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方聯動信用體系機制,助力九寨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人民銀行阿壩州九寨溝縣支行做深做實黨建引領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積極引導縣域銀行機構把提升信用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普惠金融工作常抓不懈,構建了一套“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人民銀行推動+部門參與”的多方聯動發力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配套信用體系考核和獎補兩項政策的落地,不斷創新信用信貸聯動工作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銀行機構“不敢貸” 、失信主體“不能貸” 、操作層面“不好貸”問題,助力民族地區走出了一條信用賦能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徑。
構建一套機制體系,打造信用體系建設“穩定器”
搭建縣鄉村“三級聯動”信用體系建設平台,壓實信用評定工作職責、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強化多領域政策配合。縣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按季召開工作例會,統籌、協調、推動本縣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工作。
組建“鄉(鎮)信用評審委員會”,負責宣傳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主要政策,開展信用鄉(鎮)建設,在100個行政村成立“村信用風控小組”,深入開展農村信用主體評定、創建申報工作。
創新銀行機構“分片包干、整鄉整村推進”主辦行制度,構建了信用提升、信用救助專項行動、“一人一校一隊”校園誠信教育、村兩委干部進修培訓信用課程等長效機制,引導各方同向發力和同頻共振,推動信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
突出兩項政策落地,打造信用體系建設“撬動器”
推動縣委把信用體系建設納入目標績效考核。將全力創建信用村、信用鄉(鎮)工作納入到《九寨溝縣2022年目標績效管理指標》(九寨溝委辦發〔2022〕14號)內容中,督促鄉(鎮)村狠抓信用村鎮建設。推動出台《九寨溝縣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九寨溝縣社會信用辦〔2022〕2號),構建適應九寨溝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農村信用體系,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信用信息服務,提高涉農經濟主體的信用意識,優化縣域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推動縣政府把信用體系建設納入鄉村振興財政金融互動獎補范圍。在全州率先出台《九寨溝縣鄉村振興財政金融互動實施方案》(九寨溝府發﹝2022﹞23號),縣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設立鄉村振興財政金融互動專項資金不少於70萬元,對政策有效期內按照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相關制度規定評選的信用鄉(鎮)、信用示范村,分別給予每個一次性5萬元、1.5萬元補貼用於支持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將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推進情況作為申報國家、省、州鄉村振興示范村、示范鄉(鎮)的重要依據和申請涉農項目資金的要件,在評先評優、財政資金、項目安排等多方面得到優先支持,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體現了財政金融“組合拳”的疊加效應。
創新五種信用模式,打造信用體系建設“助力器”
創新“抱團增信、整圈授信”支持模式。如分布在漳扎鎮天堂口商圈、千古情商圈的重慶籍個體工商戶自發組建成立九寨溝重慶商會,成員創業之初資金匱乏,抵質押物缺乏,經營過程中又常常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針對以上問題,人民銀行九寨溝縣支行指導銀行機構利用商會集群優勢,結合核心景區特點,加大對商會成員的信用培育,探索出商會“抱團增信、整圈授信”支持新模式,即商會成員之間互相擔保增信,銀行機構在“紅名單”的基礎上對優質成員進行二次增信,有效解決了融資難題,讓小商戶的信用價值充分轉化為信貸優勢。截至10月末,銀行機構對重慶商會“整圈授信”金額達1.4億元,針對其創新推出“商圈信用貸”“商會擔保貸”,累計發放信用貸款353.1萬元,加權平均利率低至4%﹔推廣“紓旅貸”“租金貸”“煙商貸”“市場E貸”、“雲稅貸”等隨借隨還信用貸款產品,滿足商戶“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創新“政務+金融”首貸服務模式。聚焦初創市場主體急難愁盼,精准出擊,探索建立“政府+銀行”首貸服務新模式。聯合縣行政審批局建立政銀合作長效機制,把“天府信用通”平台運用陣地前移至企業成立登記環節,探索“成立即注冊,開戶即授信”的政銀企合作平台運行新模式。截至10月末,已通過行政審批窗口引導36戶企業注冊了天府信用通平台,培育成功率達100%,授信298萬元。全縣“天府信用通平台”已注冊480戶,達成融資13.13億元,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創新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以推進“三家園”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ABCD信用村+星級信用戶”評定,成功創建信用示范村21個。加大評定結果運用,強化信用與信貸聯動,提升信用建設對涉農主體的支持力度。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信用貸款模式,創新“九寨信用貸”產品,讓農戶足不出戶就可獲得低成本的純信用貸款。截至10月末,已評定信用鄉(鎮)5個,A級信用村11個、B級信用村31個,信用戶9136戶,發放農戶貸款9.46億元,同比增長7.92%,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助力“三家園”建設夯實了信用之基。
創新旅游文化產業信用體系建設模式。依托九寨溝旅游的金字招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線下收集信息、線上評級授信,以“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評選為切入點,將旅游文化產業信用體系評定結果作為信貸支持的依據,擴大涉旅主體信用貸款覆蓋面,為誠信旅游經營主體增信。截至10月末,已評定“誠信旅游文化經營主體”342戶,誠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余戶,優先獲得銀行信貸授信約3580萬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約2.4個百分點。
創新“惠民”信用救助模式。為充分發揮誠信信用戶和信用村的示范帶動作用,人民銀行九寨溝縣支行抓實抓細在金融助企紓困政策背景下的信用救助工作,指導銀行機構通過與農戶“結對子”“認親戚”,派出“誠信”顧問,開展信用村提檔升級、信用知識宣講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制定信用激勵、信用聯建、整村授信、聯片救助等信用救助措施。聯合相關部門與村兩委按照“521”(五有兩無一勤勞)指標精准識別救助對象,通過“清零再貸、部分還貸、結息再貸、聯戶續貸”等信用救助模式,助力非主觀失信群體重建良好信用,做實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惠民生政策在九寨溝落地見效。據統計,全縣銀行機構已累計對30.16億元貸款落實延期還本、展期、續貸等信用救助政策,惠及1725戶經營困難的貸款主體。(段繼雯 王曉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