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補短板強基礎 全面推進城鄉建設協調發展

城市骨架進一步拉大,城市結構布局更加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再升級,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改善……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從鄉村和城鎮兩方面著力,不斷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增強城鄉發展協調性。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著力提升城市品質
開年以來,G5京昆高速公路廣綿段擴容工程昭化隧道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隧道開挖出碴及襯砌等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2年G5京昆高速公路廣綿段擴容項目全線重點工程昭化隧道、周家河樞紐、紅岩子隧道相繼開工,並迅速掀起大干高潮,完成隧道成洞2310米、周家河樞紐樁基100根、承台14個、空心墩278米。”中鐵五局廣綿高速1標段項目黨支部書記薛鄭濤介紹,預計2023年9月底,昭化隧道將實現全線貫通,周家河樞紐將達到架梁條件。
G5京昆高速公路廣元至綿陽段擴容工程估算總投資291億元,全長123.984公裡,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工程建成后,將成為成渝地區乃至我國西南地區通往華中、京津冀等的又一條快捷通道,對四川暢通北向川陝走廊,充分發揮大通道功能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將加快四川省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步伐。
昭化區高質量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三區三線”四輪劃定成果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批准,東部新城發展輪廓基本成型。兩路一隧、國道212線寶輪至衛子段公路改建等外聯通道竣工通車,紫雲橋、亭子湖環湖旅游公路等內暢網絡全面建成,昭化的“發展路”“幸福路”越走越寬,成功創建為省級交通強縣。
與此同時,該區大力實施城鎮“三改”“五化”工程,完成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1587戶,加裝電梯21部,建成綠道1.9公裡,新(改)建城市管網21.4公裡,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昭化鎮成功申報為首批省級百強中心鎮﹔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力度,落實街長制“網格化”,實現12個鎮農貿市場提質升級,創新實施“細胞工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讓城市街道更有“面子”、百姓生活更有“裡子”。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三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目標任務,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日前,昭化區舉行聚焦防返貧監測相關業務培訓會,會議出台了《2022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明確五大排查內容和七個步排查步驟。
“我們對全區6.3萬農戶進行集中排查,對部門推送風險線索戶和村級研判1.2萬重點農戶進行入戶核查,確定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68戶、幫扶措施262條、幫扶資金129.77萬元。”昭化區鄉村振興局負責人任良強介紹,該區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3545”防返貧排查監測機制,脫貧戶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1.8%,全力推動省級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創建。
目前,全區建制村通組道路、農村生產生活用電、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完成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16公裡,5G網絡重點鎮實現全覆蓋。持續開展宜居鄉村建設,鞏固提升居民聚居點218個,整村推進“廁所革命”示范村12個、改造戶廁3150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100%。
一項項榮譽是對努力和付出的肯定:集體經濟融合發展得到省委主要領導肯定性簽批,被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表彰為合並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試點先進縣﹔茯苓“種一休三”循環發展模式入選全國林業資源綜合利用典型案例,並在全國推廣﹔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連續三年榮獲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區、連續四年榮獲全省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縣區﹔“村能辦”經驗模式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全力推動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日益優良
利用廣播、宣傳車進行有聲宣傳,懸挂橫幅、發放資料提高群眾防范意識,召開壩壩會、專題會落實防治舉措……為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保護轄區生態環境,昭化區磨灘鎮全年共簽訂秸稈承諾書2250份,發放宣傳資料2300份、懸挂橫幅40余條。
“我鎮健全完善了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等‘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通過‘定人、定責、定區域’方式,定期和不定期深入村組、地塊開展禁燒巡查。”昭化區磨灘鎮宣傳委員王偉介紹,該鎮堅持以禁促用、疏堵結合,推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全鎮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大氣污染防治事關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磨灘鎮只是昭化區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2年以來,昭化區緊緊圍繞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工作目標,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繼續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集中攻堅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工業大氣污染物治理、工地及道路揚塵防控、秸稈禁燒等專項行動,持續改善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全面完成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信訪投訴案件辦結率達100%。
大力開展大氣污染“四源”專項整治,有效應對臭氧污染,全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達98.4%﹔深入推進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實施“兩河一江”小流域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全區主要河流地表水均達II類標准。
近日,昭化46株古樹被認定為四川省2022年新增一級古樹。
為了促進古樹名木科學復壯,多年來,昭化區深入推行林長制,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考核和林長巡山督導重要內容。完成營造林2.18萬畝,古樹名木“私人定制式”修復經驗全省推廣,柏林湖、翠雲廊(昭化段)成功創建為省級自然教育基地,棲鳳峽被認定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綠色生態”靚麗名片持續擦亮。(王菲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