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黨建引領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峰會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黨建創新項目發布會>>新聞動態

重慶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的通知

2022年11月24日19:02 |
小字號

重慶市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四川省廣安市人民政府,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

2022年8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規劃背景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工作原則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優化重慶都市圈發展布局

第一節  強化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

第二節  推動周邊城市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

第三節  輻射聯動重慶都市圈周邊區域發展

第四章  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第一節  構建重慶都市圈立體交通系統

第二節  暢通對外交通網絡

第三節  強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第五章  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節  共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第二節  共建現代服務業高地

第三節  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第四節  推動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發展

第六章  協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第一節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第二節  發揮西部(重慶)科學城引領作用

第三節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費目的地

第一節  合力提升消費供給能力

第二節  推動文化旅游合作發展

第八章  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第一節  推動生態共建共保

第二節  加強環境污染協同治理

第三節  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第九章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第一節  合力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

第二節  共享高水平開放平台

第三節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第十章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第一節  共建高標准市場體系

第二節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第三節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第十一章  促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第一節  共享優質教育文化資源

第二節  打造健康都市圈

第三節  提升社會保障服務便利化水平

第四節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體系

第五節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第十二章  推動規劃有效實施

第一節  健全重慶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機制

第二節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前言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要求提升重慶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帶動中心城市周邊市地和區縣加快發展,培育發展現代化重慶都市圈,推動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這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未來一個時期重慶都市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重慶都市圈的指導意見》要求,編制《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規劃期至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重慶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約束性文件和制定相關規劃、政策的依據。

重慶都市圈由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以下簡稱中心城區)和緊密聯系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包括重慶市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21個區和四川省廣安市。2020年,重慶都市圈常住人口約2440萬人,總面積3.5萬平方公裡,其中平壩面積約0.31萬平方公裡、丘陵面積約2.14萬平方公裡、山地面積約1.05萬平方公裡。

第一章  規劃背景

近年來,重慶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體化程度持續提高,已具備培育形成現代化重慶都市圈的基礎條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城鎮化率達到74%。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在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數字經濟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大成長潛力的產業集群。創新資源加速集聚,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密集落地。城鎮體系逐漸完善,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超過千萬、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中小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口加速回流。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成效顯著,構建起東南西北空立體通道體系和空鐵水公口岸體系,門戶樞紐地位凸顯。人文交流和經貿往來密切,渝廣合作走深走實。與此同時,重慶都市圈整體實力、空間布局、同城化水平等與國內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基礎設施、協同創新、公共服務等領域還有不少短板需要加快補齊,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和常態化協商機制尚未形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深入推進。在此背景下,推動重慶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重慶在推進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區域輻射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強化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功能,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利於充分發揮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的示范作用,加快吸引生態功能區人口向城鎮化地區集聚,加快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保護長江上游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有利於深入推動川渝合作,引領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全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為統領,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促進中心城區和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統一市場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建設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重慶都市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堅強支撐,更好助推長江經濟帶和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第二節  工作原則

輻射帶動、優勢互補。發揮比較優勢,強化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功能,加快周邊城市擴容提質,促進城市功能互補和產業分工協作,以大帶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點帶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融合,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的重慶都市圈發展格局。

改革引領、創新驅動。牢固樹立同城化發展理念,強化改革的先導和突破作用,加快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路徑,釋放改革集成效應。加快制度、政策和模式創新,面向國內外加快集聚創新資源,推動科技創新應用與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長江上游生態大保護,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加強生態環境協同監管和共同保護,優化山水生態格局,構建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場主導、開放共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營造市場統一開放、要素自由流動的發展環境,提高參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整體經濟效率,構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開放發展新體制。

共建共享、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激發創新創業創造熱情和共建共治共享動力,著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多元包容的社會治理格局,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重慶都市圈發展能級邁上新台階,同城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優勢更加彰顯,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初步建成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重慶都市圈。

中心城區帶動周邊區(市、縣)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成型。中心城區發展方式加快轉型,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優化,周邊區(市、縣)經濟活力、人口承載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中心城區和周邊區(市、縣)優勢互補、分工合理、良性互動、協調融合的發展格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左右。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軌道上的重慶都市圈基本成型,鐵路公交化列車、跨區域城際客運公交逐步常態化開行,基本實現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市、縣)1小時通勤。現代化綜合立體對外運輸大通道加快建成,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成網,水資源、能源實現安全供應和互保互濟。

協同創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共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聯動的創新網絡。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共建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和創新基地,催生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實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產業協作能力明顯增強。產業協作效率明顯提升,初步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構建起主導產業明確、梯次配套、緊密協作的現代產業體系,呈現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雛形。大數據智能化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費目的地邁出重大步伐。

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堅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先行先試,內陸改革開放引領功能更加凸顯,跨行政區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擔機制更加完善,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總體消除,統一市場體系基本建成,重大開放平台功能充分釋放,營商環境國際一流。

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大幅提高。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低於89.4%,跨界河流水質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逐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初步建立。教育托幼、醫療衛生、健康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不斷提升,就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基本實現同城化,區域協同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到2035年,重慶都市圈重點領域同城化全面實現,綜合經濟實力、資源配置能力、市場主體競爭力大幅躍升,融入全球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建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民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重慶都市圈,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第三章  優化重慶都市圈發展布局

以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為導向,順應產業升級、人口流動、空間演進趨勢,構建中心城區帶動周邊區(市、縣)共同發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空間格局。

第一節  強化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

優化中心城區功能。瞄准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支持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全面提升城市的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營商品質,打造重慶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強化金融、商務、研發等高端服務功能,加快集聚國際人才、全球資本等高端要素,全面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加快培育戰略科技力量,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鏈高端環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產業結構,全面提升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長嘉匯、廣陽島、科學城、樞紐港、智慧園、藝術灣等城市名片,引領帶動中部歷史母城、東部生態之城、西部科學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協同發展。

