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 致富“鹿”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村公路,驅車來到海拔1300多米的巴中市南江縣公山鎮石礦村8社,山路盡頭,密林深處,一座標准化梅花鹿養殖場舍格外引人注目。
養殖場內,體態優雅、皮毛油亮的梅花鹿,時而悠然地吃著草料,時而在場內追逐撒歡。養殖場主張江一邊給梅花鹿添放草料,一邊介紹著梅花鹿的價值,“別看梅花鹿的體格不是很大,但價值不小呢。它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血、鹿胎、鹿肉、鹿腦和筋骨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我選擇的這條養殖路子算是走對啦!”
前些年,張江懷揣著致富的夢想外出務工。他走南闖北,當搬運、搞建筑、打短工,風裡來、雨裡去,靠心血和汗水積攢了一些資本。2019年春,一直在外奔波的他決心回鄉創業。但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究竟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路子,他很是迷茫。
一天,在公山鎮五星村一遠房親戚家,張江看到了養殖的梅花鹿。通過對梅花鹿養殖和銷售前景進行詳細了解,他對梅花鹿養殖產生了濃厚興趣。
經過政策咨詢與多方走訪,張江來到城郊的公山鎮石礦村,成功流轉30畝土地。2020年,他在公山鎮石礦村成立了南江麗康梅花鹿養殖場,開啟了梅花鹿養殖之路。2023年,在南江縣農業農村局及公山鎮人民政府的關懷幫助下,養殖場投資擴建,並成立南江勝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這裡已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梅花鹿標准化圈舍,存欄梅花鹿80余頭,年實現收入40萬元。同時,張江充分利用養殖場地,養殖綠殼蛋雞1500余隻,日產蛋量500余枚,實現年收入25萬元。
梅花鹿屬於特種養殖,為學到養殖技術,張江奔赴省內外十余家梅花鹿養殖場地觀摩,學得了一手過硬的養殖技術。為保証梅花鹿品質,養殖場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的養殖方式,以玉米、黃豆、草料為食,飲用山泉水。針對曾面臨的缺水問題,養殖場採用鐵皮水庫儲水,豐水期蓄水約100噸,徹底解決了用水難題。同時,加強日常管理與疾病防控,養殖人員楊清瓊表示:“梅花鹿每天喂食兩次,每次喂食前都要確保食槽干淨,保障飲食衛生,降低生病風險。”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張江積極帶動家鄉群眾致富。養殖場優先聘請當地困難家庭村民,為他們提供就近務工的機會,手把手傳授養殖技術。現在,養殖場工人每月能有3000多元工資,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張江就近收購村內玉米秸稈,讓玉米秸稈變廢為寶。去年以來,張江通過聘請村內群眾務工、幫助銷售農產品、帶動發展畜禽養殖,有效幫助周邊42戶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銷售方面,張江積極拓展線上渠道,通過抖音短視頻進行銷售與宣傳。他不僅在抖音上銷售產品,還詳細介紹梅花鹿的功效,分享鹿血酒、鹿茸酒的制作方法。張江說:“線上銷售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廣東的羅先生通過抖音購買了8000多元的鹿茸,宜賓的黃先生專程來南江採購了16000多元的鹿茸和鹿血。去年,僅鹿茸收入就達20多萬元。”
好些梅花鹿通過人工馴養,與人十分親近,在養殖場內,常常能看到“人在前面走,鹿在后面追” 的溫馨畫面。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為梅花鹿銷售拓展了渠道,像小梅花鹿“毛豆”“小六”已分別被農家樂以11000元訂購,將成為特色農場的亮點。
對於梅花鹿的養殖前景,張江信心十足:“擴大養殖規模,擴大銷售渠道,特別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直播帶銷,前景十分看好。”(劉涵、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