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 | 鄉風文明拾貝】

“草根”文化潤澤回瀾千萬家

——什邡市回瀾鎮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建設側記

呂雄文
2022年11月22日16:1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回瀾鎮地處川西平原北部、德陽市域西部、什邡市域東南部,距成都40公裡,距德陽20公裡,距什邡市區1公裡,是什邡市的南大門重鎮。

回瀾,北有西川佛都羅漢寺庇蔭,南有千年古剎慧劍寺護佑。近幾年,先后在興隆鎮東禪寺興起的漢州東禪書院,與什邡城南崛起的什邡市力行文化社會服務中心(又名“孔子學堂”)弟子規國學講堂,掀起一陣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和煦春風,浸潤滋養這方綠野沃土。

回瀾,是章山的清風、洛水的碧波在此一波三折,流連雍城彌久歷新的風流韻致?抑或承續一場場天降甘霖的洗濯,一股股地涌聖泉的化育?讓這方靜美土地生息的煥發出草根光澤的顆顆民心,從5.12龍門山斷裂帶邊緣、震區裡爬起,用創先爭優的睿智、忠誠構建幸福美麗新村,歡騰雀躍,舞蹈歌唱。

家園,一個溫馨璀璨的港灣

而今,回瀾鎮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著。

走進鎮文化院壩,可以看到由鎮黨委書記設計制作、凸顯回瀾鎮特色的“logo”標示,能欣賞到鎮黨委書記和鎮長一起舞獅燈的劇照。從鎮黨委就如何抓好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建設階段性工作部署的黨委會議記錄中,我們不難看出鎮黨委對鎮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出台試點實施方案,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目標責任明確到人頭上,形成確保工作各環節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的工作格局。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貼近群眾、走進群眾生活,鎮黨委將鎮綜合文化站與李子園社區合並建成鎮級文化院壩,整合現有文化、衛生、科技等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合並建成農家(社區)書屋、廣播站、道德講壇、志願者工作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陽光青少年之家、市民學校、群眾文化活動指導和健身設施。同時,鎮上籌措圖書2000冊、電腦10台、音響2套、演出類設備櫃2套,乒乓、羽毛球等體育設備20余套,整理4間活動場所,提升鎮級文化院壩建設水平。

文化院壩,就是黨委政府服務群眾的陣地、群眾文化活動、交流的場所,文化部門延伸公共服務的末梢。為實現這個建設目標,鎮上積極與市衛生、人口、科技、司法等部門聯系,在鎮文化院壩新建衛生、科技、人口等宣傳欄、宣傳貼畫。承辦市文愛辦“道德模范進社區”活動,邀請德陽市級道德模范楊波到李子園社區做事跡匯報講演,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傳力度。

生命在於運動,文化在於活動。鎮上注重抓好社會文藝團體管理和文化愛好者文藝素養的提高,已建成鎮級文化院壩以草根藝術團為主的4支人員固定、有一定創作表演水平的200余人的文化隊伍。村、社區、聚居點都有小型隊伍。構建了一個以活動帶隊伍、以活動強隊伍的天天有壩壩舞、周周有小活動、月月有新主題的溫馨璀璨的文化家園。   

鎮挂職干部打了個比方:文化院壩相當於一個框框,把所有雞蛋裝進去,把一些社區功能集成化。鎮文化站站長認為:群眾文化,群眾參與多、影響大,就是好事情。希望文化隊伍少數的人影響更多的人。

草根,植根於回瀾的群眾文化力量

在回瀾,村民們三五成群自發組織在玉皇村村部跳廣場舞,隊員有張開燕、高關勇、付秀勤、謝澤友、李彩雲等20余人。2010年底,大家察覺彼此很投緣,一心想組建一個舞蹈隊。組建隊伍必須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稱,隊員高關勇靈機一動:“草根”!大家心想都是農民出生,草根比較貼切,就一致同意用草根命名心愛的團隊,取名“草根舞蹈隊”,簡稱草根。

2010年12月的一天,時值年終歲尾,回瀾鎮玉皇村村民選舉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計票、監票過程中,“草根”隊員自發為村民表演節目助興。很快,鎮領導發覺這支很有潛力的舞蹈隊伍,出資買獅燈,精心打造,重點培養。隊員們看到鎮上很重視自己,人員也在壯大,一下子來了勁,就將舞蹈隊更名為藝術團,冠名“草根藝術團”,也簡稱“草根”。          