推動城市瘦身健體。落實“三區三線”,全面提升耕地保護水平,加快構建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科學劃定城市邊界,優化內部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增加高品質生態、生活、生產空間供給。合理控制開發強度、人口密度,積極破解“大城市病”,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促進東、中、西三大槽谷協調發展,推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適當疏解中心城區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基地等功能與設施,以及過度集中的省市級醫療、教育、體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推動集約發展。

重塑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保護城市歷史文脈,嚴禁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挖湖造景,嚴禁侵佔風景名勝區內土地,嚴禁隨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樹。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補齊社區服務設施短板,推動廢棄老舊廠區轉變為新興產業空間,把巴渝優秀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街區、景點景區,提升人行道、邊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邊空間品質,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以長江、嘉陵江為主軸,沿三大平行槽谷組團式發展,系統開展“兩江四岸”整體提升,打造109公裡“清水綠岸”,高水平打造世界級濱江公共空間和城市山地生態公園。

第二節  推動周邊城市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

堅持全域統籌、一體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創新創業、產業體系、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城鄉治理等領域同城共建,積極承接中心城區產業轉移和功能外溢,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建成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現代化郊區新城。

提升周邊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品質。加強璧山區、江津區、長壽區、南川區與中心城區一體規劃,統籌交通、市政、產業、公共服務等布局,著力打造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承接地,率先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支持涪陵區、永川區、合川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打造中心城區向外輻射的戰略支點,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務中心,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能級,打造輻射周邊的活躍增長極。發揮榮昌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聯動成渝、聯結城鄉的紐帶作用,實施橋頭堡城市交通西向工程,深化城鄉融合改革試驗,做強優勢制造業集群,增強人口和要素資源吸引力。用好渝西高鐵、襄渝鐵路,研究論証重慶渝北至四川廣安的鐵路項目,支持廣安市加快與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著力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補齊區縣城區短板弱項。順應人口流動趨勢,持續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增強區縣城區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促進區縣城區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實現公共設施能力與常住人口規模匹配。支持四川省華蓥市、鄰水縣、武勝縣、岳池縣開展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創建,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強化制造業配套、物流服務等功能,引導人口合理流動,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協作高效的新型衛星城。

建設跨區域合作發展功能平台。以跨省市區域合作功能平台為重點,率先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推動在規劃統籌、政策協調、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催生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加快形成系統集成、“以點帶面”綜合效應。川渝高竹新區,重點探索城市新區管理權所有權適度分離,推動在一體規劃、設施互聯、產業共興、園區共建、環境共治、利益共享等領域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有效承接重慶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合(川)廣(安)長(壽)協同發展區,發揮交通區位、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比較優勢,重點加強產業、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協同完善政策標准體系,探索建立招商引資協同推介機制和土地指標、土地儲備統一管理機制。

第三節  輻射聯動重慶都市圈周邊區域發展

充分對接川黔區域經濟布局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布局,依托干線鐵路、城際鐵路等交通廊道推動重慶都市圈向六個方向對外輻射、協同聯動。西北向,依托成渝中線高鐵、成渝高鐵、渝遂鐵路等交通廊道,聯動遂寧、內江、資陽等地一體化發展,推動重慶都市圈與成都都市圈高效銜接。北向,依托蘭渝鐵路、渝西高鐵等交通廊道,聯動南充、達州、巴中等地一體化發展。西南向,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渝昆高鐵、成渝鐵路等交通廊道,聯動瀘州、自貢、宜賓等地一體化發展。東北向,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鐵和渝萬鐵路等交通廊道,聯動墊江、梁平、豐都、忠縣等地一體化發展。南向,依托渝貴高鐵和渝貴鐵路等交通廊道,聯動遵義等黔北地區一體化發展。東南向,依托重慶至黔江高鐵、渝懷鐵路、烏江航道等交通廊道,聯動武隆等周邊區(市、縣)一體化發展。

重慶都市圈空間布局圖

第四章  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以提升內聯外暢水平為導向,強化門戶樞紐功能,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能源和水安全保障體系,形成互聯互通、功能完備、管理協同、便捷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第一節  構建重慶都市圈立體交通系統

共建軌道上的重慶都市圈。堅持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建設,有序構建周邊城市與中心城區互聯互通、便捷通勤的軌道交通網絡。推動江津區、銅梁區、合川區等至中心城區市域(郊)鐵路建設,規劃建設中心城區至永川區、南川區、大足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等重慶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推進軌道交通引入機場、鐵路樞紐。高質量開展軌道站點TOD開發。

織密道路交通網。實施中心城區向外射線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加密川渝、渝黔等高速公路省際通道,完善重慶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優化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銜接,加快同城化通道、進城連接道、越江通道、穿山隧道建設,暢通中心城區進出通道。推動周邊城市快速聯通,加快區域聯絡線建設,促進城市間互聯互通向直連直通升級。實施川渝毗鄰地區(以下簡稱毗鄰地區)省際國省道升級改造,實現國道基本達到二級及以上技術標准、省道基本達到三級及以上技術標准。暢通四好農村公路“微循環”,消除“斷頭路”“瓶頸路”“寬窄路”。

提高運輸服務效率。推動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運營管理銜接融合,利用渝西高鐵等鐵路富余能力開行周邊城市至中心城區的公交化列車。實施鐵路樞紐建設工程,優化與樞紐相配套的軌道交通、長途客車、公交車設施,提升一體化銜接換乘水平。新(改、擴)建廣安東、合川東、永川南、江津南、長壽北、涪陵北、綦江北、銅梁、大足石刻、潼南南等綜合客運樞紐。深化國家公交都市建設,構建重慶都市圈一體化公路客運網絡。實施區縣域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推進具備條件的毗鄰地區開行公交線路和中心城區近郊班線公交化,農村客運與城市公交有效接駁。推行重慶都市圈內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票式”“一碼暢行”,探索高頻次通勤乘車實行月票、年票、積分等多樣化票制。

