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話題 | 新時代“天府糧倉”怎麼打造?和美鄉村如何建設?代表、委員“百計千方”

1月13日,四川省正值“兩會”期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四川省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實質成效,一件件惠及鄉村建設發展的實事,在新農村的沃土中開花結果。
過去五年,四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省5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30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落實“四個不摘”,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省新建成高標准農田1366萬畝﹔“川字號”優勢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成效明顯。
2023年,四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全面起步﹔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毫不放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對此,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抒己見,帶來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故事,就如何促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引發思考,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出建議。
何瑜娟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促就業、建基礎各地有著“新做法”
“如果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帶貨主播,大山裡也能賣出一個億。”這句話,是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的省政協委員何瑜娟說的。
在網上,何瑜娟是一名“網紅博主”,擁有274萬粉絲,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嘉絨姐姐阿娟”。這個去過40多個國家的成都妹子,留在了小金縣的山村裡,幫著自家親戚、周邊村民直播帶貨,又建起農村主播孵化基地,還帶著9個村子發展民宿,幫助居家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何瑜娟告訴記者,鄉村振興不是寫在政府工作報告上的一個名詞,而是她過去五年的人生。這五年,同樣是四川實現全面小康千年夢想的五年,她親眼看到當地政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努力,讓新農村越變越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到,2023年要毫不放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其中要強化就業幫扶,確保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對此,何瑜娟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和鄉村民宿發展等方式,助力當地村民就業,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盡一份力。
“1個民宿可以帶動20多位婦女就業,1個鄉村的民宿能夠帶動30-50位婦女就業。”何瑜娟認為讓村民們有一技之長,穩得住、有就業,正是防止返貧的有效方法。她對當地婦女進行就業技能培訓,不僅是接待禮儀、餐廳服務,還有推介、銷售農產品的能力,讓當地物產資源借助民宿的力量走得更遠。除此之外,還將村民培養成“農村主播”,在鄉村和城市之間搭建橋梁,把大山裡的文化、物產、風情都傳播出去。
同樣是“網紅”,攀枝花的網紅村支書——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毛建樺也談了她眼裡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故事。
“今年我坐著新成昆鐵路高鐵來成都參會。以往坐綠皮火車十幾個小時,現在隻需五個小時就到了。”毛建樺說,高鐵開通讓攀枝花對外開放的條件變好了,更多的人流、物流源源不斷涌進小山村。
“要把握機遇,鄉村基礎設施要升級,要能夠為遠方的客人提供良好的居住、游覽環境。”毛建樺建議持續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升農村的承載和接待能力。同時,仁和區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文旅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打造了精品旅游線路、優質文旅產品等。
今年元旦,迤沙拉村的游客比往年多了幾倍,旅游收入也漲了一成,文化產品的銷售量也有明顯的增幅。鄉村宜人的自然風景、良好的設施設備、熱情好客的村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客,更多的企業家也帶著項目走進了鄉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省內對口幫扶、“萬企興萬村”等作用。對此,毛建樺介紹,過去一年,攀枝花市仁和區工商聯開展“萬企興萬村”結對共建幫扶行動,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產業投資、就業扶持、商貿流通、消費幫扶、資源開發、智力支持、公益捐贈等多種方式投身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村民收獲新茶
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打造“天府糧倉”引發“新思考”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好光景中,今年四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推動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全面起步。
