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共話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推動數字化與綠色低碳發展深度融合

2023年02月26日09:2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成都2月26日電 (朱虹、王洪江、王凡)2月25日,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在“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分論壇上,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專業人士齊聚一堂,聚焦區域發展新動能與業態融合新場景匯集思想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分論壇還進行了3項成果發布,並圍繞“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新動能”“數字碳中和業態融合新場景”2場主題對話,交流探討數字經濟驅動低碳轉型的理念與實踐經驗,共同推動區域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發展。

當數字化切入碳中和

“雙碳”戰略和數字經濟都是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數字技術在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成為塑造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的重要領域。

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石現升認為,數字化、綠色化正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因而,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如何提升對數字碳中和的認知,協同推動區域數字化綠色化可持續,從5年、1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維度把握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及區域協同發展,同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通過示范引領更好地推動數字碳中和高質量發展,是當下時代發展的重要命題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在致辭中表示,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影響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具體來看,數字經濟在傳統經濟轉型升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中發揮了倍增器和乘法器的作用,正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

常皓稱,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需要很多配套條件,數字技術需要與能源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融合,中國在市場、基建和人口方面有著明顯的先發優勢。可以認為,在區域協同發展過程當中,碳中和重塑了區域發展的地區競爭力,改變了區域之間競爭格局。因而,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雙碳”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發展,幫助各行各業去解決本身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碳排放的降低,有效地去助力整個區域發展,從而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共促數字經濟與“雙碳”戰略協同發展

在分論壇上,多位嘉賓提到,打造數字經濟與“雙碳”戰略協同發展的良性局面,進而助推“雙碳”戰略有效實施。

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沈體雁認為,欲達成“雙碳”目標,我國不但需要有大量低碳企業,更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建立低碳產業鏈,使產業雙碳化。

在“雙碳產業化”及“產業雙碳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議上,沈體雁表示,應當推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創新,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和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准體系。同時,深入推進碳排放權期貨市場建設,深化碳普惠制試點工作﹔建立科學、務實的生態產品統計和價值核算體系,探索生態產品升值和價值實現路徑,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引導有潛力的產業上下游企業組成集群,形成規模效應,提升競爭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淘汰高碳排的技術。

中建西南院副總建筑師、雙碳技術中心總建筑師鐘鵬分享了低碳建筑的數字化路徑實踐及案例。他認為,具體來看,建筑行業實現“雙碳”目標,重點是基於綠色的建筑低碳化以及數字化的建筑工業化。未來,碳減排將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數字賦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建筑產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推動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至關重要。

歐盟中國商會副會長王稚晟提到在歐中企視歐盟數字轉型和碳中和發展為機遇,重點介紹了歐盟在數字碳中和領域的政策實踐及中歐合作空間。他認為,中國和歐盟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行為體,雙方的合作將為推動氣候治理多邊進程、能源系統低碳轉型、國際社會綠色復蘇等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國際化總師中白航天高新技術產業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平提到,航天六院利用氫應用技術優勢,發展氫規模制備、氫低成本儲運和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存儲和運輸的低溫液氫儲氫方式的商業化落地有助於推動潛能巨大的氫能產業市場,解決氫能和雙碳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分論壇發布了3項成果,包括啟動《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研究、發布《數字碳中和行業案例報告》以及落實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

此外,論壇還進行了“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新動能”“數字碳中和業態融合新場景”2場主題對話。其中,“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新動能”圓桌對話中,能源行業、電力企業代表與行業專家分別針對能源行業數字化如何實現綠色發展,能源綠色化、數字化轉型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發揮了哪些作用進行深度討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