第二節  暢通對外交通網絡

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一體規劃布局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新機場軌道交通、快速通道、換乘樞紐等,做優“重慶飛”航班中轉產品,統籌異地城市候機樓建設運營,提升輻射周邊的能力。完善通用機場布局,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加強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擴大民航空域資源分配,織密國際航線網絡,優化空域結構,逐步建立與國際航空樞紐相匹配的空域格局。建設航空貨運基地,開辟全貨機航線航班,加快培育空中中轉、陸空聯運模式,鼓勵物流企業與重慶機場開展公路和航空聯運服務,暢通全球主要地區的航空物流大通道。

建設國家級鐵路樞紐。加快建設成渝中線、渝昆、渝萬高鐵、重慶至黔江高鐵,積極推進干線鐵路規劃建設,逐步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加快構建廣安經南充至成都等快速通道,實現與重慶快速連通。著力構建“三主五輔”出海出境鐵路貨運通道。推進普速鐵路成環成網,加快鐵路專用線進重要樞紐港區、大型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

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深化三峽水運新通道前期論証,加快長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級渠化,推進長江、嘉陵江干支流航電樞紐建設和船閘改造提級,暢通重慶都市圈高等級航道網絡。推進果園港、龍頭港等內河港口建設,加快建設區域性重點港口和專業化支點港口,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協作的現代化港口群。加強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合作,促進區域港口碼頭管理運營一體化。

打造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功能,依托多模式集疏運網絡銜接重慶市國家物流樞紐核心承載地和廣安、永川、合川等區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功能完備、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物流樞紐體系。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高興鐵路物流基地、魚嘴貨運站南場站新建集裝箱功能區工程等建設,打造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和運營組織中心。建設廣安內陸無水港,加快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建設。

第三節  強化能源和水安全保障

構建一體化水安全保障網絡。統籌重慶都市圈水資源配置,研究實施跨區域重大蓄水、提水、調水工程,構建多源互補、引排得當、區域互通、集約高效的現代水網體系。建立跨行政區水源地保護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建設。統籌防洪減災設施建設,實施長江干流重慶中心城區等河段堤防全面達標建設,開展嘉陵江、渠江、涪江、綦江、烏江等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和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協同提升城鄉防洪能力,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實施防洪控制性水庫聯合調度,完善防災綜合調度機制和協同排查機制,構建“功能完備、調度科學”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提高流域防洪和水資源管理水平。

強化能源高效保障。加快建設外電入渝特高壓輸電通道,加速川渝電網一體化進程,完善重慶都市圈500千伏主網架及配套工程,重點建設哈密北—重慶特高壓直流、天府南—重慶特高壓交流工程,推進永川、新玉、中梁山、金山—明月山等一批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規劃建設兩江燃氣二期等調峰電源,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完善天然氣骨干管網布局,支持加快推進川氣東送二線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推進涪陵頁岩氣、南川頁岩氣、潼南—合川天然氣穩產增能,強化頁岩氣安全生產。加快銅鑼峽、黃草峽等地下儲氣設施建設,適時啟動萬順場等地下儲氣庫建設,打造百億方儲氣庫群。完善成品油儲運設施,建成中航油西南戰略儲運基地(長壽),搬遷伏牛溪油化品倉儲基地。爭取納入國家煤炭重點保供區域,建設珞璜港、合川三匯壩、川東(高興)、綦江—萬盛等儲煤基地,儲備能力達到400萬噸以上。加快氫能推廣應用,探索建設成渝“氫能走廊”。

第五章  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大數據智能化發展主攻方向,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構建重慶都市圈中心至外圍梯次分布、鏈式配套、緊密協作的產業格局。

第一節  共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加強產業協作。發揮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的牽引作用,推動中心城區產業高端化發展,強化周邊城市產業配套功能,加快形成研發在中心、制造在周邊、鏈式配套、梯度布局的產業分工體系。提升中心城區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型制造業,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支持周邊城市承接創新孵化成果,聚焦2—3個細分領域培育骨干支柱產業。引導永川區、合川區、江津區、璧山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和廣安市重點發展整機、整車、高品質消費品等產業﹔引導廣安市、長壽區、涪陵區、南川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重點發展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和頁岩氣、氫能等產業。有序推進產業承接轉移,發揮要素成本、市場和通道優勢,以更大力度、更高標准承接東部地區和境外產業鏈整體轉移、關聯產業協同轉移,有效管控產業轉移安全風險,補齊建強產業鏈。

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生物技術、綠色環保等重點領域,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應用,推動集群化、融合化、生態化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基地。實施支柱產業提質工程,大力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新模式應用,加快打造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材料、特色消費品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強未來產業前瞻謀劃,聚焦可能對產業形態產生顛覆性影響的前沿科技領域,加強相關技術研發布局,加快搭建應用場景,積極培育空間互聯網、生命科學等具有引領作用的先導產業。

第二節  共建現代服務業高地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強服務業標准化、品牌化建設,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牽引,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立足西部、輻射東盟、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具有經濟帶動力、區域輻射力、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體系。推動金融機構高質量集聚,加快江北嘴—解放碑—長嘉匯金融核心區建設,依法合規引進培育新型金融機構,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布局后台服務中心。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信息網絡、服務平台一體化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重慶都市圈協同布局、提供同城化服務。有序推進中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打造私募基金西部高地。開展本外幣合一賬戶體系試點,推進跨境金融業務創新和人民幣跨境使用,探索共建中新(重慶)金融合作產業園。建好國家金融科技認証中心,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和創新監管試點,推動中新金融科技合作。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創新貿易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域申建科創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探索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准體系。

