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萬億成都的下一步

2023年02月23日07:3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萬億成都的下一步

鳥瞰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片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向雨攝

  德國當地時間2月21日,成都今年首個“出海”政企代表團在為訂單而“拼”:當天舉行的法蘭克福蓉歐企業採購對接暨成都市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成都企業圍繞成都產業項目向德國企業“釋放資源、開放場景”﹔同時空中客車、德國鐵路等歐洲知名企業,面向成都發布總計800億元人民幣的採購需求。

  同一時段,參加2023年成都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也在思考:站上2萬億元新台階的成都,如何走好下一步,“拼”出一個更好的明天?

  2022年,從震蕩到回升,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17.5億元,成為中國第7個邁入“2萬億GDP俱樂部”的城市——這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裡程碑,意味著成都這座超大城市的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已達到一定高度。

  這同時意味著,落在成都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成都必須以更快的發展速度,更優的發展質量,在“2萬億GDP俱樂部”中進階升位。

  機遇和挑戰並存的自我審視

  隨著成都邁入“2萬億GDP俱樂部”,中國城市經濟格局發生微妙變化。7個GDP過2萬億元的城市中,1個來自京津冀、2個來自長三角、2個來自珠三角、2個來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顯示出東南西北四大國家級城市群四足鼎立格局正在形成。同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雙核”引領格局進一步奠定。

  格局之變,帶給成都更大的發展機遇。

  在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瀟瀟看來,站上2萬億元新台階,意味著城市規模和城市能級的提升。伴隨著這種提升,一系列發展機遇也會隨之而來。“比如,隨著國家戰略持續深入實施,成都有望獲得更多資源傾斜紅利﹔ 成都極核效應進一步形成,高端要素資源集聚運籌能力增強,建設現代化大都市路徑探索有望實現新突破。”

  但挑戰和危機也同時存在。率先進入“2萬億GDP俱樂部”的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去年前三季度經濟總量就突破了2萬億元,其中上海、北京已進入“4萬億梯隊”。正在向“2萬億GDP俱樂部”發起沖刺的武漢,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866.43億元,比上年增長4.0%。雖經濟總量與成都仍有近2000億元差距,但其當年的增速比成都高出1.2個百分點,這一增速也讓其成功實現對杭州的超越。

  “2萬億GDP俱樂部”城市之間,看重的不僅是經濟總量的排位,更是一些關鍵指標的較量。比如,衡量城市經濟發展質量的地均GDP。深圳以1997平方公裡的土地創造了32388億元的GDP,是唯一一個地均GDP超過10億元的城市,在7個GDP超2萬億元城市中遙遙領先。成都這一數據為1.45億元,排名第6。

  辯証來看,這也意味著成都未來發展還有較大上升空間。基於此,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中短期發展目標:2023年GDP增速達到6%以上,到2027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億元。

  高質量發展引路下的進階提升

  開年以來,全國各地鉚足勁拼經濟。成都如何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重回經濟發展快車道?從近期的一些部署來看,信號已十分明顯:

  不久前,成都市印發“實體經濟十條”,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精准配置資源要素、全力做優服務保障三個方面提出十條政策措施,為實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剛剛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建設制造強市,今年將制定實施制造強市建設“1+1+6”政策體系,制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9.5%。成都市政協委員、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黨組書記王凱介紹,今年將繼續推動制造業增存兩端發力、量質雙翼齊升。

  重視實體經濟、重視制造業,成為成都的現實路徑選擇。張瀟瀟注意到,這條道路上不隻有成都。“工業第一城”深圳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鮮明提出“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突出制造業當家”﹔廣州也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蘇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堅守制造業立市之基,推動產業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正在召開的成都市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認為,2萬億元后的再提升,成都必須更加重視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希望通過機制的創新,激發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創新動能。”成都市人大代表、濟通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大成建議。

  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回應,2022年成都高新技術企業已突破1萬家,增至1.14萬家,較2021年增長近44%,不過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仍有較大追趕空間,“今年我們將啟動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加大高精尖特企業和科技型骨干企業、中小微企業梯次培育力度,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達1.35萬億元。”

  在成都看來,2萬億元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蛋糕”,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為此,成都已明確提出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的戰略部署,並確定了圍繞首批24個重點片區集中發力。

  項目、人才、資金、政策,都將向這裡傾斜。今年成都將深入實施重點片區項目集群攻堅大會戰,開工建設項目200個以上。同時,創新土地要素保障,優先支持24個重點片區納入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支持工業、物流、科研、商業等用地按規定混合供應,探索交通樞紐及周邊地區地上地下空間分層出讓。

  打造容納2100萬人生活的幸福城

  今年成都市兩會上,有這樣一組數據被代表、委員們反復咀嚼:多重考驗下2022年成都市場主體逆勢增長17.8%,總量達363.9萬戶,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

  代表、委員們認為,成都對市場主體的一個重要吸引力,在於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從2019年至今,從1.0版到5.0版,成都營商環境建設一步步迭代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極限。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集成四大服務方式的成都市12345親清在線正式啟動,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難題、復元氣、增信心、強活力,全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便捷、更優質、更高效、更公平的服務。

  日均接聽量2萬余通的成都12345熱線,回應的有企業的發展訴求,也有普通市民的生活煩惱。成都用一部熱線,溫暖一座城,展現出這座超大城市的高效能治理水平。

  聚焦提高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成都提出,今年將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線上幫辦”系統,推出“秒批秒辦”事項100個以上、“零材料辦”事項50個以上,“天府市民雲”新集成便民服務65項以上﹔深化網上城市與網下城市融合治理,優化“社智在線”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台,新建智慧社區300個。

  治理水平的提升,必然帶來城市品質的提升。去年,成都獲“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連續14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幸福城市已成為成都的一張“金字招牌”。

  這張招牌的“含金量”還將不斷增加。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持續推進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建設的同時,將新啟動建設一批未來公園社區,重點在“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以及環城生態公園周邊布局新點位、打造新場景。

  在未來公園社區,人們打開的將是這樣一幅令人憧憬的圖景:公園形態與社區肌理相融、公園場景與群眾生活相適、生態空間與生產生活空間相宜,詮釋出幸福成都的應有之義。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秋怡 蔣君芳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