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四七九”指標到校名額931人
較2022年增加33名

成都市直屬學校指標到校生(市級統分指標)分配計劃於日前發布。這是每年學生家長都十分關注的重要升學政策之一,因為這項政策讓小升初時按政策就近入學的學生能享有更多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機會。
根據分配計劃,今年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樹德中學等三校七區的市級統分指標數量繼續穩步增加,“5+2”區域市級統分指標總數為931名,較2022年增加33名。
想申請要滿足這些條件
據了解,指標到校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戶籍在本招生區域〔“5+2”區域作為一個招生區域,其余16個區(市)縣各作為一個招生區域,全市共17個招生區域〕﹔二是實際就讀學校3年學籍的應屆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轉學的,須在學籍轉入學校實際就讀滿2年﹔三是初中入學須符合當年成都市教育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四是學生應當按要求完成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
同時按要求,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各初中學校在制定指標到校生推薦方案時,必須重點考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表現特別優秀的、有市級及以上“新時代好少年”“勞動獎章”“勞動能手”獲獎記錄的優先推薦﹔對嚴重違反《中學生行為守則》、校規校紀、存在考試舞弊、校園欺凌行為的不得推薦,無正當理由不參加勞動教育的不得推薦,無正當理由不參加美育課及其他每位同學均需參加的美育活動的不得推薦,無正當理由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不得推薦。
申請到了也要參加中考
申請到了可以不中考?不是哦!市級統分指標生均須參加中考,不過中考升學成績(不含特征加分)隻要不低於“5+2”區域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填報志願指導線即可錄取。符合條件的指標到校生在第一批辦理錄取手續,被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以后各批次、各類別的錄取。
那麼,指標究竟如何分配?市教育局會以各區范圍內初中學校(包括轄區內市屬及區屬公辦初中學校、轄區內市屬及區屬公辦高完中學校初中部,下同)符合指標到校生基本條件的學生為基數,均衡分配到各區的所有初中學校。民辦學校(初中)需要享受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級統分指標、區域指標名額,應提出申請。“5+2”區域民辦學校應在規定時間內向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匯總並簽署意見,報市教育局審核,在分配指標時統籌安排﹔其余各招生區域民辦學校應在規定時間內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在分配指標時統籌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指標分配繼續向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實驗校和九年一貫制學校、農村學校傾斜。以“5+2”區域18所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實驗校為例,今年分到的市級統分指標名額達149名,較2022年進一步增加。
政策解釋
什麼是指標到校生?
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按照相關要求,成都將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50%的統招生計劃提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指標到校生計劃下達后,將由初中學校全面綜合評價、公開擇優推薦。其中指標分為兩類:
一是市級統分指標生:即將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樹德中學等市直屬學校在“5+2”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作為指標到校生計劃,由市教育局按照規則統籌分配。其中: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根據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的申請分配名額﹔成都東部新區按過渡期政策執行﹔“5+2”區域由市教育局按規定分配。
二是區域指標生:即將區屬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作為區域指標到校生計劃,在學校所在行政區內初中學校均衡分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趙子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