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70%氫能軌道車型的“心臟”,這裡造!

新聞背景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2024年更是成為成都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兩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戶氫能關聯上下游企業,涵蓋制氫裝置、儲氫壓力容器、加氫設備、氫燃料電池系統等領域,多類產品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前列。
在這條新賽道上,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之一。短短幾年間,新都區已形成“鏈主+鏈屬”多家企業聚集,初步建立起氫能的“研-制-儲-運-用”產業鏈條。今日,記者走進該園區的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探尋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如何通過培育“鎮園之寶”,搶灘布局氫能產業鏈。
走進位於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創新能”),生產線上一片忙碌,春節前公司剛加班加點完成了2024成都市燃料電池商用車“揭榜挂帥”項目氫燃料電池系統的交付,節后又馬上投入了大功率氫能源燃料電池系統的研制生產中。
“這就是我們最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達到了240千瓦。”在車間旁的氫能實驗檢測中心,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氫能及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榮創新能公司董事長陳維榮正在檢查技術人員對剛下線的產品進行性能測試的情況。
順著陳維榮的手指看去,記者看到檢測台上一台不到1立方米大小的“鐵盒子”,“別看它看上去不起眼,如果是用在有軌電車上面,這麼一套系統就足夠了,如果是搭載氫能源的高鐵列車,10套系統就可以!”陳維榮告訴記者,這套系統的核心指標已經是國際領先水平,且設計壽命更長,做軌道交通動力系統的話可以達到3萬小時,做地面的發電系統可以到4萬到5萬小時!
生產車間和檢測中心之間,是一條展示廊道,依次擺放著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各代的氫能源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幾乎全是國內首台(套):
2019年,國內首台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的調車機車,可以在零下30多攝氏度使用﹔
2021年,國產首台產業化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調車機車下線﹔
2022年,配套中車長客推出全球首款時速160公裡的氫能源全自動市域動車組﹔
2023年,與京車裝備聯合研制出中國首輛燃料電池鉸接輕軌車,與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聯合研制中國首輛氫能源地鐵施工作業車﹔
2024年,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長春完成運行試驗。這列列車運行時速160公裡,最高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以上,而其“動力源泉”——氫能源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依然是由榮創新能研發……
“我們的產品迭代非常快,你看最新這一款,已經比第一款小了一半多,但功率卻翻了幾倍!”陳維榮在一台最小的燃料電池系統前停下,“去年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搭載的是100千瓦的燃料電池系統,一年不到,現在已經升級到240千瓦了!”
尺寸越來越小,功率卻越來越大,使用壽命也越來越長。這裡展示的不光是企業產品的更新迭代,也是一部中國大功率氫能源燃料電池系統的發展史。據悉,目前國內70%氫能軌道交通車型的氫動力系統都出自榮創新能,不僅填補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還將走出國門,未來有可能讓“成都造”產品在全球大地飛馳。
“榮創新能是國內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應用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跑者,也是新都氫能產業的‘鏈主’企業和園區的‘鎮園之寶’。”新都高新區管委會產業提升部部長曹雪原介紹,不僅是榮創新能,目前新都區已聚集了厚普氫能、勢加透博、輕綠科技、新研氫能等一大批氫能源科技創新企業,形成了“制儲運加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攝影 詹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