拉網式”特巡,以最佳狀態迎接假期考驗。20支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確保突發情況快速響應。
在G5京昆高速八角服務區,新能源車主王先生接過工作人員發放的充電號牌,驚喜地說:“沒想到充電這麼有序!”這是國網四川電動汽車公司的創新舉措。假期裡,141座充電站均有人員值守,通過發放排隊號牌、優惠券分流等方式優化服務。在三星堆博物館周邊,光伏車棚充電站踐行綠色充電理念﹔在四姑娘山,全液冷超充站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200公裡”的高效體驗。
G5京昆高速米易服務區則迎來了一批特殊“管家”。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的“新能源服務小管家”正耐心指導車主充電,通過合理分流有效減少排隊時間。與此同時,供電所值班人員走進少數民族村落,為村民發放節日用電指南,用貼心服務溫暖這個假期。
在綿陽、德陽、廣元等地,當地供電公司也各展所長,或加強充電樁運維,或保障文旅活動用電,或優化高速服務區充電引導,共同繪就溫馨的服務畫卷。
堅守奉獻,詮釋責任擔當
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市新都橋鎮,秋風已帶寒意。國網四川建設公司管理人員正在巡查道孚—新都橋500千伏線路工程跨越施工准備情況。“高原生態脆弱,每個細節都要注意。”他們精心優化施工方案,將最有經驗的骨干調配到關鍵崗位,為節后跨越工作奠定基礎。
同一時間,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高嶺上攻堅。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引入三維數字沙盤技術進行施工推演,採用“遠程+現場”安全監管方式,在極端環境下確保工程優質高效推進。

10月1日,在海拔3200余米的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1標段1R013號塔位,現場負責人正在督導作業人員開展雙搖臂抱杆組塔工作。尤琅攝
“2號主變壓器上層油溫54攝氏度,低壓側C相接線頭50.3攝氏度,運行參數正常。”10月5日,在國網四川映秀灣電廠映秀灣電站,運維人員正在進行主變壓器測溫工作。映秀灣電廠21名運維人員堅守崗位,全面加強對發電機組、一二次設備及蓄電池等關鍵設施的巡檢力度,全力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此外,在雅安蘆山220千伏變電站、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布拖換流站、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卡麥換流站……處處可見電力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或沖刺電網建設收官戰,或守護發電設備安全運行,或開展設備驗收調試,用專業和執著守護著節日的燈火通明。
假期期間,四川電網人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技術提升服務,用堅守詮釋擔當。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讓每一盞燈都明亮,讓每一個團圓都溫暖。(黃梅、高珩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