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資源活起來(履職故事)
來回穿梭,針線飛舞在繡面上,眼前一簇團花若隱若現。來到四川成都楊華珍藏羌織繡技能大師工作室,楊華珍一雙巧手靈巧飛舞,讓人眼花繚亂。工作室牆壁上,各種藏羌織繡作品鑲嵌在裱框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成都市政協常委,楊華珍不僅身體力行創作織繡產品,還把精力投入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
為何要著眼非遺項目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談起這一建議,楊華珍形容是“實踐的產物”。2008年汶川地震后,離開老家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來到成都,與十幾個姐妹成立協會傳播藏羌織繡藝術,楊華珍沒少經歷坎坷。一開始擔心藏羌織繡產品賣不出去,楊華珍曾和姐妹們在街頭擺起地攤,而當發現顧客都喜歡精致的織繡產品,楊華珍和姐妹們嘗試成立工作室,將織繡產品裱框展示並打開了銷路。楊華珍說,這些年將非遺藏羌織繡與一些國際品牌結合,為其設計主題圖案,既擴大了非遺項目影響,更好促進傳播,還為藏羌織繡藝人帶來更高收入,促進非遺傳承。
正是基於自己的實踐經驗,楊華珍在提案中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搭建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的知識產權平台,促進非遺傳承人知識產權意識提升,進而形成以文化研究—創新創造—傳播推廣為一體的傳統非遺傳承發展模式,讓非遺與當代品牌緊密結合。“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有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參加國際授權展和各類展示展覽,找到契合非遺特色的品牌方達成合作,讓非遺項目煥發新活力。”楊華珍說。
除了讓非遺資源找到品牌落地,楊華珍還嘗試讓非遺資源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抓手。最近,楊華珍就忙著組織藏羌織繡技能培訓班,教脫貧地區的刺繡藝人設計符合年輕人喜好的卡包和圖案。在楊華珍看來,隻有適應市場的需求,非遺項目才能更好幫助當地實現鄉村振興。“我所有的建議提案都來自自己的親身實踐,我想把好的做法推廣開來,讓非遺項目更好地傳承和發揮作用。”楊華珍說。如今,她的徒弟也在汶川等地辦起了技能培訓班,還發展起了來料加工業務,帶動千余名婦女就業。
2022年,楊華珍開始把目光放在“運用互聯網經濟推動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並在市級兩會期間提交了相關建議。“這還是受了兒子的啟發。”楊華珍說,兒子馮旸在高校從事文化研究,如今也接過了藏羌織繡技藝的接力棒。發行藏羌織繡作品《十二生肖—虎》數字藏品,搭建非遺數字藏品展示平台,在馮旸的努力下,藏羌織繡有了更多傳播渠道,在網上備受關注。受此啟發,楊華珍提出應加強新生代非遺傳承人的培養,運用互聯網渠道推廣非遺項目文化,讓非遺更具創新活力。
“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非遺產品才能更好走出去。”談及未來,楊華珍打算一方面推動更多非遺項目“上網”露臉,一方面繼續舉辦藏羌織繡技能培訓班,發展來料加工等產業模式,讓藏羌織繡帶動更多殘疾人和婦女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9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