提升現代物流發展水平。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和組織中心作用,加快完善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國際多式聯運物流服務網絡,打造多元化、國際化、高水平物流產業體系。構建高質量制造業供應鏈服務系統,提高供應鏈智慧化水平。推動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升級電商物流服務系統,拓展跨境電商物流服務網絡。完善城鄉三級物流體系,推動發展重慶都市圈同城化即時配送、寄遞服務。建設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延伸冷鏈物流產業鏈。加快物流標准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建設重慶都市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服務效率。積極發展嵌入式物流、倉配一體化物流、第四方綜合物流等新模式新業態。引進培育物流網絡化運營龍頭企業,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

推動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引導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生產服務型企業創新服務供給,提升制造業服務化水平和全產業鏈價值。在研發設計、科技服務、商務咨詢、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聯合打造一批服務品牌。依托優勢企業培育發展工業設計中心,建設重慶工業設計產業城。推動國家質檢基地(二期)、食品藥品檢測基地建設,高水平打造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培育發展國際化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商務咨詢服務水平。推動會展業市場化運作,打造若干具有國際或全國影響力的綜合性、專業性品牌展會,推動會展業和商業、文化、體育、旅游等融合發展。加快建筑工業化、數字化、網絡化升級,打造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產業體系。

第三節  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有序推進數字設施化、設施數字化,促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應用協同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

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5G、千兆光纖等基礎網絡,規劃部署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空間互聯網和量子通信網等未來網絡設施,打造泛在互聯立體網絡體系。強化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作用,打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重點城市的國際數據專用通道。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擴容增能,加快重點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成渝節點,統籌布局大型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加快建設同城雙活、同城災備、異地災備等數據中心。建設各類科學計算、工程計算領域超算中心,打造國家級超算資源集聚高地。加快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推動交通、水利、能源、公共安全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實現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多場景應用。

合力打造數字產業新高地。優化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促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協同發展,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軟件、集成電路、智能硬件等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建設西部信息安全谷,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信息技術生態體系。推動數字技術在傳統產業領域深度應用,實施企業“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全面提升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和農業數字化水平。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共建成渝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區域協同公共服務平台和服務體系,構建全國領先的“5G+工業互聯網”生態。

強化數字化治理。探索建立統一標准、開放互通的公共應用平台,推動重慶都市圈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強化與企業數據平台對接,有序擴大公共數據開放。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筑樓宇等的數字化管理,穩步推進“數字+”與運營管理各領域深度融合。完善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機制,加快提高治理數字化水平。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推動居家生活、就業創業、旅游休閑、購物消費、健身運動、交通出行等各類場景數字化,促進公共服務、社會運行和治理方式創新,構筑全面暢享的數字生活。探索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准,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積極參與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及移動支付創新應用。

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加強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增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可靠性和安全防護能力,加強數據、信息安全監管,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提升數字安全水平。推進面向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新型融合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完善網絡安全防護設施,建設一批網絡安全監測、感知、防護、測試、演練平台,構建高效先進的網絡安全綜合防御體系。

第四節  推動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發展

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深化農業全產業鏈合作共建,推動生產、加工、科技、品牌一體化發展,共建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聯動實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保障重慶都市圈糧食、生豬、蔬菜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壯大綠色蔬菜、特色水果、調味品、名茶葉、中藥材、肉蛋禽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揮渝西地區土地富硒優勢,發展特色富硒農業。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榨菜出口基地、全國火鍋產業基地。壯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特色產業,打造“都市慢生活”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培育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組建一批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聯動開展重點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証管理,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証試行,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提升“巴味渝珍”“華蓥山”等地域品牌形象,塑強一批精品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農業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健全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統籌布局重慶都市圈產地初級市場、交易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暢通優質農產品進入城市的“最后一公裡”。

第六章  協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健全跨區域創新合作機制,共建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使重慶都市圈成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誕生地,加快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第一節  集中力量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突出科學策源、技術發源等核心功能,加快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團隊,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原始創新集群和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培育建設優勢領域國家實驗室,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重慶基地,培育和完善超瞬態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謀劃建設大數據智能計算、山地城鎮建設安全與智能化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生態環境、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優勢領域,高標准打造“重慶實驗室”。優化重組和新建一批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打造國家重點實驗室“預備隊”。強化科研力量配置,加快建設“雙一流”大學和知名科研機構,聯合中科院、國內外知名高校打造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推動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等大科學中心建設。瞄准先進制造、材料、能源等領域,開展原創性、顛覆性和交叉融合創新,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第二節  發揮西部(重慶)科學城引領作用

推動全域創新賦能。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聯動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等,建立創新政策跨區域協同、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產業鏈跨區域聯動機制,形成“一城引領、多園支撐、點面結合”的創新格局。依托綜合性科學中心原始創新基礎功能,推動科學城與大學城融合創新,聯動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巴南區、江津區等拓展園,加快形成源頭創新產業生成、科技服務創新生態引領功能。高標准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瞄准新興產業設立開放式、國際化高端研發機構,加快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高起點建設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加強生態保護和綠色低碳循環技術攻關,以智慧化為引領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支持廣安以廣安(深圳)產業園為載體,加強與西部(重慶)科學城等合作,構建川渝粵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國家畜牧科技城,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區域級畜禽基因庫、國家區域性畜禽種業創新基地。加快建設創新型區縣、創新型園區,因地制宜推動差異化創新發展,打造圈層式科技創新方陣。建立重慶都市圈創新聯盟,鼓勵共用科技創新平台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同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協同。圍繞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努力在智能汽車、集成電路、輕金屬材料、先進感知、工業大數據、生物醫藥、中醫藥、環保裝備、頁岩氣、玄武岩新材料等領域創建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和綜合性檢驗檢測平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龍頭企業加強技術攻關、參與標准制定修訂,推動科技企業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支持創新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加快打造一批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平台,共謀研發目標、共擔科技項目、共享科技成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電子元器件等領域瓶頸,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

