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家門口”的盛會 成都將打造30個“世運空間”

活動現場
3個部分
“世運空間”總體分為城市微場景、世運小課堂、世運文化藝術展三個部分
30個點位
成都將在全市社區院落、青年之家甄選30個點位打造“世運空間”
12場體驗課
首堂“世運課程”邀請市民現場體驗軟式曲棍球、射箭、輪滑等世運會競賽項目
■ 2月28日,成都世運會倒計時160天。成都世運會“世運空間”打造啟動儀式暨“世運開課啦”推廣活動在錦江區R29社區生活空間首秀。
■ 活動現場,發布人攜手4名市民代表,共同點亮了“世運空間”地圖。30個點位將陸續呈現,等待市民探尋“打卡”。
■ 成都,這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創新的精神,迎接這一體育盛事的到來。
點亮“世運空間”地圖 將甄選30個點位
“成都世運會‘世運空間’總體分為城市微場景、世運小課堂、世運文化藝術展三個部分,向市民廣泛普及世運文化和項目,讓市民全方位了解世運,營造濃厚世運氛圍。”活動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城市工作服務部相關負責人正式發布成都世運會“世運空間”打造規劃。
據介紹,成都將在全市社區院落、青年之家甄選30個點位打造“世運空間”。通過參觀“世運知識角”“世運輕展廳”和“世運微廣場”,市民可以了解世運會文化和世運項目知識。
在活動現場,發布人攜手4名市民代表,共同點亮了“世運空間”地圖。30個點位將陸續呈現,等待市民探尋“打卡”。
成都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則發布了“世運課程”系列活動。從即日起至7月,將為市民呈現12場不同主題的“世運課程”活動。從“世運文化分享課”到“白領搏擊計劃”,從無障礙台球體驗到舞動“銀發青春”,從啦啦操親子嘉年華到世運村研學之旅……通過12場別開生面的體驗課,讓市民真正走近世運會、了解世運會。
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負責人發布了“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展品征集計劃。以成都世運會吉祥物“蜀寶”“錦仔”的原型大熊貓和川金絲猴“雙寶”為主題,結合成都非遺和世運會展品,邀請市民朋友全民共創展品。
首堂“世運課程” 市民體驗世運特色項目
在2月28日的活動中,錦江區R29社區生活空間作為首個“世運空間”精彩亮相,世運比賽項目科普裝置、特許商品展台、自由搏擊拳台都引起了市民關注。
首堂“世運課程”則邀請市民現場體驗軟式曲棍球、射箭、輪滑等世運會競賽項目,專業教練協助市民快速上手,享受運動樂趣。在體驗區,市民用繪筆在飛盤上激情創作,將川劇“變臉”的神韻融入色彩中,再通過精彩的飛盤傳遞來展現運動精神與藝術的跨界碰撞。而現場開展的世運知識科普,通過快問快答的形式,讓市民迅速掌握世運會的相關知識。
“活動既有趣又生動,體驗了軟式曲棍球,還知道了很多以前沒有聽說過的世運會比賽項目,有機會的話,都想嘗試一下。”市民張女士不僅體驗了世運項目,還參與了趣味“打卡”,獲得了小紀念品。她在社交平台上傳現場體驗的照片、短視頻,將運動快樂“刷屏”朋友圈。
運動無限,氣象萬千。成都世運會“世運課程”也正式啟動。在全市“世運空間”點位,以“世運課程”為代表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掀起全民參與迎接世運會的熱潮,實現全齡覆蓋、文化交融、創意聯動,營造有聲有色的世運氛圍。
“成都世運會‘世運空間’通過簡約而富有設計感的裝置,向市民有效傳遞體育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成都世運會“世運空間”相關負責人表示,全民迎接世運、參與世運、共享世運、傳播世運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大家一起迎接這場“家門口”的體育文化盛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姜山 攝影記者 楊譯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