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聚焦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新建+改造”讓這座城市“會呼吸”

“海綿化”改造后的德陽市青衣江路帶狀公園。 受訪者供圖
2月11日,德陽石刻公園內,不少來此休閑的市民沿著健身綠道漫步。乍看上去,這條綠道並沒有什麼特別,但如果把一瓶水傾倒在地上,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裝的路面便會像海綿一樣把水吸收得干干淨淨。“這些水將進入淨水收集系統,用於澆灌園內植物和沖洗園區道路,實現反復利用。”公園負責人說。
這是德陽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小切片。
聚焦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德陽通過同步實施“新建+改造”兩條路徑,推動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目前,全市規劃和已開工在建項目達55個,其中已建成海綿型公園26個、海綿型示范小區18個,成功創建48個省級綠色社區,中心城區新建住宅項目海綿設施配套率達到100%,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城市正在形成。
為何要“海綿化”破解城市發展中的水問題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沿水而建,依水而興”的德陽,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水問題”,主要表現在城市雨水自然調蓄空間不足、河湖水系連通性較差、渠系暗涵比例較高、水系與管網的耦合度較差、雨洪統籌管理能力不足等。
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城市內澇。城市道路過去大量使用柏油、水泥等硬質材料鋪裝,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在暴雨來臨時無法滯納短期急劇增加的雨水,如果徑流量超過城市排水系統的承受能力,就會出現在馬路上“游泳”、在城區“看海”等內澇景象,給市民出行帶來困擾。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來破解。”德陽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馬希介紹,“海綿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馬希進一步解釋,海綿城市運用低影響開發理念,改變傳統城市建大管道、以快排為主的雨水處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頭分散,慢排緩釋,可以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遷移,“我們希望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和城市有機更新,解決城市內澇等問題,進而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
建成區域如何改保留特色之余提升功能
德陽石刻公園是個典型案例。“石刻公園擁有國內最大的城市現代藝術石刻雕塑群,生態本底也很好,但修建年代久遠,部分景觀設施老舊,每逢下雨天,路面積水、綠地滲水能力弱等問題就會出現,嚴重時會影響市民的日常休閑。”馬希介紹,德陽市住建局和中建西南設計院一起對公園進行了改造升級,在保留原始文化特色的同時,提升公園的透水功能。
“我們新增了3處雨水花園,打造了約1700米透水生態綠道,既實現了‘海綿’功能,又兼顧‘抬頭見綠、舉足親水’的生態體驗。”德陽市公園管理處建設維護所所長蔡琰介紹,改造工作都在原有綠地的基礎上完成,“下雨時,水從透水綠道流入雨水花園,形成微型水景,補充地下水﹔如果遇到暴雨,多出來的雨水就可以經過溢流井,進入市政管網。”
城市道路兩側的綠地也是改造的重點區域之一。在德陽市青衣江路,除了新增設的雨水花園外,道路兩側的綠地都比過去變“矮”了一些。
“道路是地表徑流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們打造了‘下凹式綠地’,雨水從道沿豁口流入下凹式綠地,由卵石、爐渣、沙子構成的濾層就像海綿一樣淨化和儲存雨水,多余的雨水流入附近的豎滲井和調蓄池,可以進一步減少路面雨水匯流,集中對雨水收集再利用。”馬希說。
截至目前,德陽已經實施海綿型道路廣場建設項目9個,建設海綿型公園綠地8個,緩解內澇之余,也讓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海綿設施帶來的城市品質提升。
新建區域如何建新建住宅項目必須配套
在新建區域,德陽以目標為導向,全面完善海綿功能配套建設。“特別是對於新建住宅項目,我們出台了《德陽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試行)》,要求小區在建設過程中必須配套安裝‘海綿設施’,目前,德陽市中心城區新建住宅項目的海綿設施配套率達到了100%,最大限度減少新建區域內澇問題的發生。”德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馬希的帶領下,記者實地探訪了德陽市區內的一處新建樓盤項目。走到小區中庭,可以看到幾處分布均勻的大面積礫石花園,花園一側的人行步道設計為水泥路面和條狀綠地相間的形態,中庭中央還設有一處大型下凹式綠地,地面高度比周圍低3厘米左右。
“我們在建設階段就按照德陽市住建局的相關要求配套建設了一系列海綿設施,在小區內,通過鋪設滲透水路面、礫石花園等,減少雨水在地面滯留。”該樓盤物業中心工程部技術人員介紹,除了地面設施外,小區還在地下車庫層安裝了雨水調蓄池,“收集到的雨水通過淨化,可以用於綠化灌溉、道路沖洗、車庫澆洒、補充景觀水池的水源等。”
更多“海綿化”措施將繼續推動這座城市向著“會呼吸”的方向“進化”。馬希介紹,德陽市城管執法局梳理出市本級19個易澇點和4個積水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主要對舊城區中的雨水管網,包括檢查井、雨水管渠進行排水設施優化改造,安裝電源遠程監控模塊等,提高城市易澇區的排水能力,逐步緩解舊城內澇現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