一時間,在鎮綜合文化站的支持下,“草根”隊員們多方籌措資金購置服裝、道具、燈光等。隊長張開燕自願抱出自家的一對萬余元的高檔音響、一台CD機、一部功放供隊員排練。排練場地就選在高關勇家門口,高關勇還為大家供開水,牽電燈。后來又搬到什邡市污水處理廠、包租婆茶園排練。排練中,很多人練舞腳扭傷,手腰也不同程度受傷,都無怨無悔,積極性還非常高。為了能在2012年春節大年初一什邡大廣場舞獅燈表演,排練時,秀勤舞繡球,不慎扭傷了腳關節,腳趾甲踢掉了,卻二話沒說堅持排練。因節目需要,張小平住院期間帶病都堅持排練。隊員們白天忙農活、家務,有的還去外面打工,隻能抽出晚上時間排練。每晚7點,隊員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個臨時指定的排練場地,有的還帶著兒孫,尤其是謝澤友、彩雲兩夫妻倆,任勞任怨,從不缺席。有時排練到夜裡九十點的時候,孫女想睡覺,排練還沒結束,孫女說:“奶奶,我要睡覺。”彩雲哄孫女說:“還有一遍了,跳完就回去哈。”她就急忙想出個辦法,脫下外套鋪在地上,把孫女放在地上睡覺,繼續跳了一遍又一遍。為了排演,隊員們推掉所有走親訪友的機會,從來沒有耽擱過。

“草根”就這樣在隊員們不懈努力下一步步發展壯大。2014年,為了提升草根藝術團的綜合文化素質,鎮綜合文化站專門組織隊長張開燕去四川省音樂學院參加文化院壩文化管家專業培訓。張開燕十多歲就積極參加鎮上的活動,而今,挑起“草根”這面旗幟,感覺自己身體健康,身心愉悅,活得有價值。看到隊員的家人都非常支持,也帶動了很多姐妹健康、開心、有風採的生活,自己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草根”隊員高關勇、彩雲、秀勤等都紛紛吐露心聲:把歡樂帶給大家,值!

“草根”用汗水和智慧換來了驕人的榮譽與進步。隊員彩雲、謝澤友帶著孫子參加德陽市舉辦的家庭才藝表演獲三等獎﹔近年來,每年大年初一什邡市大廣場舞獅燈表演,回瀾獅燈都名列前茅﹔參加市工會組織的慶“五一”活動及全市百姓健身操、健身舞比賽均獲得二等獎。此外,還去德陽太平洋大酒店、綿竹吉祥寺、孝泉安安廟、金輪包公廟、禾豐敬老院、回瀾敬老院、元石敬老院等地慰問演出。“草根”每到一處,隻要能給觀眾帶去歡樂和笑聲,他們都努力演好,從不計較,無怨無悔。

每當“草根”在什邡大廣場表演,無論演出活動多大多小,甭管天晴下雨,觀眾們好多都說必須把草根藝術團的節目看完才想離開。去蓥華鐘鼎寺演出時,村民們打聽到消息后,自費組織去為“草根”捧場加油。每次演出下來,在場的領導和鄉親們都對“草根”的精彩演出非常滿意,報以熱烈的掌聲,投以贊許信賴的目光。

力行,從草根文化到孝行天下的蛻變

2014年4月,八旬民間藝人陳啟光老師向郭光宗老師引薦“草根”隊員高關勇、秀勤去什邡市力行文化社會服務中心(簡稱“力行中心”)表演宣傳孝文化的小品。她倆去力行時,遇到正在掃地的黃彥群老師面帶笑容,給她倆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當即被力行中心的禮節感動,此后接受到力行中心大力弘揚的傳統文化熏陶感染后,就回去給“草根”的姐妹們宣傳孝文化。同年7月,高關勇、秀勤和一批年邁的民間文藝志願者在什邡竹溪公園演出。在場觀看的其他“草根”隊員們被深深感動,大家認為老百姓需要孝文化。就這樣,“草根”隊員謝澤友、彩雲、劉冰、李小平等20余人辭去以往在其他團隊自娛自樂的機會,來到力行中心。在藝術指導老師郭光宗的帶領下,成立力行文化藝術團(簡稱“力行”)。力行成立后,沒有資金、服裝、道具、音響,白手起家。成員們主動出資購服裝、道具等,建起這支宣傳弘揚孝文化的演出隊伍。

