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渠縣:巨筆如椽繪就幸福新畫卷

2023年01月07日11:2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地區生產總值邁上400億台階,366個村集體經濟項目全部落地,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越來越多的“招牌”、更加暢達高效的交通、越來越完善的教育醫療配套,詮釋了宕渠干部群眾念民之憂盼的責任擔當。

回首兩年來走過的路,四川渠縣腳步堅實。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緊緊圍繞“強富美高”、構“三地”興“三城”建“強縣”等宏偉藍圖,戰疫情、抗高溫、斗洪水、防風險,勠力同心,奮楫篤行,繪就精彩的“渠縣之變”,以“一域之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添彩。

踏浪前行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行走在這座城市,生機與活力處處顯現:主次干道車水馬龍,各大市場商圈繁忙熱鬧,中國西部輕紡服飾城裡機器快速運轉,渠縣智慧公路物流港內滿載貨物的車輛即將駛向遠方。

兩年來,渠縣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400億元能級,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8億元,七度榮膺“中國西部百強縣”,連續四年獲評“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數字的背后,是縣委、縣政府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一地一都一強縣”建設的堅實步伐,是百萬渠縣人民勠力同心、奮勇爭先的艱辛汗水。

過去兩年,縣委、縣政府搶抓重大戰略機遇,積極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助力“雙培育”,堅定聚焦“一首兩重”主導產業開展精准招商、強力推進項目攻堅突破。2022年集中開工4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71.5億元,69個縣級領導挂包推進項目總投資952.8億元,前11個月完成投資84.9億元,按目前進度,將超計劃目標約11.9%。

成績不止如此。“一首兩重”主導產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15.7%,西部服飾產業城入駐企業38家,2022年前10月產值突破37億元,渠心科技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四上”企業突破550家,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達到75.5%,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經開區成功創建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國西部服裝服飾產業承接基地”,每一步都振奮人心。

如今,廣袤無垠的鄉村涌動著另一番活力。在中灘鎮洋芋、油菜晚秋生產萬畝示范區,村民們正勞作著。

以糧油產業為核心,這片土地上充滿了科技與農業的碰撞。這裡有渠縣攜手中國科學院謝華安院士團隊,建成的1000畝水稻育種基地,並配套建設有基因檢測實驗室、無菌實驗室、分子育種實驗室,運用於水稻制種研發、食用大米蛋白精深加工,旨在利用前沿農業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牢牢抓實糧食安全的“科技芯”。

這片以有慶鎮、中灘鎮為核心,以及望江鄉、清溪場鎮部分范圍納入其中的區域,共計120平方公裡,是達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渠縣核心區)的項目范圍,涵蓋耕地面積約4.8萬畝。此前,渠縣已經建設有各類現代農業園區24個。

渠縣還全域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大力發展“2+N”特色農業,糧食總產突破70萬噸、實現十六連增,生豬出欄突破100萬頭,實施“一村一項目”366個,打造小微企業產業園、共富工坊76個,培育收入50萬以上模范村1個、20萬以上先進村7個……

近年來,渠縣入圍全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位列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榜單81位,並獲評“全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

破壁攻堅  創新改革激活發展引擎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去年7月,103歲的曾奶奶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用上了防走失裝置。在這一個月內,渠縣完成了包括曾奶奶家在內的160戶家庭適老化改造。這個由縣民政局牽頭打造的“宕渠e時代智慧養老院”,既有老年病專科醫院、養老服務評估中心、社會組織孵化中心、養老人才培訓基地等多個功能陣地,書法室、圖書室等各類功能室也一應俱全。依托於“互聯網+”和鄉鎮敬老院設立居家上門服務點,開辦養老集市,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效、便捷、周到的“線上+線下”居家養老服務。

像這樣更加便民、功能更多的微改革,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

兩年來,渠縣堅持用好“新三駕馬車”,不斷激活發展引擎。出台專項改革方案42個,推進改革試點10項,推出“微改革·微創新”15項、原創性原動力改革9項,國資國企、事業單位等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創新所帶來的活力全方位推動了高質量發展。

