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為旅業復蘇添活力
在線預訂,省心出游

![]() |
新疆阿勒泰地區禾木景區民宿經營戶許亮在處理游客訂單。 |
在線預約門票,節省排隊入園時間﹔一鍵下單機票,提前安排旅行路線﹔線上查詢攻略,解鎖酷炫新玩法……在線預訂等形式極大優化了旅游消費及供給方式。
有力促進“旅游熱”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線旅行預訂等領域持續發展,截至2022年12月,中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4.23億,佔網民整體的39.6%。
“出行前,我通過‘北京智慧旅游地圖’微信公眾號做好出行攻略,了解各個景區的入園政策,也在線上訂好門票。”正在北京旅行的重慶市民張先生表示,“線上訂票更方便,能省去排隊時間,優化出行體驗。”
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在線旅游預定熱度直線攀升,多地景區門票線上搜索熱度驟增。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帶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旅行服務創新。而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和智能終端在旅游業的加速應用,正在帶來旅游業消費方式的變革。
文旅資源“活起來”
數字化在推動旅游業消費方式轉變的同時,也助力旅游業供給端不斷優化升級。分時段預約游覽、流量監測監控、智能停車場等服務、數字化體驗產品……“互聯網+”正成為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在貴州黔東南州,“一中心、一碼和一圖”的智慧旅游體系正進一步提升游客出行體驗。數據中心將黔東南州內A級旅游景區、旅游商品店、住宿、餐飲等企業上線到電子地圖,游客可通過各大平台直接進入“碼上游黔東南”平台,實現門票預訂、商品購買、導游導覽、VR體驗、語音講解、安全預警等功能體驗。
江蘇智慧文旅平台上線運行后,已統一歸集文旅數據8300多萬條,對597家旅游景區、764個鄉村旅游點進行實時客流量監測。
通過“互聯網+”盤活旅游資源,提升游客出行幸福感,各地仍在持續探索。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旅游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正在加速。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需要主動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打通數據孤島﹔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引導旅游公共服務模式創新,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開發專門的應用程序和界面﹔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讓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數字技術“活起來”。
民宿客源更廣了
如今,鄉村民宿成為不少游客旅途中的新選擇。相比提供標准服務的酒店,民宿不僅裝修更有特色、餐飲更加地道,還更貼近農村生活、方便感受當地生活。
文旅部等部門去年發布《關於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鄉村民宿產品的精准宣傳和互動反饋。今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
互聯網平台成為民宿吸引客源的重要渠道。北京市朝陽區居民鮑先生說:“自己平常會在網絡平台關注一些特色民宿,有的民宿主打‘可以看到美麗星空’,有的是建在森林裡的木屋,有的民宿靠近水庫邊,都很有趣。一些熱門民宿經常一房難求,要提前預訂才行。”
今年以來,許多民宿積極採取線上推廣預訂等舉措,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在湖南張家界經營一家民宿的李先生說:“特地拍了民宿各個角度的推廣視頻,在旅游平台發布后,關注收藏的人還挺多,不少外地的游客直接下單預訂,民宿的生意明顯變好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4月10日 第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