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業攜手 快遞員“搬家”進工廠

●物流前置:貨物出廠即啟運,不到48小時送抵簽收點
●散貨“拼車”:制造業企業節約運輸成本,物流企業降低倉庫運營成本、提升庫存周轉率
“馬上裝車,傍晚就要運走。”3月2日,南充市高坪區富安娜(南充)工業園物流倉庫內,一件件蠶絲被在打包、貼單后,迅速轉交到順豐速運駐廠快遞員手中。稱重復核、分揀之后,這些包裹被送上物流車,直接運往重慶分撥中心。
“駐廠快遞員的工作時間和廠區一致,顧客選購的商品完成出庫后,第一時間就會進入運輸流程。”富安娜(南充)工業園物流主管程濤介紹,在富安娜(南充)工業園,出貨高峰期時駐廠快遞員達二三十人。
快遞員進廠、物流運輸環節前置,快遞業和制造業攜手跑出“加速度”。
當天貨物當天走 散貨也能“拼車”發
2月28日下午4時,在南充溢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一盤盤成品電阻走下生產線。在完成裝箱、封口、貼標簽、出貨等流程后,交至一旁的安能物流駐廠快遞員杜金手中。杜金說:“我的工作是為貨物貼單、掃描、裝車,生產和發貨基本實現同步。”
據了解,這批貨物將在晚上8時前啟程運輸,次日中午運抵目的地。貨物從出廠到送抵簽收點,不到48小時。
“駐倉處理+前置集包”的快件處理模式,成為杜金最近一年多的工作常態。杜金介紹,自2023年底安能物流與溢輝科技達成合作以來,他與企業同步作息,將安能物流的部分運輸環節,“前置”進企業的生產流程。
“我每天根據企業發來的訂單量,研判是否需要增派駐廠人員,同時決定運輸車輛數量。商品陸續出庫后,提前在溢輝科技的廠房完成快件驗視、分流建包、前置掃碼。”杜金說,“不僅節省了企業將商品送到物流網點的人工與物流成本,對我來說也有穩定的貨源收入。”
當天貨物當天走,運輸少跑路。快遞員“搬家”進工廠,這給每天發貨2000—3000標箱的溢輝科技節約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貨倉經理唐志林介紹,原來要先把貨物從企業倉庫運輸至物流倉庫,既要多走一段路,還要多花一次人力裝卸。快遞員駐廠后,公司各類商品運輸時效提高33%、運輸成本降低8.7%。
在南充現代物流園四川三象物流有限公司共享倉內,貨架上壘放著企業生產出的成箱商品,工作人員操作叉車,將來自兩家不同企業的商品裝箱進同一輛運輸車。“今早這家公司通過駐廠快遞員傳來運輸需求,希望運輸一批電子元器件。不過貨物體積較小,不能裝滿一輛13米標箱的半挂車。我們匯總了其他駐廠快遞員的信息,又找到3家有同樣運輸需求的企業,將貨物‘拼車’配送到珠三角。”三象物流公司負責人鄧凱介紹,散貨“拼車”不僅為制造業企業節約運輸成本,也為物流企業降低倉庫運營成本、提升了庫存周轉率。
兩業融合“迭代”2.0 將建物流業“超強大腦”
“前期的攬收環節已嵌入到富安娜的生產流程中,但貨物從倉庫到運輸車,還是靠人工搬運。我們希望,能在倉庫安裝一條滾筒輸送機。”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羅勇說,因富安娜的物流倉庫建成時間較早,受場地限制,目前尚無空間供快遞企業進一步安裝分揀設施。“一旦遇上‘雙11’等大促活動,我們隻能拼人力,所以期待設施升級。”
“倉儲場地空間有限,進廠后的快遞企業難以‘施展拳腳’,轄區內不少制造業企業都面臨這一難題。”南充現代物流園管委會主任侯珺堯介紹,為破解這一難題,南充正指導有能力的企業先行改善倉儲運輸條件。同時,當地還探索“制造業隻專注生產”,推動第三方物流公司提質,減輕制造業企業的倉儲運輸壓力。
更重要的是,建設屬於物流業的“超強大腦”。“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南充的部分物流企業雖然建有自己的物流信息服務平台,但標准不統一、公共信息開放不足、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侯珺堯表示,以公路運輸為例,南充的貨物進出比為8︰2,物流車輛返程經常“吃不飽”,趟均裝載率僅有65%左右。“不是沒有貨,而是本地制造業與物流企業之間互動較少,貨找不到車、車也找不到貨。”一套打破信息壁壘、共享開放的物流信息平台有望在南充探索建立。據了解,該平台將聚焦物流企業貨運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供貨源與運力的精准推送,實現資源最佳配置。
“平台搭建完成后,全市制造業企業、物流企業、商務、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將互聯互通。對南充倉儲資源、運力資源、貨物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和動態監測,讓企業的成本再降一點。”侯珺堯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浩煊 高坪融媒 劉維 羅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