第三節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培養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協同實施“重慶英才計劃”和“小平故裡英才計劃”,共同辦好“重慶英才大會”,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靶向集聚海內外優秀人才,打造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支持計劃和“博匯巴渝·智創未來”博士后培養專項,造就一批學術技術帶頭人、技術精英及青年科技人才。實施千名科研人員交流挂職培養計劃,促進科技創新、項目合作。定期發布重慶都市圈緊缺人才目錄,建立人才共同招引和柔性使用機制,共建共用專家人才庫。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改革。

推動全面創新改革。探索建立企業需求聯合發布機制,推行“揭榜挂帥”“賽馬”等技術開發項目管理方式。在地方人才類和基礎研究類科學基金項目中推行經費“負面清單+包干制”。持續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

優化創新政策環境。推進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加快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高水平發展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吸引全球知名創投公司來渝設立投資機構,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探索科技型企業專利保險,探索發展知識價值、產學研融合、科創小微企業相關信貸服務。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落地建設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支持與國(境)外創新主體聯合開展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技術創新。探索共同組建科創基金池,推動科技創新券互通互用,推廣應用新興產業專利導航決策機制,有序推進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探索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創新。

第七章  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消費目的地

堅持高端化與大眾化並重、快節奏與慢生活兼具,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市場新需求,不斷增強巴渝消費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建設具有中國味、巴渝韻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第一節  合力提升消費供給能力

推動消費供給升級。以改善民生為導向,統籌考慮各類消費需求,提升供給水平、改善消費環境,更好地滿足國內需求、服務國內大循環。實施“巴渝新消費”行動,以質量品牌為重點,建立綠色、健康、產品多元化供給體系,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加大“渝貨精品”推廣力度,傳承振興巴渝老字號,鼓勵創建美食購物等消費地標,塑造更多城市特色消費品牌。發展參與式、體驗式、個性化定制等消費模式和業態,增加文化藝術、康養休閑、旅游等服務消費供給,開發音樂演藝、體育運動、溫泉、內河游輪等特色化、品質化消費產品。提升智能產品和數字內容服務供給,促進數字化消費。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美麗經濟。

營造高品質消費空間。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引領,提升消費的國際化、品質化、便利化水平,更好地促進內外需求協調發展。高水平建設國際消費核心區,統籌中央商務區、長嘉匯大景區和寸灘國際新城規劃建設,推動高端商業商務集聚互動,培育郵輪經濟等國際消費新業態,打造世界知名商圈。分類推進中心城區核心商圈改造提升,建設國際化、綜合性消費地標。擴大周邊城市高品質消費供給,提升廣安、永川、涪陵等消費能級,每個區(市)升級打造1個城市骨干商圈,適度均衡布局城市新興商圈。營造多功能消費場景、生活場景和文化場景,差異化培育一批歷史文化街(鎮)、特色商業街區、旅游休閑街區和特色美食街區。

打造知名消費品牌。集聚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首牌經濟”“首秀經濟”,打造國際品牌西部首選地和國內品牌“世界櫥窗”。加快建設國際購物名城,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市內免稅店及其離境提貨點。弘揚巴渝美食文化,薈萃全球美食精品,推動中外飲食文化交流,擴大“重慶火鍋”“重慶小面”等品牌影響力。加快建設文化名城,高標准打造釣魚嘴音樂半島、九龍美術半島、大足石刻文化公園、銅梁龍文化演藝中心,建設音樂、美術、雕塑、龍舞文化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巴渝文化藝術精品,探索舉辦國際性文娛演出、藝術品展會,打造國際化多元化的文化傳播地。加快建設體育賽事名城,集聚國內外大型賽事資源和品牌,提升重慶國際馬拉鬆、長壽湖國際鐵人三項賽、永川國際女足邀請賽、“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等影響力,加快兩江足球賽事中心、國際小球賽事中心建設,推動全民健身、賽事經濟協同發展,打造體育健康休閑消費集聚地。加快建設“不夜重慶”,擦亮“兩江游”等夜間經濟名片,升級打造“不夜重慶”生活節,建設體驗豐富、包容多元的國際知名夜生活目的地,創建高能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加快打造現代時尚之都,發展時尚產業,完善時尚設施,培育一批渝派時尚品牌,豐富“潮生活”,引領“潮經濟”。

第二節  推動文化旅游合作發展

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線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美麗山水和巴渝人文資源,以紅色游、都市游、遺產遺址游、生態游等為重點,聯合塑造一批國際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線路,建設彰顯山魂之雄、水韻之靈、人文之美的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提升“山城夜景”品牌,高標准建設寸灘國際郵輪母港,發展長江生態島鏈游,精心打造一批展現立體山水都市風貌的旅游景區。整合溫泉資源,做強“五方十泉”、做優“一圈百泉”,推動溫泉游與生態游、休閑游、觀光游等業態融合,做靚世界溫泉之都品牌。保護提升紅岩村、曾家岩、虎頭岩“紅色三岩”,串聯偉人將帥故裡等經典紅色旅游景區,打造貫通重慶都市圈的紅色文化體驗線路。提升大足石刻、南川金佛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知名度和影響力,支持合川釣魚城、涪陵白鶴梁、廣安大小良城申遺,開發銅梁龍、綦江版畫、榮昌夏布、大足石雕、岳池曲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游。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依托重慶工業博物館、鋼鐵文化博覽館、三線建設遺址等,打造一批工業文化旅游景區。統籌自然生態和都市田園旅游精品景區建設,豐富生態旅游產品和業態,打造環中心城區文旅休閑帶。

