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港一體化” 通關便利度大幅提升
四川省首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預計3月完工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建設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開欄語】
重大項目是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今年以來,成都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全面落實省委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高質量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謀劃實施了一批標志性、功能性、引領性重大項目。2月6日,成都市舉行2023年一季度“三個做優做強”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重大項目如何沖刺2023?這些項目有哪些新進展、新突破?今日起,本報將推出“走一線 探項目”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國際空港經濟區(東部新區片區),探訪了省市重點項目、全省首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成都產業集團旗下空港產城建設的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現場。
雨后初晴,迎著朝陽,工人們有序忙碌著,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建設正在進行收尾。“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90%,預計2023年3月全面完工,達到驗收條件。”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產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麟指著眼前的建筑對記者說。
服務國際門戶樞紐核心功能
1月29日,省發改委印發《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建設方案》,明確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位於成都市與資陽市毗鄰地區。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就位於臨空經濟區內。孫麟告訴記者,作為四川省首個空港型綜合保稅區,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創新採用“區港一體化”理念打造。傳統“分離型”綜保區的保稅區和機場貨運區完全分離,這種形式下兩者之間監管各自獨立,產業鏈鬆散,兩者之間的貨物需要用監管卡車運輸,在貨物通關和裝卸方面將極大增加物流成本和降低物流效率。天府綜保區作為四川省首個空港型綜保區,按“區港一體化”規劃建設,將機場口岸功能區納入綜保區范圍進行一體化申建,一體籌劃、一體布局,實現兩區之間無縫銜接,共建“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大通關體系,可有效提升通關便利化程度、降低企業成本,極大地促進物流產業聚集和樞紐打造。
除了便利,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還處處體現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設計理念。孫麟介紹道,“綜保區規劃設計按照綠色建筑標准,積極響應綠色轉型,響應碳達峰,交通組織上充分遵循區域交通流線,優化內部作業流線,提高通關效率,並充分預留項目未來發展所需彈性空間。”
記者了解到,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將服務國際門戶樞紐核心功能,做優航空物流、航空維修和制造特色功能﹔優先發展物流分撥﹔緊抓綜保區產業發展核心趨勢,拓展探索創新服務,大力發展跨境醫療、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興業態。
二期項目預計三季度開工
臨空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辦好一個機場,就像開啟一扇大門,隨之而來的人流、資金、信息,將推動地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為早日把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開放新平台、國際供應鏈資源要素配置新中心、空港型綜保區高質量發展新典范,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二期預計於今年三季度開工建設,將打造冷鏈物流中心。
據孫麟介紹,冷鏈物流中心包含生鮮冷鏈物流中心和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未來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預計將快速上升。天府綜保區冷鏈物流中心項目作為天府國際機場航空經濟區內最為重要的產業化引領核心項目,通過‘口岸+保稅’一體化發展,未來將吸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冷鏈鏈主企業和生產鏈上下游的貿易商、分銷商在機場北區域聚集,形成冷鏈物流產業集群。”
據悉,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現暫招引儲備擬入區項目20余個,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6份。據了解,成都天府國際空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運營達產后,預計年進出口總額不低於100億元,將有助於成都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產業鏈,助力提升成都供應鏈響應服務能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