力行領受什邡市委宣傳部、市文愛辦主辦,力行中心協辦的評選“十大孝子”、“十大好人”(簡稱“雙選”)大型公益演出任務后,抓緊時間排練,加大排練力度。當時,力行符合孝文化主題的節目很少,成員們就加班加點自編自導自演。近半年時間,力行一面四處散發、張貼“雙選”倡議書,領誦倡議書,一面帶著自己編排成型的幾套以弘揚孝文化為主題的節目,奔赴全市各鄉鎮、企業、社區、小區、駐地部隊、敬老院,及廣漢市高坪鋪古鎮、德陽如陽元宵晚會等處巡回演出30余場次,觀眾達5萬人次以上,掀起一場場孝行天下、孝滿人間的和煦春風。力行的演出讓社會受到鼓舞,觀眾受到感染教育,前來力行中心做義工做志願者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每次孝文化演出,左鄰右舍的群眾問演出一場給多少錢,成員們說不要錢。為了宣傳孝文化,她們是義務演出,應該的,值!

在力行中心,“草根”隊員一次次被義工、志願者的一個個無私奉獻的故事感染著激勵著,也讓她們真正感受到“力行中心”這個精神家園的溫暖和美麗。陳良瓊,女,50歲,回瀾鎮玉皇村人,力行中心志願者。2014年盛夏時節,為了給在城區白果小區第二場孝文化演出的力行演職員煮頓可口的飯菜,下廚時,被高壓鍋氣燙傷了面部、頸部,卻毫無怨言。力行排練時沒有音響,七旬多高齡的劉華富團長一心扑在工作上,家也住在力行中心,總共墊資3萬余元用於購買一部二手貨音響、添置服裝、道具,支付演出交通費用﹔志願者劉兵在什邡大市場開了個婚慶店,在力行無音響的時候,無償為力行搭台子,出音響,出人力、運費,放下婚慶生意。有次在雙盛鎮廣場演出前,演員謝澤友好奇地問劉兵:“劉兵,你為啥子心甘情願無償地資助我們,支持我們?”劉兵淡淡一笑,回答:“是因為你們都在力行中心弘揚孝文化服務,我又有啥子不可以呢?這是公益活動做好事做善事,值得!”謝澤友聽后很受感動......

力行巡回演出第二場,去元石西門社區演出前,舞蹈演員、志願者都到什邡城區竹溪廣場、大廣場、小廣場、各街頭巷尾發放宣傳孝文化倡議書之后,很多老人看了倡議書都說:你們早就該來做這種孝文化的宣傳了,做得好!幾乎在每場巡演后,老百姓都依依不舍......

回望“草根”艱辛發展、日益壯大的光輝足跡,矚目其由“草根”向“力行”的優雅轉身,華麗蛻變,一場場孝行天下的精彩演繹,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美好的結論:植根於回瀾這片沃土的草根藝術團,從最初的群眾自娛自樂到跟隨文化院壩建設步伐不斷發展壯大,再到一場場孝行天下的精彩演繹,緊貼大地,在低處謙卑而愉悅地生長,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示恆久迷人的風採。  

作者簡介:

呂雄文,四川什邡人,西部新詩·散文詩創研聯盟常務主席,系西藏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作品在《西藏文學》《草堂》《廣州文藝》《西南軍事文學》《詞刊》《歌曲》《軍營文化天地》等媒體發表。曾獲2022《詩刊》社、《中華辭賦》雜志社主辦“人生可寬窄  詩意任西東”全國詩歌征集大賽優秀作品獎,第三屆“才旦卓瑪藝術基金獎”,中國音樂家協會歌曲編輯部等主辦2013第十四屆“江山之春·中國民族歌曲演創大獎賽”“中國民歌十大金曲”金獎,被授予 “中國民歌優秀詞作家”稱號。出版詩集《來自世界屋脊的太陽》。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