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儀隴萬人中秋拜月 傳統民俗點亮團圓夜

歌舞表演。馬永紅攝
從民俗體驗到古風巡游,從文藝表演到篝火狂歡,10月6日,又是一年中秋佳節,以“潮涌嘉陵江 月圓慶華誕”為主題的2025年儀隴縣“萬人邀月 全民狂歡”中秋拜月活動在四川南充儀隴縣德園廣場舉行,2萬余名市民游客齊聚新政老街、德園廣場等地,共慶團圓佳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傍晚,新政老街燈籠高懸,流光溢彩。晚7時許,巡游開始。主祭與從祭身著古裝率先開道,百名孩童手提玉兔燈、月亮燈蹦跳相隨,50名“仙女”掌宮燈翩然引路。巡游隊伍漸長,沿街居民紛紛提燈加入,一條“燈火長龍”沿著濱江大道、宏德大道、春暉路向德園廣場游走,吸引市民駐足觀看、拍照。“提燈走月”古韻與現代城市相得益彰。
晚8時10分,德園廣場拜月儀式在四面震天鼓聲中開場。主祭依古禮獻果、淨手、焚香,眾人齊聲祝禱“願家國團圓,五谷豐登”。台下,從廣東回家鄉的許女士一家表示:“專程回來團圓,拜月儀式、歌舞表演比單純吃月餅更有意義。”
文藝表演開始,歌舞、情景詩詞互動、猜燈謎等節目輪番上演,《明月升》的電子煙花引來陣陣驚嘆,《貴妃醉酒》引得老戲迷輕聲跟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情景詩詞互動、猜燈謎、中秋知識搶答等環節中,現場觀眾對答如流,領到獎品。“既度過了一個歡快的中秋節,也讓孩子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市民王先生高興地說,文化味、煙火味兼具的中秋,在傳承中煥發新生機。
壓軸環節,5座2米高竹編寶塔燃起熊熊火焰。演員與觀眾手拉手跳起漢式篝火舞,穿漢服的小姑娘、白發老人、各地游客圍成同心圓。
在新政老街分會場,家家戶戶擺八仙桌陳設巧芽、干果與自制特產,檐下懸挂寓意“護佑”的燭香柚。據悉,新政鎮“巧芽祭月”習俗始於唐代,市民通過祭月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今年2月,儀隴縣提出“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集聚縣、紅色文旅示范縣、丘區農業樣板縣”的奮斗目標,不斷以文旅活動賦能紅色文旅示范縣建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馬永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