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資陽:項目工地上有了“流動的家”

現場圖片。資陽宣傳部供圖
“在建筑工地上有了‘流動的家’,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吃不上熱飯、喝不到水、充不上電了!”日前,在四川省資陽臨空經濟區的部分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一個名叫“筑友之家”的服務站讓工人們悅享服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流動的家”。
今年,在資陽臨空經濟區內的四川音樂學院臨空經濟區校區美術學院、雁溪湖城市核心區、臨空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工人相對集中的重點項目工地上,多了一個個用活動板房搭建的“筑友之家”。工人們在結束辛苦勞作后,可以在這裡吃飯、看書、讀報、乘涼、飲水、充電。這裡還提供應急藥品保障、維權知識宣傳等,大家直呼“好溫暖、好貼心!”
被工人們稱為“流動之家”的板房,是資陽市工會系統積極響應省總工會助力“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十八條措施和市委“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工作要求打造的。此前,資陽市總工會在全省率先出台《“筑友之家”建設專項行動三年規劃》,專項解決建筑工人飲水難、熱飯難、休息難、充電難等具體問題,為加快推進市級及以上重點項目建設貢獻工會力量。專項行動啟動1個月來,全市已經建成“筑友之家”16個。
據悉,資陽市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建設“筑友之家”100個,今年第四季度將完成建設30個。建設採取“五統一”標准,即統一規劃、統一功能、統一標識、統一設備、統一管理,結合工人實際需求提供飲水、熱飯、充電、如廁、急救、防疫、休息、生活必需品零售、自助貨櫃等便民服務。建設資金由市、縣(區)總工會籌集資金50萬元,按照不低於0.5萬元/個給予一次性建設經費補助,推動有關部門和企業配套投資100萬元。
資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筑友之家”,是全市工會系統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立足職能主動介入服務項目所採取的舉措。通過“筑友之家”,不僅為建筑工人提供暖心服務,還可以通過廣泛開展的“四季送”服務,打通服務建筑工人的“最后一公裡”。同時,將“筑友之家”作為服務農民工的前沿陣地和重要載體,積極植入勞動競賽、幫扶慰問、維權服務等功能,最大限度擴大“筑友之家”陣地效應,實現“哪裡有項目,哪裡就有工會組織,哪裡就有工會陣地”的工作目標。(胡佳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