合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建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強化以旅游交通為重點的旅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交通干線與景區串聯,聯合打造快旅慢游服務共同體。推進智慧旅游體系建設,完善文旅大數據平台、旅游信息庫,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區大客流預警等信息聯合發布機制,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聯合打造重慶都市圈旅游形象品牌,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聯合推廣活動,舉辦西部旅游產業博覽會、山水重慶夜景文化節、華蓥山旅游文化節等旅游節會,探索推出“暢游重慶都市圈”“惠民一卡通”等產品。對接國際標准,推進旅游服務規范與質量標准統一、旅游市場管理協同、旅游企業資質互認,提升重慶都市圈旅游服務質量。

第八章  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全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一節  推動生態共建共保

合力打造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帶。強化河湖長制,依法劃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庫、濕地等水生態空間“藍線”“綠線”,構建以長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烏江為主體,其他支流、湖泊、水庫、渠系為支撐的水系生態廊道。全面推行林長制,健全天然林用途管制和保護監管制度,加強華蓥山、明月山、銅鑼山等重要山體生態廊道保護。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加強與周邊地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統籌銜接。科學規范、優化整合各類自然保護地,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長江干流兩岸城市規劃范圍內濱水綠地等生態緩沖帶建設,推進長江消落區生態修復及保護,禁止在長江干支流岸線1公裡范圍內新(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協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強化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建設。設立長江上游生態保護法院。

強化生態系統修復。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分區分階段因地制宜推進全域生態修復。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實施“兩岸青山·千裡林帶”和森林質量精准提升工程,促進森林生態系統休養生息,推進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耕地、污染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有效防控森林火災,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強化重要水源地、人口密集場所周邊地災隱患點綜合治理。穩妥推進生態敏感區生態搬遷。實施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強關閉礦山地質災害和生態破壞風險防控,推動關閉煤礦礦井水治理。以蓄水、保土、造林、種草為重點,因地制宜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

第二節  加強環境污染協同治理

建立統一的環保標准和協同治理體系。聯合開展重慶都市圈現行環保標准差異分析評估,率先實行統一的地方生態環境標准和執法自由裁量標准。堅持一張負面清單管全域,嚴格執行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體系,統一“長江支流”“沿江1公裡”“合規產業園”等管控對象的界定標准和管控尺度。完善生態環境跨區域聯合執法機制,開展交界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合督察。統一布局、規劃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施環境質量聯合預報預警。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區域聯合審查審批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共同預防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加強噪聲污染綜合治理,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

推進跨界水體環境治理。開展聯合巡河,加強工業污染、畜禽養殖、入河排污口、環境風險隱患點等協同管理。深化排污口設置管理改革,加快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統籌規劃建設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推進水域“清漂”聯動。在長江、嘉陵江一級支流開展水環境治理,開展小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升級改造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加大城鄉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毗鄰地區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布局、共建共享,健全管護機制。

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立重污染天氣共同應對機制,推進應急響應一體聯動。聯合制定毗鄰地區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整治計劃,推進毗鄰地區交通、工業、生活和揚塵污染協同治理。實施“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提升清潔運輸比例,淘汰超排放的車輛、工程機械和老舊船舶,基本消除冒黑煙現象。協同推進船舶和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改造,促進岸電常態化使用。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例。推進細顆粒物(PM2.5)、臭氧(O3)系統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加強土壤污染及固廢危廢協同治理。以沿江工業園區、礦山等受污染土壤為重點開展風險管控和修復。聯合實施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嚴控農業面源污染。探索建立固體廢棄物跨區域轉移合作與利用處置補償機制,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統籌規劃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回收基地和危險廢物資源處置中心。依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行為。加快“無廢城市”建設,統籌推進鎮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全覆蓋、區縣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全覆蓋、區縣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全覆蓋。開展國家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試點。

第三節  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構建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推動實現碳達峰。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全面推行“生態+”“+生態”發展新模式,構建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推動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打造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建設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綠色工程研究中心,布局長江模擬器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大氣復合污染、長江庫岸帶生物多樣性、庫區水生態、新污染物、脆弱生態系統等領域建設一批生態環境科學觀測站,建設“零碳園區”。實施重大綠色技術研發與示范工程。積極爭取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支持。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開展工業園區清潔生產,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面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構建綠色城市標准化支撐平台,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的應用。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網點和廢舊物品交投網點建設,布局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城市廢棄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共建區域一體化垃圾分類回收網絡體系,推進垃圾分類處理與再生資源兩網融合。加大垃圾收集、儲存、運輸、處理過程廢氣密閉收集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力度,統籌布局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鼓勵引導居民綠色低碳出行。實施政府綠色採購,推行綠色產品優先,促進綠色消費。深化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創建。實施節水行動,加快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大節能節水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建設南方地區節水技術創新中心。

探索綠色發展新機制。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明確自然資源產權主體,推進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和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保護主體的補償力度。參與全國碳市場聯建聯維,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經驗逐步向全國推廣。完善排污權交易機制,深化拓展地票生態功能,探索用水權、用能權交易。支持廣陽島片區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示范建設,建設長江生態文明干部學院和長江生態環境研究院。

第九章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加快打造國際門戶樞紐,更好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第一節  合力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

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功能,加密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探索開行外貿出口定制化專列和重慶—老撾萬象等班列,統籌推進樞紐體系、多式聯運體系和境內外分撥集散中心建設,全面提升統籌協調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區域服務能力。拓展中歐班列(成渝)功能和網絡體系,探索開行中亞、西亞、南亞線路,構建歐洲—重慶—東南亞(日韓)通道網絡,加快在沿線重要節點布局建設貨物集散分撥中心、冷鏈物流基地和海外倉,發展全程冷鏈運輸,打造數字班列,增強國際物流集散功能。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鐵路,加強陸水、港航聯動,開通往返主要港口的“水上穿梭巴士”和鐵水聯運班列,發展江海直達運輸,構建通江達海、首尾聯動的沿江綜合立體國際開放通道。拓展中歐班列(成渝)經滿洲裡、二連浩特口岸輻射范圍,增設境外集結分撥點,強化沿線貨源組織集結,構建重慶與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國際開放大通道。

