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稻草堆裡扒出“金蛋蛋”

瀘州瀘縣11.5萬畝秋洋芋搶灘春節上市

2023年01月04日16:4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1月3日,瀘州市瀘縣立石鎮中咀村春雨農機專合社的秋洋芋(即“土豆”)迎來了豐收。幾十名村民在200畝的秋洋芋基地裡忙碌著,隻見村民手裡拿著鐮刀,快速扒開覆蓋在土裡的稻草堆,一個個圓乎乎的金黃色的秋洋芋便滾了出來。

“這個起碼有一斤多,今年基地的秋洋芋長得好,收的不是秋洋芋,收的是‘金蛋蛋’哦!“村民莫登蓮拿起手中的秋洋芋說。

土豆不種在土裡,而是在稻草下面,到收獲季節,翻開稻草,就像撿雞蛋一樣“撿”土豆。

“這種土豆沒有泥土,不用清洗,刨皮后就可切炒,省時又省力,外觀、口感與一般土豆無異。”春雨農機專合社社長黃光斌笑得合不攏嘴。土豆在春節期間上市,十分暢銷。他的200多畝秋洋芋,畝產1200斤,收入在20萬元以上。

“這是我們3個月前利用稻草覆蓋栽培技術種的秋洋芋。”瀘縣立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謝強介紹,“這種種植方法是將洋芋種在施足底肥的土裡,用稻草覆蓋,隨后開展正常的田間管理。這種方式能有效地減少勞作環節,減輕農戶的勞動強度,我們鎮種了4000畝秋洋芋,畝產可達1200公斤,預計總產量可達4800噸。按1.5元一斤估算,產值能上千萬元。”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擴面增產?“一是通過推進耕地進出平衡整治擴面﹔二是實施耕地輪作園地套作的方式來實現增產。”瀘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股副股長佘恆志介紹。

為擴大種植面積,瀘縣實施荒地“變”糧地行動,大力推進耕地“進出平衡”整治,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進出平衡”面積,因地制宜,擴種秋洋芋,實現荒地變“糧袋子”﹔同時為提高復種指數,瀘縣實施園地套作,充分發揮龍眼、柑橘等園地的土地利用率,利用果園間行距空土套種秋洋芋,實現一地雙收,在不減少果園產量的前提下,增加糧食生產﹔為促進一地多收,瀘縣開展耕地輪作,採取“地不留空、季不留閑”的耕作模式,推行“制種+”“旱田+”輪作秋洋芋,實現一地多收,不斷提高糧食產出率,達到糧食增產的效果。

“通過一系列措施,全縣今年種植秋洋芋11.6萬畝,目前逐步進入已收獲季,預計鮮薯產量達9.2萬噸,產值可達2.76億元。”瀘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農藥肥料股股長賀利業說。(曾佐然、余翔)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