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超1億元

消防員現場教市民如何分辨真假消防器材
開欄語: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今晚揭幕,將“槍口”對准問題企業,保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在這一節點,本報將持續關注成都全面構建糾紛調解新機制,積極探索放心消費新路徑亮點工作,持續挖掘典型案例,揭露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實質,告知消費者如何去識別防范。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4億元、新增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商戶144家、消費維權服務站累計達773家、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3月13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過去一年成都市消費維權工作概況——“數”說成效,請消費者閱卷。
投訴按時辦結率達99%以上
據市市場監管局統計數據,2022年,12315效能不斷提升。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托全國12315平台接收處置消費投訴舉報和咨詢37.85萬件,同比增長44.0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4億元,同比增長32.73%。消費投訴調解成功率達64.77%﹔投訴按時初查率、按時辦結率和舉報按時核查率均達99%以上。
消費維權機制不斷健全。在“成都12345平台”與“全國12315平台”實現交互共享的基礎上,實施12345平台市場監管投訴舉報“雙分派、雙考核”,投訴舉報的辦理、考核、評價更加規范科學。依托12315移動工作平台,積極推行消費投訴“雲調解”,建立起消費者、經營者、調解人員三方同步在線參與的消費糾紛線上調處機制。新建消費維權服務站24家,累計達773家。新培育ODR(消費糾紛在線和解)企業20家,累計52家。
全市啟動了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創建三年行動,推行各類放心舒心消費建設通用標准,全年新培育放心舒心消費示范單位98家,累計達1315家﹔開展放心消費環境提質升級行動,測評放心舒心示范單位66家,復查示范單位756家﹔新增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商戶144家,累計228家。
揭露消費陷阱 引導科學消費
在重點領域監管執法方面,我市集中開展“預付式”消費亂象整治,行動期間辦理預付式消費投訴舉報253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02萬余元﹔整治涉企違規收費,督促退還不合理收費363.7萬元﹔嚴守產品質量安全底線,開展產品監督抽查4200批次,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加大燃氣具質量安全監管,發現並整改隱患677個﹔查辦案件11587件,罰沒款1.4億元。
此外,消費宣傳引導不斷拓展。發布消費提示警示信息509條,公示消費投訴信息210條﹔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針對食品藥品、化妝品等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在社交平台發布短視頻111期,揭露消費陷阱,曝光違法行為,引導科學消費,播放量15億人(次),點贊量約5000萬﹔開展食安科普宣傳活動383場,聯合市教育局開展食品安全主題繪畫大賽活動﹔制定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營銷、社區團購等合規經營指引,排查規范網絡交易合同格式條款2246條。
現場直擊:
為期兩月專項行動開啟 打假不合格消防產品
“我承諾,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宗旨,絕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與不合格消防產品!”3月14日上午,全省打擊冒牌消防培訓和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專項工作啟動儀式在四川科技館廣場舉行,正式拉開了全省專項聯合打假工作帷幕。
消防員們在現場通過實驗、講解等方式教市民如何分辨真假消防器材。隻見消防員們把幾個噴淋洒水噴頭安裝在一個水管架上,用火逐一燒過幾個轡頭,兩個真噴頭瞬間破裂噴水,而另外兩個假噴頭則紋絲不動。“噴淋系統是火災初期的滅火利器,這些洒水噴頭在外觀上沒有任何區別,一旦發生火災就會有天壤之別。”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火調技術處副處長鄭效橋向記者介紹,一般情況下溫度超過68攝氏度時真噴頭中的玻璃球就會自動爆裂,但如果使用的是假貨,根本就起不到噴水滅火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不少違規消防培訓機構以免費授課的方式,向群眾兜售高價消防產品,甚至出售不合格消防產品,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引導社會各界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有效區分真假消防培訓,嚴厲打擊冒牌消防培訓和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正是此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工作目標。“消防培訓不收費,也不推薦消防器材,更不會介紹消防工程。”成都市武侯區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周鑫說。據了解,全省將集中2個月左右的時間,全面開展清理整治、深入調查產品質量、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嚴格規范培訓秩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靜宇 楊甦 實習記者 胡瑰瑋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