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春灌即將啟幕,記者探訪省直大型灌區——

備足水源護糧安

2025年03月03日08:0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備足水源護糧安

近日,在成都都江堰市天馬鎮新民社區,早春蘿卜喜獲豐收,每畝產量約達1.1萬斤。這些蘿卜主要銷往成都、重慶、上海等地。

都江堰灌區是全國第一大灌區,也是四川6個省直大型灌區之一,覆蓋成都、德陽、綿陽、眉山等8市41個縣(市、區),今年灌溉面積或將再創新高。

水是糧食之本。從3月上旬開始,我省從南到北將陸續進入春灌時間。眼下,包括都江堰灌區在內,武引、升鐘、玉溪河、長葫、青衣江樂山等省直大型灌區正通過蓄、引、攔、提等科學措施,加快春灌前的蓄水調水工作。

記者近日前往部分省直大型灌區,看四川如何多措並舉備足水源護糧安。

“庫水+活水”,雙保險護航春耕春播

省直大型灌區是四川糧食和優質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戰場”,也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利支撐。

水利廳運管處負責人表示,省直大型灌區的有效灌面、供水人口、年供水量均佔全省的四成左右,對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市縣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在6個省直大型灌區中,都江堰灌區最早開啟春灌。從3月上旬開始,灌區內黑龍灘水庫控灌的眉山、樂山的部分縣(市、區)將陸續開始育秧作業,用水量也將逐步攀升。黑龍灘水庫是都江堰灌區的重要水源,盡管當前大壩除險加固工程仍在進行,但已蓄水2.87億立方米,基本滿足黑龍灘灌區春灌用水需求。

“當前灌區蓄水整體情況較好。”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供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都江堰灌區的水源工程——紫坪鋪水庫當前蓄水已超5.7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多蓄水600萬立方米。此外,專業氣象預測,春灌期間岷江上游來水區和灌區降雨較常年偏多一成到兩成,意味著水源較為充足。

武引灌區今年春灌蓄水也較為充足。目前,武引灌區內的武都、沉抗、金峰三大水庫總可用水量達2.53億立方米,超灌區全年供水計劃。

“不僅水庫蓄水足,涪江上游來水還能向灌區持續補充,日均可用水量達40立方米/秒,形成‘庫水+活水’雙保險,可全面滿足武引灌區育秧、大春栽插等用水高峰需求。”省武都引水工程運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水利廳運管處負責人表示,截至2月底,省直大型灌區蓄水22.26億立方米,加之春灌期間江河來水、降雨較常年偏豐,今年春灌用水保障整體形勢較好。

全面暢通灌區水網,加強供水調度

水源充足的前提下,水網暢通也至關重要。當前省直大型灌區的重頭工作之一,就是確保渠道輸水能力不打折扣。

“灌區春灌預計於3月20日開啟,2月底前我們就全面打通了干渠輸水的各類‘腸梗阻’。”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供水科科長馬進說,前段時間調動各類專業機械設備20余台,玉溪河灌區完成主干渠清淤疏浚85.5公裡、防滲補漏15處,並維護保養及更換閘門啟閉機11座,全面暢通灌區水網體系,確保工程春灌期間輸水安全。

馬進告訴記者,玉溪河灌區春灌主要保障水源——百丈水庫目前蓄水達1770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260萬立方米,蓄水量能滿足春灌保栽種植面積所需水量。

水利廳運管處負責人介紹,在春灌通水前,全省全力推進水毀修復項目建設,拉網式開展灌區渠系疏浚掏淤、設備檢修等維修養護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省直大型灌區水毀修復和維修養護。

與此同時,四川充分發揮灌區一體化調度的優勢,強化灌區與用水戶、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對接,重點保障丘陵灌區的供水需求。以都江堰灌區為例,針對丘陵灌區用水需要,早從去年10月起,就開始向黑龍灘水庫、魯班水庫等尾水片囤蓄水庫輸水,爭取在春灌開始前多蓄水。

除了6個省直大型灌區,今年2月通水的向家壩灌區一期一步工程目前處於試運行階段,有望在今年春灌期間發揮作用。根據供水計劃,該工程全年將向灌區輸送農業用水4257萬立方米,預計讓超27萬畝農田受益。

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今年春灌工作有序開展,將加強現代化技術手段的運用,實時監測供水情況,及時調整調度方案,並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