如何建設“天府糧倉”,四川各地有著哪些思考?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提出建議。
省人大代表邱源在深入調研后發現,四川多數市州作為丘陵地區,存在地方特色良種平台缺乏、丘區機作減災能力較弱等問題。為此他建議建設特色育種基地,做強豆種自主芯片﹔加速建設宜機良田,促進丘區機藝融合﹔優化糧食統計口徑,科學反映糧食產量。
省政協委員、宜賓市委副書記曾令舉帶來了《關於支持“天府糧倉”宜賓示范區建設的建議》,她建議四川省優化糧食生產經營補貼政策,綜合考慮種糧成本和市場物價等多方面因素,適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提高種糧農戶的畝均產值﹔“化零為整”提高補貼資金的集中性和精准性,重點用於配套設施建設,降低糧食生產風險。
“跨區域合作交流有待進一步深化。”省政協委員、民革成都市委副主委、武侯區副區長林金輝調研發現,打造“天府糧倉”成都片區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他帶來《關於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的建議》。林金輝建議加強成渝互動合作,優化“天府糧倉”成都片區方案和舉措,加快推動西南地區糧食生產高地、糧食流通中心形成﹔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其他城市在區域農產品物流便利化、科技創新等方面協同﹔鼓勵成都農產品走出去,主動融入重慶市場。
除了打造“天府糧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著力在“土特產”上做文章,開發鄉土資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產業集群。
蔣維民
說到“土特產”,省政協委員蔣維民打開了話匣子。作為阿壩州西路邊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蔣維明也是汶川縣映秀人民茶業的帶頭人。他一直致力於將汶川茶品牌、茶消費、茶文化走向世界各地,為汶川文旅品牌賦能,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花了10年時間,在映秀鎮最偏遠的黃家院村發掘出當地金銀花與山茶等特色產業。如今,當地村民每年僅靠採摘和銷售金銀花和茶葉,已能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50萬元。”蔣維民說。
“促進鄉村產業興旺,要發現市場需求,還要和鄉村自身實際相結合,找到一條因地制宜、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蔣維民建議,契合消費者對免疫力功效的剛需,以“三葉一花”整合川茶資源,用“喝川茶就是喝健康”的理念,重塑新川茶的整體形象和戰略定位。同時,還應積極調動農業、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支持力量,讓新川茶的發展走上農文旅深度融合之路。
和美鄉村示范創建,重綠色賦能、強空間規劃繪就“新村貌”
賡續農耕文化、保護田園風光、留住鄉愁記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
示范創建應從哪些地方著手呢?省人大代表、遂寧市大英縣卓筒井鎮為干屏村黨總支書記郭琦認為要建設好鄉村基礎設施,同時要挖掘鄉村特色文化。
“鄉村要振興,農村要發展,農民要富裕,環境要美麗,關鍵在道路要通暢、要水有水。”郭琦告訴記者,她看到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裡﹔推進鄉村水務百縣建設行動,實施農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和水質達標建設。她大為振奮,她建議,加大投入,分步分片改善農業農村生產條件,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為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有力保障。
郭琦回顧過去幾年,她所在的為干屏村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契合時代要求、立足村情實際、著眼長遠發展,深度挖掘卓筒井特色文化,充分整合盤活資源,短短時間,就讓一個先天稟賦並不突出的鄉村變成了備受矚目的“中國宋井桃源鄉游第一村”。
郭琦
綠水青山的顏色也是鄉村振興的顏色。在省政協委員周慶葭如看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示范創建,應是注重清潔能源在鄉村建設中的綜合利用。
“加強農村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用綠色賦能鄉村振興。”周慶葭說,農村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對於推動農村能源革命、探索農村地區實現“雙碳”目標新路徑、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農民實現共同服務創造增收新源泉具有重要意義。
“要完善現代化鄉村空間規劃,要構建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未來圖景。”四川省人大代表、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賈卿認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示范創建,要完善現代化鄉村的空間規劃,要加強鄉村具有的現代化生產、生態等功能建設,實現鄉村持續發展,要為廣大的城鄉居民提供充足優質的產品,滿足鄉村居民需求,提供適宜的勞作氛圍和優越的環境,實現高質量就業、高品質生活。
在完善現代化鄉村空間與土地規劃方面,賈卿認為,要正確認識當前村落空間布局規劃和土地使用方式上的短板,以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為前提,完善鄉村空間編制規劃體系、程序及方法,以制度建設為支撐,優化調整人口、產業、生態之間的關系,推動現代化鄉村發展。
來源:川經瞭望 記者 李洋 李霽玥 王炎/文 喬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