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選擇,一生擔當
——記2022年度四川省“最美警務輔助人員”獲得者秦智毅

![]() |
秦智毅在轄區開展走訪。樂至縣公安局南塔派出所供圖 |
因為熱愛,他選擇了輔警﹔因為追求,他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好……他扎根基層派出所7年,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中練就了一身為民服務的“硬功夫”﹔他依靠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作風,確保了工作“零差錯”﹔他憑借貼心、熱心、暖心的服務舉措,贏得了群眾、轄區企業和單位的良好口碑﹔他用心用情解決群眾的難題,做好群眾的“幫手”、民警的“助手”,護航著社會多一分平安和溫暖。他就是樂至縣公安局南塔派出所曙光社區輔警秦智毅。
11月9日,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公安廳下發了《關於2022年度全省“最美基層民警”“最美警務輔助人員”“最美警屬”學習宣傳活動的通報》,秦智毅獲評2022年度全省“最美警務輔助人員”。
建立反詐檔案 打造無詐社區
曙光路社區位於樂至縣老城區,在社區的7500多名實有人口中,超過二分之一年齡都在60歲以上,而7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超過百名。老人防范意識薄弱,極易被詐騙分子利用,導致財產損失。如何守護好老年群眾的錢袋子,這成為了他進入社區后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你不能打錢,打不得!”秦智毅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一家旅館房中,一邊將屋內正在接電話的老大娘手中的電話搶過來,一邊大聲提醒:“你看我給你打了多少個電話,你怎麼不接?你知不知道你正在被人詐騙!”
“有沒有給他打錢?”稍微平復一下情緒后,秦智毅緩和了語氣。“沒有!”“錢沒被騙就好!”得到肯定答復后,秦智毅現場給老大娘進行了防詐教育……
今年3月28日,家住樂至城區的倪大娘接到了自稱是“公安部警官”的電話,稱他們在工作中發現倪大娘的賬戶涉嫌一樁販毒洗錢案,要對她進行刑事拘留。聽到這裡,倪大娘慌了起來,對方嚴肅強硬的語氣,一下子嚇住了倪大娘。按照對方指示,倪大娘添加了“公安部警官”的微信,並在對方發來的“刑事逮捕凍結管制令”圖片上,看到了自己的頭像、名字和身份証號。此時,倪大娘更加相信自己卷入了一宗重大案件,隨后對方要求核實倪大娘名下賬戶信息是否涉案,並要求她到一個無人的地方進行聯系,且不能告訴第三者。急於澄清自己的倪大娘已無暇思考,完全按照對方的指令操作。
3月28日下午,南塔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指令,樂至縣南塔街道轄區有一名電話機主正在被騙子冒充公檢法詐騙,要求及時勸阻。接到指令后,秦智毅立即撥打機主電話,並隨同民警一道尋找機主的地址。通過多方查詢,終於在城區的一家賓館內找到了機主倪大娘。經過耐心細致的勸說,倪大娘終於意識到自己被詐騙了。“幸好你們及時趕到,否則我的養老錢就被人騙走了。”倪大娘激動地對秦智毅說。
老年人,尤其是獨居老人,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鑽空子”。為此,秦智毅為社區的空巢老人制作了反詐預警檔案,覆蓋面更是從百余位空巢老人上升到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針對“宣稱以房養老、提供養老服務、銷售養老產品、投資養老項目、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六大類常見騙局,秦智毅和派出所裡專攻案件研判的民警,給老人們做了精確建檔。同時,結合老年人的家庭特點、健康情況、性格特點等,標記好可能遭遇詐騙的類型,為他們進行風險評級。
通過持續開展“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式的養老詐騙防范宣傳,堅持把反詐宣傳融入日常的每一次“義診”、每一次“細節”,進一步提升了轄區群眾識騙防騙能力,以社區網格“小平安”構筑社會“大穩定”。今年以來,秦智毅和同事們共組織開展“反詐義診”200余次,召開“警民直通車·防范養老詐騙”院壩會18次,曙光社區沒有發生過一起養老詐騙案件。
創新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建設和諧社區
把矛盾化解在社區,讓糾紛消弭於萌芽,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應有之舉。
群眾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矛盾糾紛,大都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但如果輕易放過,不從源頭上消除化解,很可能會逐步演化發酵,讓小問題變成大沖突。這不僅影響矛盾雙方正常的工作生活,也會給社區和諧安定造成隱患。
今年5月,一對夫妻怒氣沖沖地走進警務室,男子臉上還“挂了彩”。原來,夫妻倆因為家庭瑣事發生了爭吵,雙方互不相讓引發了肢體矛盾,最后到警務室來報案並且要離婚。秦智毅熱情地接待了夫妻倆,安撫好雙方的情緒后認真傾聽雙方的心聲。秦智毅發現,夫妻倆只是因為生活中很小的瑣事引起矛盾,並非無可調和。於是,秦智毅和社區民警一起聯合社區干部、司法調解員詳細了解了雙方的訴求,並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導夫妻恩愛一心,為兒女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困難共同克服。通過2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解,夫妻倆愁眉苦臉的進來,開開心心手牽手回家了。
為了有效調處好群眾的矛盾糾紛,秦智毅利用自身人熟、事熟、情況熟的優勢,充分發揮QQ群、微信群等網絡平台的作用,發動社區、司法所等力量,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處理”,讓群眾在矛盾解決的過程中“多辦事、少跑路”,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今年以來,共調處化解矛盾糾紛160余起,化解成功率達99.5%。
堅守為民初心 打造平安社區
群眾看公安,關鍵是看平安。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是群眾對公安工作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
秦智毅負責的曙光社區,屬於樂至的老城區,轄區內老舊小區多、久居老人多、安防設施不健全,警力有限,轄區內的平安類社會組織力量分散、動力不足。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如何讓群眾住的安心、出門放心,成為擺在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治理難題。
狀況復雜、警力有限,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工作成為破局關鍵。在派出所領導和社區的支持下,秦智毅和社區民警聯合學校醫院、公園廣場、商業小區相關力量,整合社區綜治力量、單位內部保安、治安志願者等多方人力資源后,組織成立了紅袖套巡邏隊。
常態化治安巡邏、全覆蓋式宣傳引導、點對點承接群眾交辦事項……此后,城區街道的大街小巷裡,總能看到巡邏隊的身影。巡邏隊員在巡邏時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可為偵查辦案提供有效線索。巡邏隊還承擔著法律宣傳、安全檢查等工作,隊員們既是治安巡防員,也是街道治理的社情信息員。
今年5月26日凌晨,秦智毅和隊員在城區巡邏途中,發現一名男子在小區樓下鬼鬼祟祟,舉止有異。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秦智毅發覺這人不對勁,於是立刻和隊員一起悄悄走近查看,發現該男子正在盜竊摩托車。秦智毅和隊員一起迅速將該人抓獲,最終成功破獲一起城區系列盜竊摩托車案,為群眾找回被盜摩托車20余輛。今年以來,曙光社區盜竊案件發案率下降了62.07%。“現在把車停在樓下感到放心了很多,不再擔驚受怕了。”在社區居住了多年的吳大爺說。
不同的肩章,同樣的堅守。雖然是一名輔警,但秦智毅一直堅守自己的初心,不忘入警的信仰,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責任擔當,用青春書寫忠誠,把熱血奉獻帥鄉。(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