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2025中秋晚會在德陽上演

10月6日20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中秋晚會以月相邀,與全球觀眾共赴團圓之約。晚會主舞台位於德陽玄珠湖畔,依托山水實景,以蜀道為引、明月為魂,構建出“月從蜀道升,人向鏡中圓”的悠遠意境。
舞台華彩綻放 藝人唱響鄉情
“今年晚會舞美風格既凝練亦豐盈。”晚會執行總導演董金明介紹,凝練體現在人工布景非常克制,充分借景玄珠湖及周邊山水,使自然風貌自成舞台。豐盈則在於舞台與湖景相互交融,將環湖數千平方米的天然風光盡收於表演空間之中。
本次晚會以環水舞台為核心,與玄珠湖的水色天光連成一片。舞台一側設有可多角度轉動的組合大屏,配合主舞台中央的鏡框式視效裝置,全方位呈現玄珠湖四時景致,形成“虛實相生”的雙面舞台。晚會設立“山月滿”“是吾鄉”“一輪秋”三大篇章,創新運用外景紀實與微紀錄片手法拓寬視聽維度,融合古蜀文明與現代科技、歷史縱深與未來想象、宏大敘事與生活細節,展現中華文明的博大與當代活力。三星堆的神秘氣息、智能制造的科技力量、非遺樂器的千年回響等元素,都通過創新視聽語言生動呈現。
在這場以月為媒的盛會中,從四川走出的藝人在熟悉的鄉音鄉情中,獻上充滿個人特色與家鄉情懷的表演。
從德陽走出的歌手張含韻在聯唱環節中演繹《五月的鮮花》,她說,站在小時候常爬的東湖山上演唱,感覺“太親切,太踏實”。從大涼山走出的歌手海來阿木第二次登上總台中秋晚會舞台,與演員閆妮合作《隻字不提》。節目中,閆妮手持的非遺潮扇化作水中月,讓觀眾眼前一亮。從成都走出的歌手黃子弘凡,與歌手周筆暢合作演繹熱血版《將進酒》。節目中,他與舞者在劍南老街完成外拍,說唱段落配合武術動作,展現出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作為從德陽走出的藝人,謝娜以雙重身份亮相——既是晚會主持人,又與李斯丹妮在外景節目《火辣的毛血旺》中載歌載舞。她說:“能回到德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和孩子們看晚會,這就是團圓。”
傳統與現代交融 巴蜀風情盡顯
今年中秋晚會巧妙融入巴蜀風情與德陽特色,既有《川江號子》《火辣的毛血旺》等具有四川特色的節目,也創造性植入三星堆文化、《醒園錄》等德陽獨有文化元素。
晚會以《峨眉山月歌》開篇,整場演出以月為引,串聯起德陽多個文化地標:鐘鼓樓、劍南老街、太平廊橋等一一亮相,結合“川劇念白”三重奏等藝術形式,集中呈現四川文化高地形象。歌曲《直下看山河》融入四川博物院藏畫《虛閣晚涼圖》,以山水古畫烘托意境。
此前,節目組深入德陽街巷進行實景拍攝。在創意節目《青銅》中,歌手尚雯婕與AI機器人共游三星堆博物館,構筑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重對話空間。晚會總撰稿楊啟舫解讀:“三星堆承載文明記憶,AI象征未來,現場演繹定格當下,形成三位一體的藝術張力。”《不如一個你》在中江挂面村取景,演員宋佳在咖啡館小坐、廊橋上漫步、樹下蕩秋千,多個場景串聯起這座現代化特色村落的人間煙火。
《熱烈的少年》以德陽三大“國之重器”企業——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國機重裝車間為舞台,通過硬核工業場景與青春律動,塑造出德陽作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形象。《火辣的毛血旺》走進廣漢黑塔街,巧妙融合川劇、變臉、摻茶等非遺元素,以毛血旺這道經典川菜為引,串聯起四川文旅新場景,展現德陽地域特色。
今年適逢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短片《守望》以特級英雄黃繼光后人的視角,講述英雄故事。“前期考察時,我們在黃繼光紀念館看到英雄雕像背倚青山,目光堅定地守望家鄉。這個畫面深深打動了我們。黃繼光沒有留下任何照片,現存雕像是母親依照弟弟容貌繪制而成。更令人感動的是,英雄的后人18人參軍,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家族。‘守望’這個題目,正是對英雄精神最好的傳承。”楊啟舫表示。
這場融匯傳統與現代、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的中秋盛宴,不僅是一場視聽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當最后一曲《海上明月》響起,皎潔的月光照進了千家萬戶的心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雲鴿 陳麗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