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加出新空間 峨眉山蓄勢突圍

【重訪點位】峨眉山風景名勝區、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
【重訪背景】今年元旦假期,峨眉山景區游客接待量接近10萬人次,較2019年同比增長89.36%。
內行看門道。相較於游客接待總量,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何群看重的則是另一個數字——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峨眉山景區接待游客仍超2萬人次。
“這是6年以來的最高值。”何群解釋,假期末尾的游客接待量,最能反映今后一段時間的市場意願,“峨眉山旅游的新一輪峰值即將到來。”
進入后疫情時代,坐擁“峨眉天下秀”、文旅從業人員達5.5萬人的峨眉山市,迎來了文旅產業突圍的風口。
過去一年,記者數次來到峨眉山市,見証了當地在景區提質擴容、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新年伊始,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發現積蓄已久的動能已然開始轉化,當地正以“文旅+”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多維度著力拓展文旅產業發展空間
1月3日,峨眉山雷洞坪滑雪場,不少游客正享受冰雪運動的快樂。“周末的預售票已經售罄。”滑雪場工作人員的話,印証了峨眉山冰雪旅游的火爆。
近年來,圍繞景區擴容提質,峨眉山發展腳步未曾停歇:去年8月,營造的雷洞煙雲星空露營地項目亮相﹔12月,雷洞坪滑雪場正式營業﹔目前,金頂—千佛頂—萬佛頂步行道維修改造正在進行…… “以不變應萬變。”在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蘇真武看來,市場需求不會因疫情按下的暫停鍵而消退,變化的背后有一條不變的主線——傳統景區如何跟上時代步伐。他表示,峨眉山市近年來正以景區為核心,在多維度上拓展文旅產業發展空間。“新場景打造只是冰山一隅。”
如何把握不斷變化的市場?峨眉山將觸角伸向了承載海量數據的網絡空間。何群介紹,由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成立於2019年的四川領創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為峨眉山景區提供了包括游客畫像、偏好分析等在內的智慧文旅解決方案。數據印証:元旦假期,峨眉山景區近九成游客集中在35—45歲之間,游客呈年輕化趨勢。“我們跳出本地進行數字化項目探索。”何群介紹,目前正向天津、浙江等省市提供大數據智慧文旅服務。
空間的延伸,更體現在物理意義上。峨眉山市正將南部片區開發作為開辟峨眉山發展空間的主抓手,“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蘇真武表示,大力實施“峨眉南山”旅游綜合開發,不僅能夠使峨眉山形成“北上南下”的文旅新格局,同時也能提振南部片區經濟發展,補齊峨眉山市全域現代化的突出短板。
此外,峨眉山市還將提升峨眉山西部旅游承載能力,推進環峨眉山生態(醫)康養度假帶和峨眉康養城建設,以此提升康養度假吸納能力和旅游綜合承載能力。
以文旅產業為原點“文旅+”激發“化學反應”
“一個月前這裡還搭滿了腳手架。”見到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康養經理張丹時,她正和團隊一起測算著項目的建設進度。
行走在項目現場,記者看到主體建筑和園林景觀已完成,施工方正抓緊進行內部裝修。張丹介紹,目前項目一期包含的四川大學華西峨眉醫院及社區養老板塊已基本建設完成。“預計今年6月逐步投運。”張丹說。
作為峨眉山市首個即將投運的醫康養項目,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核心,預計可為19600人提供康養服務,滿足年45萬人次的門診需求,為當地創造直接就業崗位4000余個。
華西峨眉分院項目投資方代表、峨眉山京川國際康養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洪宇表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華西醫院的品牌及管理疊加形成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投資信心十足。
“文旅產業為原點,向外疊加做乘法。”在峨眉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看來,醫康養產業的發展,只是峨眉山近年來文旅產業融合延鏈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正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與文旅產業的優勢融合。”
在峨眉山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總規劃師熊瀚手中,記者看到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數據:2022年峨眉山市新增民宿45家。
峨眉山酒店民宿業何以逆勢上漲?熊瀚介紹,2022年,峨眉山累計兌現各類財政資金約8.5億元,惠及市場主體3.3萬余戶,“穩住的是信心,保住的是與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匹配的服務能力。”
此外,主打工旅融合的保樂力加威士忌游客中心項目將於2023年6月中旬正式開放。“游客中心有望在10年內吸引約200萬名游客。”疊川(峨眉山)麥芽威士忌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楊瀟說。
“我們希望將文旅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強大動能。”峨眉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峨眉山豐富的自然、文旅資源為基底,當地正在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使旅游業和制造業創新互動。
【聲音】
峨眉山市委書記李良:文旅為先導 爭創全國百強縣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峨眉山市將以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為宏觀願景,以建成世界級旅游景區、爭創全國百強縣為總體目標,以“生態立市”為戰略核心,以“文旅興市、產業強市”為戰略支撐,以“文旅先導、四化同步,城鄉融合、四區聯動”為實踐抓手,力爭到2027年經濟總量達700億元以上。
峨眉山市將文化旅游作為引領現代化建設的先導支柱,突出峨眉山景區極核帶動作用,著力推動“景城一體”新發展,打造世界級服務配套體系,持續推進峨眉南山旅游綜合開發,加快打通峨眉山景區“北上南下”交通大環線,重塑全域旅游新體驗新鏈路。實施消費提質擴容計劃,加快省級醫療康養服務聚集區建設,推動以文旅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制造業發展,大力發展先進材料、醫藥健康等產業,促進食品飲料、水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擴能提質,推動“高新輕淨”轉型再上新台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序實施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十大行動”,提標升級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提高“峨眉山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打通從“茶園”到“茶杯”全產業鏈,持續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實施營商環境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環境與礦產新材料聯合研究院等平台載體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扶持、科技成果轉化等激勵措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小清 王晉朝 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