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力爭到2025年實現制造業規模總量躍升、創新能力躍升、產業集群躍升、產業生態躍升

成都錨定制造強市目標

2022年11月23日07:3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錨定制造強市目標

  制造業是構筑城市發展優勢的重要支撐、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一環。

  近日,成都市舉行推進制造強市建設大會,分析研判當前成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並提出堅定不移推動新型工業化,錨定制造強市目標,著力打造成都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力爭到2025年成都實現制造業規模總量躍升、創新能力躍升、產業集群躍升、產業生態躍升。

  為何要推進?

  用發展制造業的確定性,應對短期沖擊的不確定性

  成都為何要實施制造強市?可從幾個維度進行觀察。

  從國家層面看,制造業是大國強盛的重要標志。美、德、日等發達國家都通過培育優勢突出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經濟現代化。制造業也是中國經濟騰飛的主要引擎。我國工業增加值先后在2001年、2007年超過德、日,帶動經濟總量實現趕超。

  從全省發展來看,制造業也是強省之基。2021年,四川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其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和能源化工5大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在此背景下,2021年底四川出台《四川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設定遠景目標,到2035年,四川將全面建成“5+1”現代工業體系,發展質量效益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制造業綜合實力邁進全國第一方陣,世界級制造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全面形成,成為全球制造業重要基地。

  從區域競爭來看,制造業是大城崛起的基礎。比如上海、深圳、蘇州等東部沿海城市都將制造業作為重中之重,實現城市能級的快速躍升。成都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極核城市、全省主干城市,建設制造強市,就是服務國之大者、省之要事。

  一般來說,工業化率達到40%以上並保持足夠長時間,才意味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從自身來看,目前成都市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和產業配套,但還處於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階段。

  對表中央要求、對標外地實踐、對照自身目標,成都作為經濟總量近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要推動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制造業二次創業,全面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成都要用發展制造業的確定性,應對短期沖擊的不確定性。

  如何實施?

  系統重構產業體系新的“四梁八柱”

  推進制造強市建設大會指出,要深刻認識制造強市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清醒認識自身推進制造強市的優勢基礎和短板弱項。換句話說,就是要根據當前成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全力鍛長板、補短板。

  鍛長板——從產業基礎看,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成都已經構建起涵蓋38個大類(全國為41個大類)、184個小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近年來,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萬億元,五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高端能源裝備、電子信息先后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從發展機遇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機遇疊加,為成都創造了發展機遇。

  補短板——成都還存在制造業總體佔據價值鏈核心環節偏小、協同創新水平不高等短板、弱項。

  因此,要堅定不移推動產業建圈強鏈,突出重點靶向發力,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轉化率、空間承載力、人才集聚度和配套專業性。根據《成都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成都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於GDP增速1個百分點,到2025年,工業規模佔GDP比重達到26%以上,支柱產業集群規模突破4萬億元,打造電子信息、裝備制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針對成都制造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目標,成都起草了成都制造強市建設政策體系,先后召開 12次工作會專題研究、7場座談會聽取專家部門意見,並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最終形成政策體系的征求意見稿。

  “成都距制造強市的目標還有很大空間,既需要量的積累,又需要質的提升。”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上下要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市建設,系統重構產業體系新的“四梁八柱”、整體重塑城市競爭新的比較優勢,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國平)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