第二節  共享高水平開放平台

高標准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深化金融、航空、信息等領域合作,引導和支持新加坡企業在重慶都市圈內投資興業,以重慶與新加坡“點對點”合作帶動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面對面”互聯互通。推進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持續開展陸上貿易規則、多式聯運規則等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促進自貿試驗區與其他開放平台和區域的功能互補、政策疊加、協同發展,高質量打造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加大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對外開放力度,聚力打造一批國際金融、物流、對外交往等重大功能平台,加快集聚高能級市場主體、跨區域總部、全球性資本、國際化人才,打造聯通全球、輻射內陸的高端要素集聚地。發揮國家級新區、開發區示范引領作用,加快綜合保稅區創新升級,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統籌各類開發開放平台協同發展。

第三節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全面對接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加快融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大市場,擴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大力發展總部貿易、轉口貿易,建設“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推動汽車、裝備制造優勢企業布局境外營銷服務網絡,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建設電商產業園和公共海外倉。吸引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來渝設立領事、商務和辦事機構,加強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國際組織等合作,依托西部國際傳播中心開展具有巴渝特色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動,高標准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辦好智博會、西洽會、中新金融峰會等,共建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

第十章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強化重點領域改革系統集成,深化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資源要素高效配置,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創新成果和改革經驗。

第一節  共建高標准市場體系

共建統一的市場規則。全面對接高標准市場規則體系,健全定期評估、動態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的長效機制,推動重慶都市圈征拆補償、要素價格等政策協同。探索建立“市場准入異地同標”機制,推進重慶都市圈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實施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建立健全競爭政策實施機制,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探索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指標體系。推進能源、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加快川渝一體化電力市場建設。

加快人力資源市場一體化。探索實施重慶都市圈內城鄉居民戶口通遷制度,全面消除區域間戶籍壁壘。聯合開展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定向培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打造一批實訓基地和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教融合行業、企業和院校。加強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服務政策有效銜接,推動廣安來渝創業人員享受同城待遇。聯合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提升工程,協同打造“智匯巴蜀”“才興川渝”等人力資源品牌。

推動技術市場一體化。共建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轉化平台,探索建設網上技術交易平台,實現技術成果、投資需求等信息共享和股權變更、產權交易、交易鑒証等相關技術產權交易業務同城化辦理。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和遠程維權服務機制,高標准建設重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推動金融監管協同。推動金融統計數據和信息共享,加強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強化金融監管合作和風險聯防聯控,建立金融風險聯合處置機制,優化債委會等跨地區、跨部門協調體系,合力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金融活動,共同維護重慶都市圈金融系統安全。高質量推進成渝金融法院建設。

第二節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協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發布“零跑腿”事項清單。推進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構建統一的產權、行政審批等信息網絡服務和管理平台,推動重慶都市圈政務服務線下異地辦理和全流程線上辦理,打造“川渝通辦”升級版,實現“一網通辦”。深化營業執照“辦、發、領”一體化服務,共同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拓展應用場景。開展“一企一証”改革,探索“一照通”登記許可服務新模式。逐步實現“零証明”。支持能源、電信、醫療等行業依法有序提供跨行政區服務,創新和加強監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的監管機制。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積極爭取區域性國資國企改革綜合試驗,在全面建設市場化經營等方面加強改革聯動。強化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服務功能,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支持和促進作用,拓寬社會資本參與重慶都市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暢通減稅降費政策傳導機制,建立規范化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利用川商渝商綜合服務平台,引導重慶都市圈商會、協會和重點民營企業共同開展項目推介、銀企對接。

健全重慶都市圈社會信用體系。構建統一的信用政策法規制度和標准體系,推動重慶都市圈信用信息共享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互查互認,實施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失信懲戒。建立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機制,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易貸”平台功能,推動市場主體公共信用信息應用便利化。強化信用服務市場一體化監管,促進信用服務業健康發展。健全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

第三節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加快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通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

暢通城鄉要素流通渠道。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加大“人地錢”挂鉤激勵力度,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建立城鄉人才合作交流機制,探索通過義務教育崗編適度分離等多種方式,推進城市科教文衛體等工作人員定期服務鄉村。健全涉農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和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強化政府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投入責任,鼓勵工商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投資適合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農業領域,支持進入養老、衛生等鄉村服務領域,創新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運營模式。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依法拓寬農業農村領域抵質押物范圍,鼓勵創新開發適合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需求的金融產品。

搭建城鄉融合發展平台。支持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慶西部片區和重慶市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建設,在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穩妥推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等方面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探索實踐。依托各類農業園區,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農產品精深加工、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城鄉融合典型項目。發揮小城鎮連接城鄉的節點和樞紐作用,促進小城鎮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強化重點鎮的人口吸引力,增強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等功能。

第十一章  促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公共資源供給能力和配置效率,統籌推動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節  共享優質教育文化資源

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持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全面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加強縣域高中建設,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集團化辦學、開展對口幫扶,建立區域和跨區域教育集團、學校聯盟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大力推進校長、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支持職業院校建立重慶都市圈職業教育聯盟,統籌職業教育布局和專業設置,加快實現與產業鏈相配套的中高職學校緊缺專業貫通招生,打造永川等一批職教基地。引導高等教育資源向中心城區以外的區域延伸布局,有序探索跨行政區設立分支機構及各類教育、實踐基地。構建重慶都市圈數字教育資源體系,打造一批線上一流課程,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支持引進境外高水平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允許外國教育機構、其他組織和個人單獨設立非學制類職業培訓機構,支持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

