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點亮希望
——奮斗正青春 我是選調生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四川省德陽廣漢市三水鎮高原村,春耕播種的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高原村黨群服務中心安璐路正拿上筆記本准備到種糧大戶地裡去了解春耕農資准備情況。
“村裡來的這個選調生做事勤快得很哦!”地裡的村民豎起來大拇指,連連稱贊。
安璐璐是一名到村任職的選調生,作為一名“新村民”,她主動融入村域發展,入戶下田,迅速與當地村民打成一片。
走進鄉間田野農村大地,在入戶走訪、基層治理、發展創收中開課,讓選調生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察實情、提能力。廣漢市始終堅持讓干部在基層鍛煉,為基層輸送人才的思路,全面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和治理基礎。
走訪調研知村事,學用結合成行家
連山鎮涌泉村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挖掘機隨處可見。村委會一名湘西妹子在給部分村民講解著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並幫助下載、安裝反詐APP。村黨委書記向帝建介紹,村裡年輕人很多出去打工了,家裡的老年人對詐騙的防范意識還不強。隨后,向帝建拿出一張村情表,表上對村內各年齡段人員進行了紅、黃、綠標注。“這是我們基層治理中村務管理的分類表,對我們做工作很有幫助。”他說。
表格的繪制者,正是村黨委書記助理、選調生康陸鴻。作為一名外來的選調生,康陸鴻很想為村裡做事情,但不會方言。
康陸鴻發現,村民農閑的時候會到“茶店子”裡擺“龍門陣”,在走村入戶的時候便會進去跟他們問情況、學語言,同時筆記本上也密密麻麻記滿了字,現在方言有了一定火候。
一段時間以后,康陸鴻便對村情、村貌、人口結構、人員居住情況等了然於胸,並撰寫了近萬字的《涌泉村綜合情況報告》,人員分類分級服務管理表就是這裡面的產物。
“村‘兩委’干部和黨員要在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涉及全市性的項目建設中要積極配合支持,同時要發揮比較優勢發展村集體經濟並進行品牌化打造。”康陸鴻爬坡上坎寫出來的情況報告,有著她的獨特思考和客觀判斷。“我們相繼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組和村基層治理工作組,康陸鴻都是工作組成員,她思路清晰,能吃苦,能適應環境。”村上負責人說。
下到村裡,選調生如何了解工作、打開局面?走訪調研是“開山斧”。廣漢市要求到村任職的選調生每年必須要全部走完所有農戶,要全面了解村黨組織建設、集體經濟建設、基層治理等情況。每年至少要選擇兩個課題作為突破方向,並形成一批高質量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完成情況將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金輪鎮五裡村到村任職選調生羅思雨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為題,形成發展村集體經濟專題調研報告,協助村“兩委”爭取高標准農田項目,完成村內2.6公裡道路、4.3公裡溝渠建設,400戶村民改廁。
如何抓好走訪調研形成高質量成果。廣漢市制定調研課題管理辦法,實行年初申報、年中座談、年末評審機制,確保調查研究課題做實。“每月還要安排干部進村了解工作情況,和選調生談心談話,指導工作。”廣漢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群眾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當村裡的貼心人
小漢鎮桂園村黨委書記助理陳城駐村以來,始終堅持貼近群眾、感知民聲。一年多以來,走遍全村600余戶農戶,始終和鄉親們坐在一條板凳上,了解本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村風民風、基層黨建等情況,深度了解群眾想什麼、難什麼、盼什麼。將群眾最關心、與民生保障最密切的主題,結合前期的摸排走訪情況,陳城制定了涵蓋所有防返貧監測對象、重病婦女和獨居老人的清單,“一對一”收集當下的急難愁盼並建立訴求台賬,協調邀請廣漢雒康醫院到村開展免費醫療健康服務﹔在國慶假期、春節前夕等時間節點,走訪慰問家庭困難、身患重病婦女、獨居老人等10余戶﹔組織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為村集體籌集資金5萬元。
同時,陳城針對村集體經濟不強、不優的現狀,結合本村“蔗林人家”甘蔗種植園面積大、產量高、就業帶動能力強等優勢基礎,向村“兩委”提出“甘蔗+體驗”“甘蔗+旅游”的“農+N”發展建議,協調本村參加“2022中國(四川 德陽)出口商品世界播”跨境精品展活動,助力桂園村土法熬制紅糖入選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協助銷售本村“蔗林人家”紅糖、甘蔗酒等農產品超2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邁上新的台階。推動新建紅糖加工廠加速投產達效、發展甘蔗採摘和紅糖現場制作等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高坪鎮園龍村黨委書記助理曾悅運用專業特長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運用法律調解鄰裡矛盾,幫助村委、群眾指導各類合同修訂多項,將法律從冷冰冰的晦澀文字變成有力的工具。
“難受的時候,我就讀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看看自己的紀實,想想左鄰右舍的笑臉,讓自己內心平緩下來。”馮瑜說。
到村后,馮瑜發現青月村不是傳統的農業村落,而是擁有大大小小很多企業的工業小村,佔地面積廣,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年畝均稅收低於1萬元的企業眾多,為提高村中土地的利用效率,馮瑜積極參與了廣漢市土地整理工作,協助鎮經發辦在青月村劃分出2個低效整改靶區。她還多次向企業跑,向企業推薦村裡的適齡勞動力,為村裡就業積極助力。
馮瑜到村任職后,始終沒把自己“當外人”。她一直在用行動証明。
在田間地頭寫文章,練就過硬本領
村口一聲“小徐,你來啦!”開啟了選調生小徐新一天的忙碌。2021年8月底,徐森锫被安排至廣漢市金魚鎮黃家店村任黨委書記助理。任職以來,她積極主動、快速融入基層,務實做好基層實踐“第一課”。從最開始逢人被介紹“這是我們書記助理”到“小徐,你來啦”,她說她很慶幸成為了群眾的“眼中人、言中人”。
“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我們要持續探索,要做到最大限度便利群眾。”黃店村黨委書記王勇說。徐森锫以“便利、高效、人文”的策劃思路,協助村兩委開展村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提供社保卡激活、養老資格認証、醫保繳費等服務﹔精美貼畫、綠植環繞、無櫃台窗口,改造后的黨群服務中心拉近了群眾距離,更顯溫馨溫暖的同時是便利便捷﹔深化“積分制”工作,她組織構建符合黃家店村實際的積分制基層治理體系,完善並導入村規民約、積分制量化管理辦法,按戶、院落梳理並配置村民4950人的信息,研究用好數字化工具助力基層治理,調動村民參與熱情,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
選調正青春,奮斗正當時。鄉村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朝氣青春的優秀年輕干部在這個舞台上發光發熱。安璐路說,她想做麥穗一樣的基層干事,到群眾中間學習,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冷暖,汲取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以沾滿泥土的腳步,在實現“村強民富”的征途中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馮瑜說,選擇成為基層選調生,就等於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志不求易志必達,事不避難事必成。青年干部到基層,才能切實感受老百姓的需求,才能聽民情、達民意。
廣漢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組織部作為“娘家人”將持續提供關心關愛,搭建干事創業舞台,助力選調生們成長成才。
成為選調生,或許是回到“浪浪山”,但是生活又何處不是“浪浪山”呢?隻有在“浪浪山”中保持熱忱之心,努力工作,熱愛生活,才能活出精彩人生。(胡吉、劉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