隨著改革的深入,渠縣已建成院士科創中心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5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收突破80億元,科技對經濟的貢獻度達到58%。

內“改”還要外“放”。在2022年11月舉行的中國西部服裝服飾國際貿易港招商發布會上,37家企業與渠縣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220.95億元,涉及服裝服飾銷售、外貿進出口、面輔料生產銷售、電商物流等領域。

近年來,渠縣高規格、高質量舉辦24場投資促進活動,簽約項目111個、總投資1280億元,阿裡巴巴犀牛制造等一批燈塔工廠搶灘登陸,“3類500強”企業增至15家,外貿進出口額突破1億美元。兩年來,渠縣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創新“財政獎補+金融降息、融資擔保”等財金聯動方式,實施“三員一點”等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

在開放合作的大舞台上,渠縣表現亮眼,獲評“最具投資價值城市”實至名歸。

以民為本  踐行初心增進民生福祉

冬日薄霧中,飛架渠江上的第四座大橋的輪廓愈加清晰,還有美麗的文峰山公園、煥然一新的老舊小區、全新落成的醫院大樓……兩年來,渠縣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城市形象越來越新。

兩年來,渠縣堅持規劃引領、建管並重,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生態公園密布,智慧小區林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4%,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6.4%,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宕渠新區建設如火如荼,紫天商業街、賨人裡、地旺財富中心等特色街區“秀”出城市個性,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至42平方公裡,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

兩年來,渠縣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70%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至40571元、20798元。醫共體改革給百姓穩穩“醫靠”,“1+10”寄宿制教育示范區基本建成。隨著達州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的建成,渠縣將邁入“大學時代”。渠縣還獲評“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入圍“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城市。

兩年來,渠縣聚焦“建成次級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目標,以交通先行奮力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實施項目60個,高效率推進兩高鐵、三高速、一航運、一航空建設,構建成渝“1小時通勤圈”,縣域“半小時交通圈”。

幸福美麗鄉村路建設完美收官,成達萬、西渝高鐵、鎮巴高速渠縣段開工,風洞子航運樞紐工程圓夢,四川首個縣域綜合智慧公路物流港建成,為融入雙城經濟圈再添助力。

土溪渠江大橋、三匯巴河大橋、寶清路改建工程等項目謀定后動,成功創建“省級農村四好公路示范縣”,向上爭取完成率、投資完成率全市第一,充分展現出渠縣人銳意進取、奮力拼搏之心。

文潤人心  奏響文化惠民精彩樂章

新年伊始,一場以“巴賨探源·宕渠遺珍”為主題的渠縣城壩遺址最新出土文物展開啟。

兩年來,渠縣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謀劃舉辦“詩意宕渠·創意未來”首屆原創詩歌詩詞會、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中華經典誦讀進鄉村、紅色電影展播系列活動,實現了月月有驚喜。30余場各類節會、400余場次惠民演出、3000余場次電影、4萬余冊書籍、30余萬份科技資料、30萬余人次醫療義診共同書寫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的惠民篇章。

在文旅融合方面,兩年來,渠縣聚焦打響“闕裡賨都 忘憂渠縣”文旅品牌,聯合打造“大巴山—大三峽—大遺址”巴文化旅游環線,“城壩遺址考古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巴文化傳承創新融合發展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發展規上文化企業23家,文創收入超145億元,入選全國縣域“詩和遠方”深度融合代表、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地區候選縣。

兩年來,渠縣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為抓手,著力拓展創建領域,人文精神煥然一新。全縣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3家、文明村鎮4個居全市第一位。以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引領,建成實踐所37個、實踐站415個,連續5年順利通過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驗收,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市第一名,文化正成為構“三地”興“三城”建“強縣”、建設“強富美高”社會主義現代化渠縣的強大力量和重要標識。

新起點、新征程,渠縣將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找准方向、方位、方略,激發動能、潛能、效能,為奮力譜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渠縣嶄新篇章奮斗不息。(戴靜文)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