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看一看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 這些領域很受關注

2025年02月28日08:2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看一看,這些領域受關注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市長王鳳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對2025年重點工作作出安排。

當前,成都正處在優勢再造、蓄勢突破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正在疊加成勢。“加力做大做強做優城市核心能級”“加力擴大有效需求、穩住經濟大盤”“堅定不移建強產業園區”“堅定不移搞活民營經濟”……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若干熱點,引發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

關鍵詞:產業園區 以產業園區“一子落”帶動成都經濟“全盤活”

“‘成都造’電影《哪吒2》躋身全球電影票房前十強、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開幕會上,王鳳朝話剛落音,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今年春節以來,隨著《哪吒2》的爆火,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所在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引發關注,其“一杯咖啡的距離”串起動畫產業鏈上下游,被視為成都專業化、特色化產業園區活力迸發的縮影。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堅定不移建強產業園區”部分,成都市政協委員、成都詩婢家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柏添重點圈出了“特色立園”幾個字。“我們正在創作劇本,打算試水短劇行業。”柏添介紹,作為國內首個進軍短劇圈的文化老字號,詩婢家將利用短劇宣傳非遺品牌和產品,同時在版權收益等方面試水,助力青羊區少城國際文創谷“特色立園”。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方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鋒同樣關注“立園滿園”。她表示,“除了產業上下游集聚,園區提供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務也很關鍵,是地方發展特色產業的推手。”

針對園區服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擴權賦能增活力攻堅,依法規范下放市級管理權限,搭建“園區通”線上服務平台,推動政務服務窗口向園區延伸,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實施尊商重商優環境攻堅,建立園區企業“網格化”服務體系,發布園區涉企服務事項清單,變“企業跑腿”為“上門服務”。

牢固樹立“抓經濟必須抓園區”的鮮明導向,成都提出,今年將實施園區優化強承載攻堅,支持雙流經開區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推動在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設立省級開發區。多位代表委員表示,這些舉措將進一步增強城市發展動能、提升發展質量,以產業園區“一子落”帶動成都經濟“全盤活”。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上午開幕會開始前,現場兩位“特別來賓”——機器人和佩戴熊貓頭套的機器狗,吸引眾多代表委員關注,紛紛與其互動“打卡”。

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作為從業者,成都市政協委員、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睿睿對報告中的“推動科創生態島‘四鏈’融合先行先試”觸動很深。去年4月,張睿睿的公司在成都科創生態島落戶,目前已發布多款人形機器人。他建議,成都國有基金可以學習借鑒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經驗,敢於出手投資﹔同時進一步開放家庭、養老、醫療、工業等實用性場景,有效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報告明確要做優做強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體系,並支持企業建立健全研發准備金制度、採取遠期約定採購等方式開展‘訂單式’研發,這些措施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作為一名從科研一線成長起來的工程師,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萬邦錦城新能源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銳非常關心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他注意到,在“拓寬成果轉化通道”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中試+”成果轉化服務生態,建強西部中試綜合服務平台,新建中試平台和概念驗証中心40個以上。“這些政策讓人非常振奮。”葉銳建議,持續整合資源,打造成德眉資一小時中試產業圈,實現成都科研成果與德陽、眉山、資陽產業承載能力的有機結合,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民營經濟 當好全市390多萬戶經營主體的“娘家人”

在聆聽政府工作報告時,成都市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畢昱發現——從深度求索到宇樹科技,這些快速成長“破圈”的科技企業都有一個重要標簽:民營企業。在畢昱看來,民營經濟是成都經濟的活力所在、優勢所在,也是這座城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服務民生的“生力軍”。

事實上,成都兩會召開前,成都專題傳達學習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精神時提出,要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全社會動力活力,積極推進民營經濟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堅定不移搞活民營經濟”也被寫入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當好全市390多萬戶經營主體的‘娘家人’”。

“娘家人”3個字在現場贏得熱烈掌聲。“為大家增添了信心!”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美奢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顏焰說,近年來成都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尤其是去年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以來,職能部門主動上門、精准施策,真正做到了為企業紓困解難,讓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底氣更足。

“對於民營企業來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甘新偉關注到,報告裡提出一攬子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採購中小企業產品和服務力度,積極推行“暗標盲評”﹔完善“政策找企業”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涉企重大政策制定和評估,增強政策的穩定性、一致性,持續開展“局長處長換位體驗走流程”活動,強化限時審批兌現等,體現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和力度。“政策信心也來源於企業信心,雙向奔赴將激活經濟新活力。”甘新偉建議,進一步保護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段玉清 薛維睿 雷倢)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