共同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和普惠共享。優化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設施布局,向重慶都市圈居民平等開放。構建“書香巴渝”全民閱讀服務體系。推動影視、舞台藝術等協同發展,聯合打造巴渝文化名片。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公園、社區體育場地等資源設施建設和開放共享,支持公辦中小學校和高校的體育場館、附屬設施向社會分時段開放,打造“15分鐘健身圈”。推動文化、體育項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養,共創一批區域性品牌。

第二節  打造健康都市圈

共享優質醫療資源。依托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爭創國家醫學中心。積極引入北京、上海、江蘇等優質醫療資源富集地區的高水平醫院,在重慶都市圈輸出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並在區域間均衡布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優化醫療服務模式,積極支持醫聯體建設和跨區辦醫、在線診療,建立疑難重症會診和轉診綠色通道,推動三級甲等綜合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並穩步擴大到二級甲等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促進傳承創新發展。全方位干預健康問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強化慢性病綜合預防和傷害預防干預,擴大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供給,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發展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構建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支持民營養老機構品牌化、連鎖化發展,開展跨區域業務項目。深化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發揮“領跑城市”在養老服務領域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服務質量,打響服務品牌。推動老年人照護需求評估、老年人入住評估等互通互認。支持養老設施跨區域共建,合作建設養生養老服務綜合體、康復中心。探索實行養老床位補貼跟隨人走、醫療費用異地結算,促進異地養老。加快各類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推動人口信息互通共享。支持企業積極開發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加快發展養老護理服務、康復保健、文化娛樂等老齡產業,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統籌布局銀發經濟產業園區。

第三節  提升社會保障服務便利化水平

統籌推進就業服務。共建統一的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完善跨區域轉移就業協作機制,建立健全覆蓋全域、服務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支持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發展,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的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共同打擊跨界欠薪逃匿和非法職業中介等違法行為。

加快社會保障服務接軌。推動養老金領取資格核查互認,優化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理流程,推進養老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著力打造便捷高效的醫保關系轉接服務,實現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跨省通辦”。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范圍,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統一工傷認定和保險待遇政策。建立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管理服務模式,實現居民服務“一卡通”。將常住人口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推行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和繳存信息共享互認,協同推進公積金互認互貸。

第四節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體系

提高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重慶都市圈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綜合救治、物資保障等統籌聯動,提高風險防范處置能力,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全面啟動等級疾控中心建設,推動區縣疾控機構標准化建設,完善社區網絡化流行病防治體系,構建“市—區域—區縣”三級疾控網絡。加強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建立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響應體系。

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水平。統籌推進沿江防洪排澇和城市基礎設施重建,建設源頭減排、蓄排結合、排澇除險、超標應急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增強房屋和公共設施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完善公共設施和建筑應急避難功能,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改造。搭建重慶都市圈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平台,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升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能力。

健全區域性重大災害事故聯防聯控機制。強化跨區域、跨流域災害事故應急協同聯動,健全區域性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聯防聯控機制,實現應急管理“一網調度”。加快建設物資儲備中心,打造1小時應急救援圈,推進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聯動長效機制,協同推進礦山、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工貿、建設施工、燃氣、校園、醫院、高層建筑消防和旅游景區等重點領域地域安全專項整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在跨界毗鄰地區,按可達性統籌“120”“110”“119”等服務范圍。

第五節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深入開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改進網格化管理服務,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動建立跨區域矛盾糾紛調解聯動機制和聯合調解組織。成立重慶都市圈社會治理聯盟,統籌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協同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強交界地帶管理聯動,建立重大工程項目選址協商制度,充分征求毗鄰地區意見。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深化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健全“馬路辦公”長效機制,探索構建重慶都市圈城市治理法規和標准體系,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第十二章  推動規劃有效實施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建立統一高效、銜接順暢的規劃實施機制,強化政策協同和要素保障,為促進重慶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  健全重慶都市圈同城化合作機制

構建常態化協商機制。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渝合作機制框架下,建立重慶都市圈聯席會議機制,研究推進重慶都市圈重點任務、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問題提交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決策。建立交通、產業、科技、市場、資源環境、公共服務等專項合作機制,由兩省市相關部門、廣安市分領域策劃和推進具體合作事項。

建立政策協同機制。建立重點領域制度規則和重大政策溝通協調機制,提高政策制定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和執行協同性。探索招商引資、項目審批、市場監管等經濟管理權限與行政區范圍適度分離,在毗鄰區域合作平台試行建設用地指標、土地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機制。重慶四川兩省市協同向重慶都市圈內區(市、縣)政府適度下放省(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積極探索研究重慶都市圈有關地方性法規,推動重慶都市圈內跨省市干部人才雙向交流,促進各區域板塊加強合作。

創新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建立跨區域財政協同投入機制,重點投向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共治、創新體系共建、公共服務和信息系統共享、園區合作等領域。探索建立區域互利共贏的稅收利益分享機制和征管協調機制,探索經濟統計分算方式,完善重大經濟指標協調劃分的政府內部考核制度,調動政府和市場主體積極性。探索建立區域投資、稅收等利益爭端處理機制,形成有利於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環境。拓展城市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建立期限匹配、渠道多元、財務可持續的市場化融資機制。

第二節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重慶主城都市區各區及四川省廣安市是重慶都市圈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明確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和專項推進方案,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兩省市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實施指導,將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重慶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等規劃和方案統籌實施,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的突出問題,推動政策會商、項目對接、利益協調,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及時總結經驗做法。

擴大社會參與。加強輿論引導,創新宣傳方式,營造有利於重慶都市圈建設的良好氛圍。鼓勵智庫參與重慶都市圈建設決策咨詢,建立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鼓勵社會各界對規劃實施進行監督。增強社會各方的認同感和積極性,匯聚形成推動重慶都市圈建設的強大合力。

來源: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